原本以為第二天晏南便會催自己回去,沒想到他居然讓擷芳自己想去哪去哪,早早的安排人回宮報備了,如此也不會被責罰。
為了安全,把初七給召來了,這些日子為了查蘇苓兒的下落,一直都在宮外。趁這事,擷芳還讓初七在宮外置辦了一處宅子,都方便,離牡丹廣場也就一刻鐘的腳程。
正好也可以趁這個機會了解一下進程。
初七雇了輛馬車把她接了去,里面有個房間,是按擷芳的意思布置出來的,寢房在最后面,一條小道延伸進去,墻上都點著燈照亮。寢房其實就貼著大廳,但是中間放了一排百花爭艷屏風,一眼便可望到外面的風景。
在側面的窗戶前放了一架紅色漆木九弦琴,擷芳伸手試了試音,確實不錯。
“初七,這個宅子,你用心了?!睌X芳夸獎道。
初七站在她身后一步的位置:“這是初七該做的?!?p> 擷芳掃了下裙擺坐在矮凳上:“那蘇苓兒可有下落?”
初七拿出一疊紙放在一旁:“這是我找到的資料,人物畫像,目前只有這三個符合要求,幼時曾在齊州居住過,剩下十個人還在查,恐怕需要時日。只是有些人口流動并不能完全了解,我們只能找到現(xiàn)有人口記錄,若是要查閱以前的資料還要公主去找人查了,畢竟只是一個名字,想去哪都不知道,家境是否變化,生命無常?!?p> 擷芳也想過,這人不見得能查到:“這鈺都不說別的,來往客商不計其數(shù),也許當年她們只在這住一段時間,連名字都沒有錄下,有如大海撈針。你盡管查,到時把可能的人都寫下,我與袁公子聯(lián)系,由他自己結束?!?p> 初七道:“公主放心,我一定盡全力查?!?p> 擷芳翻閱了一下,這三名女子,兩人是小商戶之女,一人是平民,雖然有去過,但是,手中資料也不多,不好確定。若是有什么不測,或是有人有意隱瞞,那就根本無從查證了。
忽而想起袁騏槃與自己聯(lián)系的事,看看時辰尚早:“初七,此地若做馬車去翠微寺需要多久?”
初七想了想:“翠微寺地處南郊,且在重山之中,馬車只能到山腳下,趕馬車過去快也得一個時辰,爬山,以我之力,半個時辰足矣?!?p> 擷芳起身:“你去把馬車準備一下,趕緊出發(fā)吧!”
初七道:“是,公主?!?p> 擷芳從屋中找了一個帶面紗的斗篷戴著,翠微寺人多眼雜,又是十六,最怕遇到什么人,避免麻煩。
初七鋪了兩層軟墊,坎坷不平,一路顛簸,自然要先做好準備。
擷芳手僅僅抓著扶手,已經(jīng)過坑洼馬車就跳動一下,眼睛緊盯著外面。
今日難得出來,拖延到明日回宮是不可能的,只能抓緊時間去一趟。
初七扶著她,關心道:“公主可要慢些?”
擷芳搖搖頭:“不用,我沒事,每年去都是這樣,沒什么的?!?p> 到了山腳,擷芳拉起裙角往上走。今日匆忙,沒有換裝實在麻煩,大斗篷又悶熱,索性摘了,把頭飾也摘了,讓初七拿著。
寺中人的確不少,但一般都來的早,寺中休息半晌才回去。未到午時,因而寺中人很多。
擷芳戴上斗篷,到齋房候著,小和尚端了一碟子點心上來。
“施主請稍等,圓果大師在解簽,一會才能來!”小和尚看不起此人面容,格外謹慎。
“無妨,請幫我備些清水,齋飯,我在此休息一下?!睌X芳道。
小和尚念道:“阿彌陀佛,施主稍等。”
這一爬山,擷芳已經(jīng)大汗淋漓,初七洗了洗汗巾給擷芳擦拭一番。
剛剛休息好,有人敲門。
圓果大師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施主,好久沒來?!?p> 擷芳請他進來:“大師請坐?!?p> 圓果大師道:“今日施主可要求簽?”
擷芳道:“今日本不為求簽來的,只有一事需勞煩大師幫忙?!?p> 初七送上一張紙:“這是一個地址,大師若是發(fā)現(xiàn)有人來找我,便送信來這個地方?!?p> 圓果大師道:“施主放心,一切交給我就好。”
圓果大師遲疑了一下道:“施主今日既然來了,不如去求個簽,等半個時辰大殿無人,貧僧帶施主去吧!”
擷芳看著他:“好,我先休息一會?!?p> 一個小和尚跑了敲門:“施主,圓果師父讓我來請您去大殿?!?p> 正午,暖陽,門口的菩提樹還是光禿禿的,香客們在后院休息,無人走動,小和尚坐在那曬太陽,瞇著眼睛。
圓果大師在一旁候著,金身大佛高高在上,威嚴無比,享受著天下人的香火朝拜。
擷芳對著佛像三叩首,起身結果香,插在爐中,青煙裊裊。
圓果大師道:“拜佛者,心中有求者心安,無求亦是心安。”
引著她到簽筒前,搖了兩下突然全部落地,擷芳心臟突突突跳著。
圓果大師淡然,一個個撿起來,放入筒中:“看來施主心中無求,但這簽全落地,看來佛祖對施主另有指示。請再搖一次?!?p> 擷芳接過簽筒,一下一下,竹簽撞擊竹簽的聲音在耳邊響著,撲,一聲,竹簽落地。
擷芳撿起來,上面寫著一句話“唐僧取經(jīng)”。
“師父何解?”擷芳問。
圓果大師看了看:“唐僧取經(jīng),路上得徒弟三人,白龍馬一匹,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最后終于取得真經(jīng)。施主身份特殊,但也因這特殊的身份,必須做不一樣的事。施主一定要多加小心,九九八十一難,鬼怪太多,雖有貴人相助,但不可不防,雖然路途艱險,但一定可以得償所愿的?!?p> 擷芳道:“即是災難太多,可有法子化解?”
圓果大師稍加思索:“此簽是佛祖給你的,施主是貴人,但是越高貴越危險,聽聞上一代住持,圓通大師給一人做過一個黑玉佩,此玉是他念了一年的經(jīng),贈予一人,用于避災,若是可以找到此物最好,若不能,貧僧愿效仿此法,為施主分憂?!?p> 擷芳不以為意,但心懷感激:“佛祖對我已經(jīng)有心,圓果大師對我已經(jīng)很費心了,我會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