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找過李晟之后,南梔就暗暗定下了“藍色信箱”的停辦日期,等推送完新的一期文章,就告訴了李晟具體的停辦日期,但她同時提議,希望欄目停辦后再最后接收來自一些讀者的來信,也就是說,停辦后在名義上停止一切對讀者來稿的接收,但是會在之后的一段時間里繼續(xù)接收稿件。離別之際,南梔還想要留下些什么。
第二天,就召開了關于欄目接檔的討論…
這是離別的序幕,等到停辦的通知發(fā)出來,就宣布了正式的離別。
在以后的以后,或許幾個郵箱里能接收到的有效郵件已經蕩然無存,那這個欄目,可能只是存在于曾經仔細閱稿的編輯們和傾注感情投稿的讀者們的心里了。
通知停辦的那篇文章里,有幾位編輯各自留下的幾段話。
“‘藍色信箱’陪伴大家度過的這段時間,幾位編輯見證了大家的故事與真摯的情感。但由于種種原因,今天我們就要和這個藍色信箱說再見了,縱有千般不舍,依舊要含著千般不舍與它說再見。感謝這段時間里,向我們表達自我的你們,也感謝一直以來支持我們的讀者朋友們……”
文章的最后,是新欄目的推薦與介紹…這大概就是一個輪回吧,如同生死一般。這個世界上每一秒都有人死去,每一面也都有人誕生…或許這個初生的沒有選擇來到這個世界的權利,卻也要默默地接受著這個世界帶給他的一切…
酸甜苦辣,悲歡離合。
-
欄目停辦后的第二天,南梔懷著某種期待打開了郵箱,收件箱多了五封郵件,其中有三封廣告郵件,一封詐騙郵件,剩下一封,來自讀者,內容并不長,甚至沒有署名。
“姐姐,我是之前投過稿并且得到過你回復的一個人。我寫的東西,不知道你還能不能看到,但是,我真的很想表達些什么。藍色信箱是我第一個投稿的信箱,我很開心自己的信能被選中,你知道我被通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有多激動嗎?就像我高考出成績時那樣,歡呼雀躍。我是一個理科生,我的文科一直都不太好,但我很喜歡寫作,但是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總是在不停地否定我,我的語文作文,分數總是不高。就連我自以為不錯的文章,在他們的眼里,就是差到不能再差的東西。
后來有一段時間,我放棄了,連日記都不敢寫了,我害怕這種被否定的感覺。再拿起筆,心境已經大大不同。
我把我曾經的苦悶或是痛苦宣泄在了藍色信箱,藍色是孤獨的顏色,我沒有想過我這樣一篇苦悶又充滿傾訴的文章能得到回信,我那天反復看了十六遍回信,以至于能背下來…
那之后,我也一直在關注著‘藍色信箱’,現在她要停辦了,我不舍得,我想姐姐你也會覺得舍不得,這是每周固定時間段陪伴著我的爐火,以往的否定帶給我的寒冷是可以這樣地被治愈的。
謝謝你們的陪伴!”
南梔對這樣一個來信…并沒有什么印象了。她沒有想到,自己的一封回信,這樣的一個欄目,能產生這樣的效果。
或許,任何一個不經意的瞬間,在別人的人生中,會有著千鈞般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