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盡道始。老真人的道始經,全部七篇,不足三百個字。都是自己對道的頓悟,與修煉毫不沾邊。亦沒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責任,甚至沒有自己的署名。不過,白逸峰到能猜到他的名字。
如果沒錯,老真人可能是神朝的后裔。中山國的典籍上很明確記載著,一位騎青牛的老人,厭倦做帝師,出神朝函谷關西去后不知所蹤。
那時候,神朝的人還不知道天有多大地有多遠,只認為神朝就是天地的中心,是黃天后土,神皇以天子自居。
老人去向何方,后人雖多有猜測,并不敢猜到還有東夷洲這樣的蒼天在上。
當然,只是白逸峰的猜測。最主要,他猜測,中皇當時也遇到過老真人這一脈系的后裔。所以,才讓他加入天臺宗,已待有緣見到老真人。
雖然只是猜測,但更多是運氣使然。
圣人之道,為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
九得自有。得智,得慧,得能,得福,得壽,得祿,得貴,得賢,得圣。
君子以同而異。敬義立而德不孤。
伍德自養(yǎng)。養(yǎng)仁,養(yǎng)義,養(yǎng)禮,養(yǎng)忠,養(yǎng)信。
天爭歲月人爭壽。所有的過往,都是歲月的恩賜。最終,歲月賜給你什么,就要收回什么。打不破歲月的枷鎖,壽命就是桎梏。
閉關三月,水到渠成。
沒任何異相,白逸峰安安靜靜的渡過第四天劫廓天劫,已經沒有天賦神通誕生,不過,道之領域擴展到四丈。不垢不凈,身體也沒啥雜質排除。
現(xiàn)在,他自己的心湖領域稱為道之領域。以后,自己的宗門,秉承道始經的理念,道在天地間,假使天下皆圣人,我亦取一瓢以飲,可以稱一瓢道門。白臨,可以為傳人。
一枝獨秀不是春,是個蟲啊敢發(fā)聲。
人生天地間,人人都會死。死固然痛苦,但是,比死更加痛苦的,那就是等死。爭亦是不爭,不爭亦是爭。
他的大道金蓮容納一切道念種子,念頭多了,容易顧此失彼。鐵肩擔道義,能擔多少是多少。
四丈天地,唯我獨尊。比之佛祖的東南西北各七步,好像還大了一點。
每次自己閉關,白臨都在門外打坐。這次也不例外。
白臨五歲了,亭亭玉立,純潔如蓮子。
他的呼吸法,太逆天了。天地靈氣,以他為中心,濃厚的程度是其他處的百倍不止。靈氣以肉眼可見的狀態(tài)圍繞他旋轉,一呼一吸,如白云在天上云卷云舒,氣象萬千,自有規(guī)律。
白逸峰同樣的方法修煉,效果顯著,卻沒有這么夸張。他想過,可能與白臨的血脈有關。
他也打坐靜等白臨打坐結束,每次都這樣,只要白臨打坐,他都有樣學樣,沾沾白臨的光,境界提升很快。能夠這么快渡第四天劫,白臨幫了大忙。以后就不行了,自第四天劫開始,需要的天地靈氣,海量增長,單靠打坐,是不行的。必須,尋找機遇或者外力幫助。
九大天劫,渡過九重天。相當于自己擁有九重天世界。每一重天的不是簡單的填充點天地靈氣就可以了,條件成熟,那是可以稱為真正的世界的。
像現(xiàn)在,只有渡過第一重天劫成天劫所在的原點,因為有心湖金蓮,一百零八種大道種子蘊育其中,幾乎可以算是一個獨立的世界,那個桃核生枝發(fā)芽,整個小世界生機勃勃,可以稱得上是成天界。
以后,沈天界,咸天界,廓天界,膵天界,更天界,羨天界,中天界,都會是實打實的小世界。渡劫,就是渡一劫得一界。天道很公平,人人都是天生天養(yǎng)的。
“哥,餓?!?p> 兩個字,打斷了白逸峰的遐想。
“來,騎哥脖子上,找木子師侄?!?p> “呵呵,走嘍,找木子師侄嘍?!?p> 這時候,是兩個人最開心的時候,連老天都羨慕嫉妒恨。一陣大雨,白逸峰跑的比兔子還快。
無畏山很大,白逸峰是癡子輩,有自己的洞府。木子也有自己的洞府,不過木子的洞府,較小,僅供他一個人居住。所以,一般不修煉的時候,他都是在素心齋忙活。他要負責全部天臺寺的飲食。
雖然十幾個人,但是,像白逸峰和白臨,他都要特殊照顧。
盡管跑得很快了,還是被淋的像落湯雞。
不過,白臨被白逸峰的衣服遮擋著,稍好一點。
就是貪玩,以白逸峰現(xiàn)在的境界,他身體四丈的范圍,就是他道之領域。別說雨水,就是雷電也別想沖進來。動善時,心善居。雨水是天地的意志,多得一分,都是運氣。
回避,失道。
“木子師侄,餓?!?p> “不許叫師侄,再叫不給你吃食?!?p> “呵呵?!?p> 每次都這樣,寵溺白臨,已經是一種享受。
早就準備好了,人參芋頭包子,榛子玉米糕,藕片蓮心湯,名字聽著簡單,味道清香怡人,饞的兩人恨不得叫木子師叔。
一頓狼吞虎咽,大人小孩都一樣??吹哪咀又睋u頭,暴餮天物,都是有年份的靈物,被這兩個吃貨,好不憐惜的糟蹋掉。每次都這樣??此麄兂允鞘茏?,不看他們吃,又難受。世間沒有兩全法,得過且過,且行且珍惜。
“木子。我說過,多去寶象經綸殿,你有沒有悟道什么?”
“沒有,和以前一樣?!?p> 和白逸峰很熟,沒人的時候,木子一般也不叫他師叔。
“這就怪了,你還是去的不多?!?p> “不就是拜一拜,有什么不一樣嗎?”
白逸峰知道問題出在哪,但是他不能說,說出來就不靈了。心不到,不破執(zhí)。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木子的心被不空三藏的表象所奪,所看見的都是幻覺,不能見根本。別人幫不了。
進入小西天秘境前,木子原來比他修為高?,F(xiàn)在兩個人的修為一樣高。木子是第四天災修為,盡管什么時候渡第四天災水災,還不知道。但是,如果以時間來算的話,同等時間,白逸峰提升了三級。已經可以用,逆天來形容了。
不是說木子不努力,因為沒壓力就沒動力,天臺寺習慣這樣修煉。大乘佛法,一悟終生。悟到,就是修煉到了。不悟,念多少佛祖保佑,多用功都沒用。
“木子,我打算出去闖一闖,你看什么地方合適一點?!?p> “出去闖,一動不如一靜。動的是暗洲,靜的就是靜州。我覺得吧,修煉還是寧城最好,靜洲次之,暗洲再次之?!?p> “不入世,不知出世之法。水雖柔弱,依然可以穿石。木子,切記,不能好高騖遠。我相信自己的直覺,暗洲說不定有大造化,就選暗洲吧?!?p> 白逸峰自有打算,一瓢道門還是光桿司令獨一人,他要選傳人。必須親自選,別人代替不了,是比自己修煉都重要的頭等大事。他預感,用不了多久,他就會離開東夷洲。道心所向,大方無隅。
東夷洲雖然不是陽春白雪的極樂世界,但是,南蠻洲必定是人為刀俎我為砧板居多,哪里還有時間去收弟子。
最起碼,中山國的未來,不在東夷洲,甚至不在南蠻洲,他有所觸動,這兩個地方,都不是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