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遠大將軍抬頭看了一眼眼前的二人,然后又低下了頭查看其地圖來。
這云上飄和袁武雁很是納悶,按說抓住奸細,將軍應該要對二人審問一番,但卻不發(fā)一言。
這二人也就沒打攪,且看他們怎么處理。
那招遠大將軍用手指在地圖上來回指了指,抬起頭對身前的幾位將軍說:“就是這幾個地方。”
其他幾位將軍聽聞,就依次出了這帳篷。
片刻,這里面就只有幾個守衛(wèi)的小兵和招遠大將軍,以及袁武雁、云上飄等人。
招遠大將軍說:“說吧,你們是從里來的奸細。你們要打聽什么?”
讓這二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招遠大將軍是如此沒有本事之人,看來這大月國出現(xiàn)叛亂,還是有多種因素的。
袁武雁便往前一步說:“沒想到,堂堂的招遠大將軍,竟然如此荒唐。”
俗話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出自何處?
據(jù)史記載,是春秋末期齊國大司馬司馬穰苴,也是著名的兵法大家,著有《司馬穰苴兵法》。司馬穰苴本是齊國田氏家族的后人,這個田氏家族也就是后來滅了姜太公后裔,后來奪取了齊國社稷。
齊景公時期,相鄰的晉國和燕國,總是侵擾,幾場仗下來,齊國總是敗績。齊景公非常憂慮,名相晏子就推薦了司馬穰苴,說他”文能附眾,武能威敵”,齊景公和他說兵事,司馬穰苴一番對答,讓齊景公非常高興,于是任命他為將軍,帶兵抗擊晉國和燕國的入侵。
司馬穰苴說:“我出身微,王以我拔,置大夫上,一不可使士服我,二則民不我信,人微,權(quán)則為輕。愿得大王所寵幸之臣且有國所重者,為監(jiān)之職,如此乃好?!?p> 齊景公答應了司馬穰苴的要求,派寵臣莊賈擔當監(jiān)軍。司馬穰苴向齊景公告辭之后,便到莊府拜會了莊賈,并和莊賈約定,第二天正午在營門集合出發(fā)。
但是莊賈第一次做監(jiān)軍,他的朋友都來相送,一直到太陽下山才到了營門。
司馬穰苴正色道:“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枹鼓之則忘其身,何況現(xiàn)在敵國入侵,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你還在搞迎來送往。于是問軍正,遲到安軍法怎么處置?”于是司馬穰苴就把莊賈斬了。
當景公使者持節(jié)來到軍中時,司馬穰苴說:將在軍,君令有所不受。這便是有史明確記載這一軍事典故。
可沒想到這招遠大將軍竟然荒唐。
大將軍哈哈一笑,然后起身走到了二人的面前,然后說:“我早知,二位前來何事,所以在眾人面前我才如此傲慢待見二人。”
二人不解。大將軍就將這幾天發(fā)生的怪事說了一遍,原來這皇宮之事,每三天一報。可最近卻是天天有報,我就懷疑其中有詐,派人打聽后,才知道皇帝死了,所以佯裝不知,以免軍中大亂。
這二人聽聞大將軍這么說,心里倒是寬慰不少,沒想到如此五大三粗之人,竟是心細如針。
什么是五大三粗?五大:是指雙手大、雙腳大、頭大;三粗:腿粗,腰粗,脖子粗。
都已經(jīng)說到這里了,這二人也就不再隱瞞,就拿出了皇帝給的兵符。
招遠大將軍趕緊跪下來接過兵符,待他知道皇帝沒有死,心中不免高興起來。
就在三人準備商量如何營救皇帝的時候,帳篷外面一陣殺將的聲音傳了過來。
三位還未曾明白過來是怎么回事,一位已然頭盔不見,頭發(fā)散落,身上又斑駁血跡的人沖了過來,然后下跪?qū)φ羞h大將軍說:“廖副將叛變了,他帶人殺過來了。。?!?p> 還未曾說出下一句話,一只冷箭從外面射了過來,將身前之人一箭射死。
再緊接著就是亂劍齊發(fā),那箭就如同細雨一般,射了進來。
那幾位守衛(wèi)還沒回過神來,就已經(jīng)一命嗚呼。招遠大將軍和袁武雁、云上飄三人,就趕緊施展平生所學,抵擋這亂箭。
云上飄的判官筆如流星一般,左一筆,右一筆。一點,一橫,一捺使得好不痛快,將射向自身的箭全都抵擋在地。
那招遠大將軍看到云上飄如此飄逸的手法,不免大聲叫到:“好功夫?!?p> 這袁武雁聽聞招遠大將軍這么喊,他也跑到前面去,一斧一只,兩斧兩只,也好不含糊地全都擋了下來。
招遠大將軍看到眼前的二人功夫了得,也不免敬佩起來,這還沒問姓甚名誰,就如同自家兄弟一般,想想前面那些射箭的士兵,他不免感慨起來,征戰(zhàn)沙場這么多年,竟然敵不過這一小會。
招遠大將軍此刻也不容多想,就抽出寶劍,一一砍落下來。
沒過一會,一眾將久從外面閃了進來。
領(lǐng)頭之人,身穿與招遠大將軍幾乎無一,唯一的區(qū)別就是,這進來的每個人的左胳膊上都綁有一只黃絲帶。
再看其人樣貌,最明顯的就在那人的眼睛上,那人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如此相貌之人,一定是心胸狹隘之人,想必就是這叛軍的首領(lǐng)-廖副將。
副將不是軍銜,只是古代出征時一般不會只派一名將軍指揮軍隊,如果同時派兩名或兩名以上的將軍出戰(zhàn),則其中一名軍銜最高的將軍為“正”,其余的都算作“副”,統(tǒng)稱副將。一般來說,身為副將也都有著較高的軍銜了。
主將,指軍隊的主要將領(lǐng),也指起到關(guān)鍵作用的人,語出《六韜·陰書》:“主將欲合兵,行無窮之變,圖不測之利……主以書遺將,將以書問主。”
《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據(jù)說是中國先秦時期著名的黃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nèi)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xiàn)。最早明確收錄此書的是《隋書·經(jīng)籍志》,題為“周文王師姜望撰”。姜望即姜太公呂望,又名姜子牙。
言歸正傳。
可還沒等袁武雁二人看清楚其他人的相貌,這些人就持武器而來。
一個小兵長槍依刺,這袁武雁用斧子一擋,然后上前一劈,那小兵便應聲倒地。
就在袁武雁殺的痛快之時,另一個小兵從背后砍了過來。他背覺得一冷,就趕緊回身一砍,可那斧子還沒有到位,就已經(jīng)被招遠大將軍順手拔出來的弓箭射死了。
云上飄緊接著喊了一句“小心后面?!边@袁武雁就又大開殺戒。其他的士兵見狀,就急忙向云上飄和招遠大將軍那里刺去。
雖說這帳篷不大,但已然殺聲四起,沒一會兒就七八個士兵倒在了地上。
其他士兵見狀都不敢上前了。
廖副將見狀就款款向前,‘唰’地抽出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