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之宜祿立志傳

第三十一章 何進遂高的憂郁

三國之宜祿立志傳 馬木東 3446 2019-05-26 19:00:00

  鄭泰以為秦誼想要在何進面前縱論天下大勢,順帶像一般缺心眼的士子一樣和大將軍談一談誅殺宦官的事情,但是秦誼則是害怕何進考校他一些學問上面的問題。

  咱們的大將軍雖然是個屠夫出身,但也是拜在經(jīng)學名家楊賜名下學習過的。秦誼一直覺得有點兒像那些奧運冠軍到大學里面進修混個文憑之類的。但擁有秦宜祿記憶的秦誼卻發(fā)現(xiàn)這個楊賜可是治學很嚴格的人,萬一何大將軍真從那里學到點兒什么真功夫,自己這張畫皮會不會被何進給拆穿?。?p>  然后秦誼的確是想多了,跟著鄭泰來到何進的辦公室之后,何進倒是問了秦誼不少問題,但是都問的是私人問題,比如說老家是哪里,家里還有什么人,結婚了沒有。看架勢,如果秦誼還沒有婚配,何大將軍似乎很愿意給秦誼介紹一個對象。

  不管日后何進會被黑成什么樣,但此時的何進還是挺有風度的一個長者,以他現(xiàn)在的身份地位,面對著秦誼這么一個臨時工能夠做到這個地步足以稱得上禮賢下士四個字。

  而在和秦誼聊了幾句之后,何進也是對著秦誼勉勵道:“的確是我的疏忽,沒想到我府中竟然還有著如此優(yōu)秀的人才!你的老師蔡伯喈,還有王公節(jié)都向我推薦你,公業(yè)剛才對你的印象也不錯。我何遂高最欣賞有才能的人,文合既然如此有能力,繼續(xù)再做書令史實在有些屈才,從今日起,你便是我大將軍府的令史了!”

  當聽了何進的這番話之后,秦誼差點兒感動的眼淚都淌下來——臨時工轉正的感覺就是這樣美妙。從今天起,他秦文合再也不是何進私人雇傭的臨時工了,而是正式吃大漢王朝皇糧的百石官吏。

  這百石的級別看起來不高,比下面的縣長、縣令(三百石到一千石)還低兩級,也就是個局長的水平,但是因為有著中央的加成,秦誼現(xiàn)在完全不用虛下面的縣長。

  至于未來的前途也是異常光明,像原先的書令史,干得好以后何進會給安排一個縣長或是之下的二百石副職縣丞、縣尉干干,而大將軍府的令史一旦到地方上去任職,一般都是從郡守、郡尉、郡丞這種市級干部做起的。

  “多謝大將軍!秦誼絕不敢忘記大將軍的恩德!”被何進提拔成了后備干部,秦誼除了表態(tài)時刻忠于大將軍外也沒什么好說的。

  何進的確算是有恩于秦誼,但是他再過幾個月就要完蛋了,大漢也將陷入動亂之中,他給秦誼的好處其實很難落到實處。

  而看著秦誼這幅感激涕零的模樣,何進心中也是非常舒服。何進很喜歡施恩于人,這倒不是何進喜歡看人感恩戴德的模樣,而是這樣能讓他有一種安全感。

  權力帶給了何進享用不盡的好處,但是也帶給他如履薄冰般的小心,看了那么多大將軍的悲慘下場,何進也是害怕自己會重蹈前輩們的覆轍。

  “莫要辜負了大將軍對你的期望!”

  鄭泰也是在旁邊對秦誼說道,他這話表明何進這次接見秦誼的會面要結束了,于是在秦誼又向何進表了一會兒忠心后,鄭秦二人也是離開了何進的辦公室。

  “還是這些豪強子弟易于控制??!”

  隨著鄭秦二人離開辦公室,何進也是長長得嘆了一口氣。雖然何進和士人們打成一片,儼然成了士人在朝中的代言人,但是何進知道,大部分士人內(nèi)心深處,其實對他還是充滿了鄙夷。

  曾經(jīng)有那么一刻,何進真得以為自己混成了士人,并且成了他們的代言人,只是他所看好的長史王謙,卻是用事實告訴何進,他在那些世家子弟眼中,永遠都是地位低賤的南陽屠夫,入不得他們的法眼。

  所以這次有人向何進推薦秦誼這么一個出身一般的書令史時,何進幾乎沒有絲毫的猶豫便決定提拔他做令史,雖然大將軍府里的令史編制是有限的。

  用令史這么一個職務去送給那些世家子弟,人家可能還會嫌棄玷污了自己的身份,但是給秦誼這么一個豪強子弟,卻會換來一份感激涕零,怎么選擇何進心里面已經(jīng)有數(shù)。

  曾經(jīng)何進也是一個老實人,但在朝野里面混了那么久,現(xiàn)在的何進也是一個擅長拉攏人心的標準政客。

  走了一會兒神之后,何進又思索起來自己剛從內(nèi)廷里面得到的消息——他的妹夫皇帝恐怕活不了幾個月了,而他何進也該好好思索一下接下來的對策。

  雖然沒有讀過后世的歷史學著作,但自從踏入眼前這個修羅場之后,何進也是在想盡辦法充實自己。到了現(xiàn)在,何進已經(jīng)對朝政有了自己的理解。

  現(xiàn)在朝廷有著外戚、宦官、士族三根支柱,無論外戚還是宦官,他們其實都是皇權的延伸,當有皇帝在的時候,他們是掀不起什么風浪來的,而只有皇權旁落的時候,才有他們外戚和宦官崛起的機會。

  皇帝年幼,太后臨朝,為了掌控權力,只能依賴娘家人,所以外戚勢力能夠迅速起來。而隨著皇帝長大,便想著能夠收回皇權,便利用宦官這些心腹之人奪回權力。

  就像一個輪回一樣,和帝朝的外戚竇憲,安帝朝的外戚鄧騭,順帝朝的外戚閻顯,桓帝朝的外戚梁冀,還有靈帝朝的外戚竇武,這一茬茬的外戚勢力就像是割韭菜一樣死于和皇權的斗爭中,而現(xiàn)在這個宿命的輪回終于到了何進身上。

  而且,何進所面對的宦官集團,恐怕比他前輩們遇到的更加可怕。

  一直以來宦官和外戚的爭斗都是建立在皇帝的支持上面,所以在小皇帝長大以前,何進的前輩們大多都有一段權傾朝野的舒服日子。

  但是就在上一任大將軍竇武任上,宦官勢力實際已經(jīng)獨立化了,這是第一次東漢宦官在皇帝還未成年的狀況自主行動打垮了外戚和士族聯(lián)手,甚至連竇太后都幽禁了。

  這也就決定,現(xiàn)在何進面臨的形勢比他的前輩們更加兇險,恐怕還沒來得及鞏固自己的權利就被干掉了。

  一想起宦官來,何進不自覺得便想起了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何皇后,還有那個完全沒有血緣關系的拖油瓶弟弟何苗。

  何進不是沒有暗示過他們自己要誅殺宦官的打算,希望能夠得到他們的支持,只是這兩個人都在顧左右而言他,裝作聽不明白自己的話。

  曾經(jīng)被自己照顧的弟弟妹妹,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和自己不是一條心了。而隨著皇帝的去世,他們之間的裂痕將會更加擴大。

  何皇后將會變成皇太后,她的利益將與自己的兒子綁定,何進作為外戚執(zhí)政將會與她的利益有一定的沖突。而和何進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車騎將軍何苗,自然更是親近自己同母異父的妹妹何后。

  按照之前幾代外戚的慘痛經(jīng)歷,何家的富貴根本持續(xù)不了多久,即便是宦官集團沒有出手政權,他的外甥將來親政后也必然會收拾何家。

  至于謀反篡位什么的,何進連想都不敢想,只要想想當年王謙拒絕自己提親時的模樣,何進便知道自己在那些世族中的形象是什么地位,造反只有死路一條。

  經(jīng)過這么長一段時間的思索,何進也在考慮何家的將來,他得出的結果就是何家必須轉型,只有轉成士族才能讓何家立于不敗之地。

  做外戚,總有失勢的那天,而只有將其家族提升到世族這個地位,才能讓其家族保持昌盛。就像安帝朝的外戚鄧騭倒臺后,還牽連到鄧氏故吏太尉楊震,被罷免的楊震遣返回鄉(xiāng),在路上為自證清白飲鴆自殺。

  六十多年過去了,鄧氏外戚的后人早已經(jīng)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但是楊震的后代卻是在大漢王朝混得越來越好,何進的老師太尉楊賜便是楊震的孫子,而楊賜的兒子楊彪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成為九卿之一的衛(wèi)尉,離三公之位只有一步之遙,很快便能夠獲得四世三公的成就。而楊家的下一代,又出了一個年紀輕輕卻已經(jīng)擁有很大名聲的楊修,五世三公也不是不可能。

  誅除宦官就是轉成士族的一個手段,也只有鏟除了宦官,建立了如此功勛,才能向士人集團遞交“投名狀”,才能讓各大世族認可南陽何氏,才能成為真正的成為世族大家,像汝南袁氏、弘農(nóng)楊氏這樣真正得顯赫。

  想到自己的孫子將會被人當成真正的士人,享有崇高的聲望,何進也是露出了一絲微笑。

  其實當前形勢下,何進和自己已經(jīng)開始提防的宦官集團主體其實還是處在一個陣營里面的,他們共同的敵人其實是董氏外戚,還有一部分與董氏外戚結盟的宦官。

  但是信奉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何進,已經(jīng)開始思索解決掉董氏外戚之后自己的執(zhí)政思路,他眼中的董氏外戚是沒有任何機會的,即便有著自己那個皇帝妹夫的支持。

  想到這里何進也是心中燃起了一團必勝的信念,似乎老天也在眷戀著自己。這段時間因為皇帝妹夫的支持,董氏外戚上躥下跳,也是讓何進憂心忡忡,做了多手準備。

  但是誰也沒想到皇帝妹夫的身體會垮得那樣快,他已經(jīng)沒有精力再去對付何氏外戚,他的身體如果不是垮得這么快,何進的羽翼還不知道會被減掉多少。

  只是現(xiàn)在這些士人就真得可靠嗎?想想現(xiàn)在聚集在自己周圍的這群士人,他們真得是想要輔佐自己?還是只是把自己當成誅殺宦官的工具呢?

  “對!只有徹底控制住軍權才是最穩(wěn)妥的!即便是當時候真得要完蛋,擁有自己的軍隊也能夠拼個魚死網(wǎng)破!南軍、北軍,還有外軍全都靠不住,需要有一支能夠被自己完全掌控的軍隊!”

  也就在這個時候,何進也是下定了決心,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為了家族的繁衍昌盛,在劉宏死后他都要完成誅宦這件大事,這就需要他進行募兵工作,建立一支完全屬于自己的軍隊!

  ——我是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分界線——

  “誼以才干聞,府中稱為強明,進知其能,征為令史?!薄都緷h書·秦誼傳》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