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我們說道末法時代的諸星生靈因為誕生之時自然銘刻在意識深處的印記訊息和上一個仙俠時代的遺留,早已明確了天地元氣以及靈魂的存在。并在上一個時代遺留的文明灰燼中發(fā)展出了獨特的“煉氣科技文明”。
雖然對于天地元氣的認知方面,諸星生靈在科技發(fā)展和實踐中已經(jīng)有了深刻的認識。但是對于靈魂相關(guān)認知在末法時代的近五千年時間里一直是模糊不清并且爭論不休的。
其中最頻繁提及的一個爭論便是“靈魂能否脫離肉體獨立存在”。
雖然發(fā)掘出的上一個仙俠時代的眾多遺跡中都有提及“靈魂出竅”、“元神分化”、一類的字眼,但限于認知,末法時代的諸星生靈并不能明確認識和理解這些話語的意思。
直到兩百年前“祂”以及“它”的出現(xiàn)為止。
兩百年前的諸星剛剛結(jié)束了一場延綿近三百年的世界大戰(zhàn)。
提起這場曠日持久的世界大戰(zhàn)就不得不提及一個重要的文明族群——諸夏。
末法時代初期,諸星留存下來失去上古文明傳承的五大種族在仙俠時代的灰燼中重新點燃文明之火后,基本上都經(jīng)歷了三個文明時期。
部落文明時期,城邦文明時期以及各自文明開花結(jié)果的王朝文明時期。
七支智慧生靈族群中有六支都經(jīng)歷了這三個時期,只有一支族群除外?!八本褪侵T夏人族。
諸夏人族原本并不叫諸夏人族。
根據(jù)挖掘并破譯出的上古遺跡資料顯示,諸夏人族在上古仙俠時代是諸星眾多種族中人族的其中一支。
因為聚居于當時被稱為東洲的漢山一帶,被稱為漢山人族。
同時又因為這一人族分支所有人都是黑發(fā)黑瞳,在人族中屬于最擅長內(nèi)斗,對外又最為團結(jié),戰(zhàn)力在所有人族分支中也屬于最上面的一小撮,行事混亂中帶著有序,所以又被稱為“黑魔族”。
第三次天地元氣異變,也就是“天元之變”后,仙俠時代終結(jié),大多數(shù)種族覆滅在天地異變之下,只有五個在當時相對弱小的種族幸存了下來。
五個種族中留存下文明火種最多的是人族,大約五十萬左右。
蠻族其次,有個三十萬左右。
小貓族與狐靈族(后并入小貓族)合起來大概有個十五萬左右。
長耳族與合并后的小貓族相當,同樣是十五萬左右。
羽族留存的文明火種最少只有不到十萬。
原本密布于整個諸星以兆記數(shù)的諸星生靈最后留存下來的文明火種只有區(qū)區(qū)不到一百二十萬人口,足以鑒證天變浩劫下,諸星生靈是多么的脆弱。
仙俠文明昌盛又如何?
種族異稟又如何?
修為強大又如何?
天變浩劫之下,要你灰灰,你就得灰灰。
根據(jù)末法時代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以及相關(guān)的學者的考證和推測,第三次天元浩劫下,留存下來的文明種子皆是沒有任何修為的凡人。
所有仙俠時代的修煉者和天生蘊含修為的強大種族盡皆湮滅在天元浩劫之下。
所有的文明傳承盡皆斷絕。
口口相傳了無盡年份的三次天元之變是否都是如此并不能完全確定,但因為幾個時代的文字方面相似性。人們相信這個結(jié)論是正確的。
如果每一次天元之變后留存下來皆是沒有超凡力量的“凡人”的話,那么也就無需奇怪神話中飛天遁地,近乎無所不能的先天生靈和那些超乎末法時代諸星生靈想象的神仙鬼怪會消失的無影無蹤,既使是在遠古和太古的遺跡中也難以尋到一星半點的文明余燼。
根據(jù)傳說和破譯文字的零星記載,仙俠時代所有種族的凡人似乎都集中在被稱作“東洲”的廣闊大陸之上。
諸星很大,莫說凡人,傳說中既使是速度最快的先天生靈,神話中的三息天鵬也要飛一個甲冕年(六十年)才能繞諸星一圈。
傳說中的先天生靈三息天鵬有多快呢?
根據(jù)世代相傳的神話傳說,三息天鵬從諸星最深的海底飛到湮風所在的天頂只需要凡人三個呼吸的時間。而這也是三息天鵬“三息”之名的由來。
由此,可想而知諸星是多么的浩瀚與無盡。
而東洲作為集中了以兆記數(shù)的凡人人口的大洲,其面積可想而知。
具體不說,至少幾個地球總面積還是有的。
由此也可以想見幸存下來的各族人口的分布會是多么零散。
特別是原本就遍布整個東洲的人族。
而東洲大陸又在第三次天元浩劫中碎成了相互分割的幾塊。
人族是所有種族中分支最多的種族,同時也是所有種族中凡人人口最多,先天資質(zhì)最平庸的一族。
而留存下來的五十萬人族中除了三萬擁有特殊體質(zhì)的人族亞種虞人族外,其余四十七萬來自各個人族分支,分布范圍幾乎無法統(tǒng)計。
其中保存最為完整和集中的便是在各族凡人中被稱作“黑魔”的漢山族,大約二十萬左右,占了人族幸存人口的百分之四十。
因為同文同種,而且分布相對集中。所以漢山人族在重新點燃文明之火后不久,在其它人族分支還在為了生存而掙扎求存的時候就已經(jīng)迅速進入了部落時期。
然后在其他人族分支相互抱團取暖,陸陸續(xù)續(xù)進入部落時期后不久,便重新統(tǒng)一了分化為各個不同族群民族的漢山人族部落,跳過城邦時期,直接進入了大一統(tǒng)的王朝時期。
漢山這個族名在進入部落時期后就已經(jīng)因為各種原因而丟失,各個部落的漢山人族都逐漸擁有了各自不同的族名?;蛞圆柯錇槊?,或以圖騰、山川、河流為名。各自的語言、習慣以及生活方式也漸漸不同。
所以名為“三夏”的部落聯(lián)合在這片被重新命名為“神州”有幾個歐亞大陸大小的東洲大陸碎片上征服統(tǒng)一了所有原漢山人族部落包括零星的其他種族部落后,為了方便統(tǒng)治以及團結(jié)各部落族民,統(tǒng)一賜予了各族以“夏”姓,王朝則直接命名為“諸夏”。
所有諸夏王朝的國民,無論種族,對外統(tǒng)稱為諸夏族。
所以諸夏人族的“諸夏”既是作為人族分支的種族名,也是神州民眾對外的民族名。
諸夏一族進入王朝時期的時間節(jié)點比之其它幾塊東洲碎片大陸上的各族早了近兩千年。
所以在末法時代很長的一段歷史中,諸夏一直是諸星的文明之光。
而三百年的世界大戰(zhàn)圍繞的便是諸夏這個古老的文明。
起因則是諸夏墮落了,虛弱了,文明也不再遙遙領(lǐng)先于其它幾個碎片大陸了。
諸夏人族作為曾經(jīng)的漢山族,“黑魔族”,骨子里的本性并沒有因為文明的重塑而改變。
在諸夏統(tǒng)一了神州,伴隨著文明的發(fā)展將足跡遍布到大半個神州大陸,并與其他碎片大陸上的各族文明重新建立起聯(lián)系后,并不喜歡征服的諸夏一族承平了千年的時間。
重塑文明后,前一千年時間諸夏一族一直在與因天元浩劫而異變的野獸和兇獸戰(zhàn)斗,與這些天變后變得異常強大和兇戾的異獸爭奪資源與地盤,努力拓展著諸夏族人的生存空間。
千年的時間,在諸夏族人前赴后繼的努力下,諸夏一族終于將大半個神州大陸適宜生存和發(fā)展的地盤給占領(lǐng)了下來。
在與其它碎片大陸的文明通過遠洋航行重新建立起聯(lián)系,并發(fā)現(xiàn)其他文明十分落后之后,諸夏一族停下了擴張的腳步。
大半個神州大陸足夠諸夏一族千年的發(fā)展消化了,實際上整整千年的時間過去后,諸夏一族也僅僅消化了大半個神州資源的百分之一而已。
原本來說,以神州大陸蘊含的豐富資源足夠諸夏一族將文明推進到一個極高的程度,既使后面不發(fā)展也不虞被那些當時才剛剛進入城邦時期的各族文明追趕上來。
然而雖然在千年的時間里諸夏一族將文明推進到了一定的高度,但離原本文明能夠達到的高度卻相差著不小的距離。
原因便在于諸夏人族骨子里的好斗,更準確的說是喜歡內(nèi)斗。
正是因為內(nèi)斗讓諸夏文明雖然一直領(lǐng)先其它文明,但就是無法將差距拉大到望塵莫及的程度。
第三個千年里所有種族的文明都進入了王朝時期,而諸夏隨著內(nèi)斗的加劇進入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王朝周期。
雖然幾乎所有的統(tǒng)一王朝都稱作諸夏,但坐在最上面的人和勢力卻是換了一茬又一茬。
千年的內(nèi)斗,有近五百年時間,諸夏處于內(nèi)戰(zhàn)紛亂之中,文明雖然依舊在發(fā)展,但速度已經(jīng)太慢太慢。
不過此時的諸夏依舊站立在諸星各族的頂端。
第四個千年,也就是故事節(jié)點的這個千年,諸夏的文明進入了停滯與倒退。
其他各族的文明開始接近甚至趕超。
神州大陸是東洲大陸碎片中最精華的部分,幾乎所有的文明都想要咬一口。
所以在五百年前,也就是諸夏最虛弱的時候,其它碎片大陸上的各族文明終于忍不住踏出了侵入神州大陸搶占諸夏資源的那一步。
三百年連綿的世界大戰(zhàn)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