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一輪明月出天山

一輪明月出天山

感深荊賦 著

  • 現(xiàn)實

    類型
  • 2019-04-23上架
  • 318909

    連載中(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quán)所有 侵權(quán)必究

第1章:塌陷的房子和塌陷的官(一)

一輪明月出天山 感深荊賦 3206 2019-04-23 14:45:48

  北方人大都以面食為主,面食又分為帶餡和不帶餡的,帶餡的面食吃起來省事,連菜帶主食擱一塊好下咽。人們最常吃的帶餡的面食無非是餃子、包子,不過張明望喜歡吃的是餛飩,餛飩皮薄,連餛飩帶湯,只一碗就能飽腹。

  “張兄弟,機電二廠的老住宅要動遷了,聽說北面的老小區(qū),都讓你拿下,你帶帶哥幾個???”張明望對面站著的那人光著膀子,皮膚黝黑,他身后跟著四五個人,漢子眉開眼笑,一邊說著一邊給張明望遞煙。

  張明望沒接他的煙,喝完碗里最后一口湯,然后用筷子把碗里的餛飩皮扒拉到嘴里“于德志,我這真不缺掄大錘的力工,搬運工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干,我這每天拆出來的廢鐵得運到前營子的廢品收購站?!?p>  于德志憨厚的笑了笑“這你放心,我們哥幾個身板好得很?!?p>  “嘿,看得出來,但我也跟你說明白了,活給你也行,但你帶來的人手腳都給我干凈點,那些廢鐵都過了稱?!?p>  “張兄弟你放心,他們幾個跟我一個村的,都是老實人?!?p>  “那行,運一趟三角錢,三輪車我那有,一天能運十來趟,錢當天下午結(jié),你看行嗎?”

  “行!行!”于德志想都不想就答應了,他身后那幾個漢子也是一臉興奮。

  張明望笑了笑,指著另一桌埋頭吃飯的胖子說道“回頭你們讓陳穩(wěn)看下身份證,登記下?!?p>  1985年,是張明望最難受的一年,他18歲高中畢業(yè)入伍,之后一直在東北邊疆的某騎兵連當兵,那時候部隊上高中文化的人不多,他入伍的第四年成為了少尉排長。

  但也是在那年,國家開始了“百萬大裁軍”,部隊上的戰(zhàn)友,幾乎每一個人都面臨著進、退、去、留的選擇和被選擇。他比別人更擔心,雖然他所在的連隊有著幾十年的光榮歷史,是立過赫赫戰(zhàn)功的英雄連,但每每看到進出部隊的坦克和裝甲車,他心里都不是個滋味。

  1986年的春節(jié),他和家人一起過的,過了正月十五,他就去遼西市礦務局下屬的礦材廠的保衛(wèi)科的當科長,但他干了兩年不到,就被廠子開除了。被開除以后,他索性單干了,正趕上市區(qū)舊城改造,到處都在拆房子,他聯(lián)系幾個以前部隊的兄弟,又跟家里親戚借了點錢,搞了這個拆遷隊。

 ?。ㄒ唬?p>  八十年代末,外地人來到這座遼西小城,肯定猜不出哪里是市中心,因為整個城市拆得七七八八。遼西這座小城地下埋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曾是中國的煤都,地下的煤從清末一直挖到了現(xiàn)在,連著挖了快一個世紀?,F(xiàn)如今好多居民住宅區(qū)的地下都是空的,一到夏天遇到暴雨天氣,總會有幾家房子塌掉。

  去年夏天,遼西市連著下了兩個星期的暴雨,礦材廠家屬院一下子塌了三條胡同,總共二十四戶房子全都陷進地里,這二十四戶里就有張明望的大哥家,大哥張明博腿被砸斷了,傷得挺重,起碼得臥床一年,大嫂腦袋被瓦片砸了下,出了不少血。老娘跟二哥住一起,倒是沒傷著,不過聽說大兒子出了事,被嚇得不輕。

  老張家算是走運的,至少沒出人命,掉進深坑的那戶人家傷亡更是慘重,家里兩位上歲數(shù)的老人,送了醫(yī)院也沒搶救過來。

  發(fā)生事故的當天晚上,礦材廠的廠長楊愛華就跑到醫(yī)院慰問家屬,但他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想把事情壓下去,后續(xù)來的幾個礦務局的大領(lǐng)導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工人家屬院那邊出了這么大的事,敷衍了事自然不行,重傷和死了人的家屬說要到市政府告狀,廠領(lǐng)導這才慌了神,第二天召開緊急會議。

  張明望在廠里算是最年輕的干部,廠里領(lǐng)導給他們保衛(wèi)科下達的任務是看著那些家屬,防止他們鬧事,怕傷者家屬礦務局和市政府告狀。

  開會的那天,張明望第一個站起來跟楊愛華說“楊廠長,那些老房子地底下都空的,今年不拆明天還得塌。”身邊的老劉大哥一個勁的拽他,可愣是沒拽住。

  “小張同志,你剛來咱們廠里,有些情況不了解,咱們廠舊家屬院二十條胡同,每條八戶人家,一百六十多戶,都拆了那得多大的工程,家屬們都住哪去?”楊愛華早就摸透了張明望的性子,不緊不慢的說道。

  “一百六十戶,兩棟樓十個單元放得下,廠里的工程隊動工的話,不用半年就完事,我看咱們廠西門外新蓋的家屬樓正打地基呢?!彼f完這話身邊的保衛(wèi)科的老劉大哥一個勁的使眼色。

  “小張,楊廠長有他的難處,安置拆遷戶也得花錢啊?!?p>  “對啊,小張,外面建的那兩棟家屬樓,是礦務局早早批下來的,是分給優(yōu)秀工人和廠里干部的住宅樓,名額都是訂好的。”

  “張明望,怎么哪都有你?你沒老婆孩子,你不知道,我家三個孩子都擠在五十四平的房子里,好不容易說明年分房,怎么你還要我讓出去?”

  整個會議室都把矛頭指向張明望,每個人的發(fā)言都有條有據(jù),畢竟給廠里干部分新房的事是早就定下來的。

  “行了,干什么都?小張,你家里有人住院,我給你放一周假,老劉這段時間就辛苦點,看著點礦總院的病號家屬,有啥情況打電話通知我?!睏顝S長說完端起杯子喝了口茶水,他眉毛擰在一塊,眼皮耷拉著,但還是擺出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樣,笑著安慰道“小張,你可是黨員,是廠里的骨干,要起帶頭作用,不能跟廠里那些不明事理的家伙混在一起,你家里需要什么直接跟我說?!?p>  “好嘞,領(lǐng)導你放心吧,小張,還不謝謝快領(lǐng)導?!崩蟿⒋蟾缱焐纤斓拇饝皖^給旁邊坐著的張明望一個為難的眼色。張明望笑了笑對楊愛華點了點頭“謝謝領(lǐng)導,你放心,我只做我分內(nèi)的事?!?p>  老劉大哥馬上退休了,他以前一直是保衛(wèi)科的科長,是廠里出了名的老好人。

  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家家條件困難,廠領(lǐng)導家里都吃不飽飯,好多工人家里都燒不起煤,做飯炒菜都是用柴火,所以工人們下班的時候都從廠里往家“順”煤。無論男女老少,上班都帶著用編織袋縫的挎袋,下班的時候往袋子里裝煤塊,結(jié)實一點的袋子能裝個二十斤煤;有的女同志力氣小,家又離得遠,她們就往飯盒里裝煤,一飯盒煤塊也夠做頓飯的了。

  那時候生活困難,工人每天往家?guī)c煤,能省下不少。老劉當保衛(wèi)科長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袋子小的,他能不管就不管;袋子大,裝的多的,他就上前把袋子沒收。

  78年以后,工人家里條件慢慢變好了,可往家?guī)|西的習慣卻沒改,前些年市場廢舊金屬值錢,廠里面的鐵和銅就開始少了,開始是車床車間那邊的廢件總丟,后來丟原材料和電線,到后來連馬上要出廠的成品都丟,廠里有的時候都開不了工。

  一年多以前,楊愛華頂替了退休的老廠長,他是一個精明能干的領(lǐng)導,上任后的第一把火,燒的就是老劉,把他的保衛(wèi)科長變成了副的,讓剛復員的張明望當了科長。張明望頭一個月,就抓了一百多號往家偷鐵、偷煤的工人,二話不說全送去了街道派出所拘了一宿,放出來以后該罰款的罰款,該開除的開除,他二哥張明遠也因此丟了國企的鐵飯碗。

  第二把火,燒的是廠里的營業(yè)部,把坐辦公室的負責銷售的趙主任調(diào)到了車間,把廠里能說會道的唐濤和謝佳明安排到了營業(yè)部,廠里生產(chǎn)的煤礦耗材最遠賣到了山西,五金件賣到了AH。

  第三把火,燒的是廠里的工程部,平時在廠子喝茶睡覺的工程隊,開始接外包的活,一來二去,還成了市內(nèi)小有名氣的工程隊。楊海華新官上任三把火燒完以后,他就跟廠里的干部們保證,答應讓所有的干部都住上樓房,這話說了不到半個月,蓋樓的地就批下來了。

  楊愛華在廠里的名聲呈現(xiàn)兩極化,中上層的干部們沒一個不夸新廠長的,可底層的工人把楊愛華祖宗十八代都罵了一遍,因為工廠訂單越來越多,工人的工作強度也越來越大,而工人工資只漲了一塊七毛八。工程隊的那些工人怨氣最深,廠子分新樓房,沒有自己的份,可蓋大樓卻是自己蓋,這憑啥?以往分房子,都是他們蓋房的工程隊先挑。

  時間一久,他的名聲就和斷工人“財路”、六親不認的張明望一樣差了,不過楊愛華比張明望好些,至少他得到中上層干部的“擁護”。

  廠里工人背后里管楊愛華叫“二皮子①”,管張明望叫“閻羅鬼”,都不是什么好聽的話。工人們私底下都說楊愛華以前在礦務局組織部的時候,就是天天給領(lǐng)導和干部們溜須拍馬,才一步步升的官,當上礦材廠廠長的。至于那張明望傳的更邪乎,謠言說張明望以前參加過對越反擊戰(zhàn),手底下好多條人命,工廠的小姑娘見到他,打挺老遠就避開。實際上張明望當兵那會壓根就沒出過東北和蒙東。

  注:“①二皮子”:北方民間方言,多指臉皮厚,傲慢,不知羞恥。①指耍兩面手法的人,也指對斗爭的雙方都敷衍的人。②指兩面手法:耍~。③指不知羞恥的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