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隋唐異聞書

第一章 帝星現(xiàn)

隋唐異聞書 窈窕白馬 3218 2019-05-29 20:00:00

  大年初一一大早,陸漸被一陣喧嘩聲吵醒,他皺了皺眉起身披上新衣走出房間,院子里正聚集著一幫家傭抬頭朝天上指指點點,連一向老持穩(wěn)重的管家也在其中。

  陸漸順著他們手指的方向朝天空看去,只見天上竟有一顆星辰兀自掛著,白日之中也分外奪目。

  不老峰十六庭中有一庭名為天策,專研星象風(fēng)水之術(shù),陸漸曾經(jīng)在那里待過一陣,所以他很快認(rèn)出這顆星的名字。

  “紫微星?”陸漸心中一震,走上前對管家詢問道:“何時出現(xiàn)的?”

  管家見來人是陸漸,連忙回道:“回公子,家里的奴才們一個時辰前起來就發(fā)現(xiàn)了,大人為了這事兒半個時辰前就被召進了宮?!?p>  ***

  宣政殿內(nèi),還未到上朝的時間,一干文臣武將已經(jīng)聚集在此,皇帝李雍坐在龍椅上看著下方群臣神情嚴(yán)肅。

  少頃,殿外跌跌撞撞跑進來一個人,來到群臣之中朝上方龍椅“撲通”一聲跪下,顫聲道:“臣太史局張長坤叩見陛下!”

  李雍看了他一眼,不耐煩的一揮手:“起來!”

  “謝......謝陛下!”張長坤趕忙站起來整了整衣服帽子,道:“啟奏陛下,昨夜正子時分,有紫微星大放光明......”

  “別廢話!”李雍喝道:“說些朕不知道的!”

  張長坤身子一抖,又“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連磕了三個響頭大聲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群臣被張長坤突如其來的這一跪嚇了一跳,李雍則瞇起眼睛問道:“喜從何來?”

  “陛下!”張長坤咽了一口口水道:“紫微星乃帝王之星,亦是陛下命宮主星,自漢祖劉邦以來但凡命宮主星為紫微者無一不是君臨天下的九五之尊,微臣認(rèn)為如今紫微星奇光乍現(xiàn)正是預(yù)示著陛下將立千秋之偉業(yè),展萬世之宏圖,大唐王朝在陛下的手中必定國祚綿延,萬國朝拜??!”

  群臣一聽,立刻間異口同聲附和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李雍一笑,卻問道:“那為何這紫微帝星早不發(fā)光,晚不發(fā)光,偏偏在昨夜正子時分發(fā)光,你可有合理的解釋?”

  張長坤聽罷頓時冷汗直流,只見他眼珠子一轉(zhuǎn)猛然醒悟過來道:“回陛下,必定是與此次祭天大典有關(guān)!”

  “哦?”

  “陛下,祭天大典乃是為萬民祈福之大德也,此等功績必然驚動天庭,故而降下此昭,以告天下。”

  李雍點點頭道:“不錯,言之有理?!?p>  李雍看看跪著一動不敢動的張長坤道:“朕命你時刻關(guān)注此事動向,如有變化立即向朕匯報。”

  李雍頓了頓,又道:“還有,這次祭天大典你也隨駕吧!”

  張長坤心中一喜,卻不敢表露在外,又磕了三個頭道:“謝陛下!”

  “除了國師和許將軍,其他人都退下吧,今日早朝暫停?!崩钣阂宦暦愿?,除了李流溪和許旌站著不動,其他人都退了出去,大太監(jiān)張全福跟在最后面,出去的時候轉(zhuǎn)身將殿門輕輕合上。

  ***

  待殿內(nèi)重歸安靜,李雍先問李流溪道:“國師,張長坤的說法你怎么看?”

  李流溪道:“回避下,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對于星象之學(xué)臣涉獵不多,不敢妄自僭越?!?p>  李雍皺了皺眉,又轉(zhuǎn)過頭問許旌道:“許將軍呢?”

  許旌抱拳道:“回陛下,臣以為星象之說聽聽則已,不可盡信。祭天大典事關(guān)重大,還需格外謹(jǐn)慎?!?p>  李雍點頭道:“許將軍的想法與朕不謀而合。”

  他從案上拿過一份折子,扔在案前道:“這是此次祭天大典的隨駕名單,兩位愛卿看看可有需要增減之人?!?p>  李流溪上前接過折子,翻開來快速掃了一眼,又遞給身旁許旌,許旌看過之后重新還到李雍手里。

  “如何?”李雍看著二人問道。

  李流溪一拜,道:“回陛下,此次建王、成王、慶王家三位世子因傷無法前往,臣建議將除了許將軍之外的其余四位王爺世子也從名單中剔除?!?p>  李雍想了想,點頭道:“國師想得周到,一并剔除以示公平,免得回頭我那幾位伯伯叔叔又來告狀,許將軍作為此次行軍主帥他們自然無話可說?!?p>  許旌這時道:“陛下,將七位世子同時留在長安恐怕……”

  見許旌欲言又止,李雍道:“許將軍有話直說!”

  “是!陛下?!痹S旌道:“若臣沒記錯的話,依南衙府兵統(tǒng)領(lǐng)洛大人調(diào)查結(jié)果來看,我那三位弟弟是遭到潛入長安城的叛軍所傷,雖然兇手已經(jīng)找到,但是歸案之時皆已畏罪自殺,臣擔(dān)心的是此事尚未了結(jié)?!?p>  “哦?許將軍的意思是說這叛黨還另有同伙?”李雍問道。

  “這雖然只是臣的猜測,但臣認(rèn)為不可不防,尤其眼下正是‘削兵’一事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如果幾位世子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出事,那后果將難以估量?!?p>  李雍拍了拍額頭,眉頭大皺道:“削兵!一提此事朕就頭疼!如果人人都像你父王那樣主動交出兵權(quán)那朕就不用操心這么多了!”

  許旌的父親,盈王李枕,乃八王之首,早年間擁兵十萬獨占鰲首,比排在其后的建王、成王和慶王三家加起來都多,但是大約一年前,盈王突然將這十萬兵馬一個不留的全部交給了朝廷,唯一的條件是必須將這十萬兵馬都歸由李天將管轄。其時許旌已經(jīng)在李天將帳下嶄露頭角,世人都認(rèn)為李枕這一舉動乃是為其義子鋪路,畢竟李天將年紀(jì)已經(jīng)不小,如果運作妥當(dāng),那么許旌極有可能成為他的接班人。盈王交兵一事當(dāng)時引得朝野震動,皇帝李雍自然是喜不自勝,立馬擬旨將許旌連升三級,年紀(jì)尚不到四十的許旌如今已經(jīng)是官居從二品的鎮(zhèn)軍大將軍,大唐軍中前五的人物。此事的另一個后果是直接改變了八王與朝廷軍力的格局,原本八王傭兵二十五萬余,朝廷連羽林軍在內(nèi)約三十萬余,盈王交兵之后變成了十五萬對四十萬,朝廷這才有了與其余七位王爺談削兵的機會和底氣。當(dāng)然這也造成了七位王爺對盈王的不滿,因為七位王爺知道即使此時他們都學(xué)盈王那樣將兵權(quán)徹底交出,也已經(jīng)錯過了得到最佳補償條件的時機,這便是當(dāng)日在“蕓香閣”中三位世子對許旌出言不遜的原因所在。

  這時李流溪笑道:“陛下無需擔(dān)憂,許將軍既然考慮到了這一點,那自然也已經(jīng)想好了應(yīng)對之策?!?p>  果然,許旌道:“陛下,臣建議在城中設(shè)置三處地點,將七位世子安置在其中一處,另外兩處則令人喬裝成七位世子的模樣混淆視聽,這三處地點必須安排同等兵力保護,同時需能相互照應(yīng),以快馬一炷香之內(nèi)能夠趕到為宜。如此一來,倘若真有叛黨侵襲朝廷也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做出反應(yīng),形成包圍,定叫那賊人有去無回!”

  李雍聽罷略微思索,然后點頭道:“如此甚好,就按你的意思去做!”

  “是,陛下!”許旌領(lǐng)命道。

  李雍點點頭,道:“至于朕前往泰山祭天期間城內(nèi)兵力的排布,不知許將軍有何安排?”

  許旌道:“此次進京,臣領(lǐng)了虎牙軍三萬,加上城中羽林軍一萬,實際隨駕前往泰山的兵馬共計四萬,其中重甲騎兵五千,輕甲八千,其余皆為步兵。此外,除了我父王之外,其余七位親王均帶兵馬進京,共計一萬五千人,此刻正在城郊郭外駐扎,屆時可令其協(xié)助城內(nèi)禁軍行拱衛(wèi)京畿之職,相信事關(guān)七位世子安危,定然不會馬虎。”

  李雍頷首道:“北衙禁軍和南衙府兵共有一萬人,加上七位親王一萬五千人的話……應(yīng)該夠了?!?p>  許旌道:“請陛下放心,臣已在城外五十里范圍內(nèi)布好眼線,若有大軍來襲能夠第一時間通知各處提前做好準(zhǔn)備,天將大人處也有五萬兵馬在時刻待命中,一旦泰山或京城有敵襲將會第一時間奔赴支援?!?p>  李雍點頭道:“朕倒不是說你不好,只是天將不在朕的心中始終覺得有些不安。”

  許旌微笑道:“天將大人乃我大唐軍神,陛下有此想法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不過眼下各地時有叛軍作亂,軍中須有一人主持大局,天將大人也是分身乏術(shù),懇請陛下見諒!”

  李雍笑道:“爾等皆為我大唐棟梁,我怎會忍心責(zé)怪?!?p>  李雍看了看一旁許久未發(fā)一言的李流溪道:“國師對許將軍的安排可有什么看法?”

  李流溪忽然道:“許將軍安排甚是妥當(dāng),只是臣有一事需要許將軍幫忙解惑?!?p>  許旌側(cè)過身道:“國師大人請講?!?p>  “關(guān)于七位世子的安排,不知這三處地點的兵力布置許將軍是如何打算的?”

  “原來是這件事?!痹S旌笑道:“國師大人果然事無巨細?!?p>  李流溪回以一笑。

  許旌想了想,道:“三處地點分三批兵力,各自從北衙禁軍、南衙府兵和虎牙軍中抽調(diào)三百人。兵力不宜過多,否則欲蓋彌彰,每處的三百人中還將有一半喬裝成城內(nèi)百姓隱蔽在周圍。如此應(yīng)可保萬無一失?!?p>  李流溪聽罷點了點頭贊許道:“許將軍算無遺策?!?p>  許旌抱拳謙虛道:“不敢,臣等為陛下分憂定然竭盡所能!”

  李雍看罷二人,笑道:“既然兩位愛卿沒有異議,那就這么定了。這幾日你們多辛苦些,距祭天大典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別再出什么亂子了?!?p>  李流溪和許旌聽罷異口同聲道:“臣遵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