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謀盡江山

第四十三章 正路

謀盡江山 化學渣 3709 2019-06-05 12:25:00

  太仁軒第三層才是真正群英薈萃之地,尋常士子若是沒有什么名氣,又沒有拿得出手的好文章,根本就上不來!原先太仁軒的布局便是以儒雅為主,配以古風水墨,不過這些作品大多都是抄寫的,但是第三次閣樓這里的都是真跡,甚至里面還有著先達孔圣的真跡!

  “公子,這邊隨我來!”侍者恭敬地在前方領路道。

  一進入三樓,意想之中的古色生香,書籍遍布并沒有出現(xiàn),甚至于在布局之上還不如底下的兩層,蘇若煊的第一印象便是簡樸,簡單至極!

  這里的人不多,也就是十幾人而已,但是個個舉止謙謙有禮,一眼望去盡皆是飽學之士!

  “終于見到真人了!可是讓我等好等?。∧軌蛑赋霈F(xiàn)在朝廷的重弊之人,想必也是不凡之輩!”當這里的士子們見到蘇若煊上來時,停止了彼此的交談,一道道目光注目,上前熱情道。

  “在下蘇昱,江寧人士!今日能夠在此與各位同道相聚,實在是在下三生有幸??!還望各位萬萬海涵,若是在下有何等見識不足之處,請多多見諒!”蘇若煊行為舉止不卑不亢,并沒有因為眾位士子的青睞而感動受寵若驚,不過在場的眾人皆是人中之龍,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若是步入朝堂在將來極大可能身居高位,提前與他們打好關(guān)系留下點情誼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而且這些士子未曾步入已然是一壇染缸的朝廷,還沒有經(jīng)歷人心的險惡算計,心思純凈有若白紙!未來才能改變大周朝的風氣?,F(xiàn)在與他們交好那未來未嘗不可收為己用,而且正因為這些人心思單純,不像現(xiàn)在那些朝廷大臣狡猾自私,蘇若煊才敢大膽與之相交

  “蘇兄所作之文章字字玄妙、句句精辟,實在是我等讀書人心中的肺腑之言??!想我大周朝自開國以來,哪怕是經(jīng)歷過奸臣當?shù)赖年幇禃r刻,也未曾如今日的朝廷這般險惡,大臣們蠅營狗茍自私自利,不圖報效國家百姓憂苦,不思慮為君分憂,反而如何圖謀為己謀利,不惜壓榨百姓,任意妄為地搜刮民脂民膏,甚至有些官員膽大到居然光天化日之下貪贓無法!實在是令人心寒??!殊不知百姓乃是大周的根本、基石,若是如此下去,大周將永無寧日了!”較為靠近蘇若煊這邊,一個貌似是此處士子為首之人似有心傷,滿是憂愁困苦,更有憤恨之色形于表,大有一言不合便怒上朝廷之勢!

  “閣下大才,能夠看得如此透徹!必是聲名遠播,敢問閣下名諱?”蘇若煊問道,此人能有如此見解,想必也不是什么等閑之輩!其胸中也是有著大才的!能有如此感概,怕是如許多隱居的大儒一樣對當今朝廷失望吧!若非真心對待大周,無權(quán)無勢之下早已明哲保身了!

  “不敢不敢!在下邱居!區(qū)區(qū)賤言不過是鑒賞了蘇兄的佳作之后才恍然大悟!若論才能!蘇兄能夠?qū)懙昧巳绱藗魇牢恼?,怕是遠勝于我!在下心生佩服!”邱居連連謙虛推諉道。

  邱居?果真是鼎鼎大名?。〈巳藥煶卸辔淮笕?,琴棋書畫四書五經(jīng)無一不通,更被看好稱為儒家下一代的領袖人物,曾兩次參加過科考,不過第一次言論過于“直白”而致使考官不喜,第二次則是三年前,不過那次乃是景王掌控之下的科舉,被景王拉攏不成而落榜了!自此之后便是對入朝為官有些心灰意冷了!

  “邱兄何必如此自謙?在下不過是久居京城而已,故而對于當今朝政了解得多一些!”蘇若煊亦是自謙道,文人之間的交流便是如此,不可過于驕傲,待人要有禮!

  “蘇兄!你在京城久了也是知道!如今這仕途一片黯然,我等有心報國之士投效無門,若是參加了科舉從而當官,朝堂上也是孤掌難鳴,甚至是被孤立而遠調(diào)他處,想要改變朝廷卻是難如登天??!更何況有才之人想要成為進士,必須背后有靠山,不然!難?。 鼻窬硬辉傧嗷タ滟?,而是提起了此次的文會的主題道,這是事實!

  其實說這次是文會,還不如說是那些有心報國的士子們想要尋找一條出路而聚集的聚會!在場的士子們功利心都比較小,而且在大周的各個州中文氣也較大!是真正的愛國志士!

  邱居此言引得在場眾位士子爭相點頭,眉宇間的愁苦皆是難以釋懷,這個世界還真不是那種有心便能夠成大事的,愚公移山的存在只能是傳說,碰到一個剛正不阿的考官,那么就是幸運的!但是碰到一個以權(quán)謀私的座師,那就對不起了,無權(quán)無勢又不想同流合污的即便才華再出眾也難以中榜!

  蘇若煊聞言搖了搖頭,雖然這些士子一旦踏入仕途,受到周圍人的影響是必然的,而且蘇若煊也認為他們之中能夠堅守住本心的寥寥無幾,但是這畢竟是一股新生力量,即便將來被染了顏色,還不如到自己的染缸里面,或許其中還有著幾棵出淤泥而不染的清蓮呢!

  “蘇兄可是有不同的看法?”邱居見到蘇若煊的態(tài)度,便忍不住開口問道。

  “邱兄的觀點請恕在下不能茍同!我等儒家弟子生而便是為了治世,天地君親師,除了天地之外,那便是君主最大,甚至大過于家中的父母妻兒!而且我等孔圣弟子還有一句警世名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國乃是孔圣先師一生的目標,孔圣他老人家哪怕是走遍了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哪怕是陷入了困境乃至于危及生命也是矢志于此!而我等作為孔圣先師的弟子,怎可能畏難膽怯?應當逆流而上!”蘇若煊慷慨激昂道,其話語無不讓人熱血沸騰,大有“雖萬人,吾往矣!”之勢。

  “話雖如此,但是當下時機卻是不適合!朝堂的腐敗已經(jīng)到了令人深惡痛絕的地步,遍觀滿堂文武大臣,卻是沒有幾個是真心為國的忠臣!在這等環(huán)境之下,在朝為官還不如退居山野,等到朝堂明朗之時再入朝為官!”這時邱居旁邊一個青年士子道,他這話引得眾人連連認同,對此都是深以為然,畢竟歷朝歷代都有經(jīng)歷過這樣的事情,很多不滿朝政也不與亂臣同流合污的前輩就是這樣辭官居野的。

  但是蘇若煊對于這種態(tài)度十分深惡痛絕!這種想法十分可笑!難道他們還能夠指望著當今的圣上能夠清除亂弊?即便現(xiàn)在開文帝一朝悔悟了,但是脫離朝政十幾年,連一點政事都沒有,現(xiàn)在若是貿(mào)然插上一腳,只會將局勢弄得更糟,讓有心之輩得以混水摸魚!更何況朝廷上面很多大臣都分屬于寧王景王兩黨,開文帝根本就不能完全掌控朝堂,即便是有心也是無力!

  “還未請教閣下的名諱!”蘇若煊問道。

  “在下乃是原州人士楊郢,師承楚央!”那青年回道。

  “楚央乃是當世大儒,自多年前便不滿朝政的腐敗,所以失望之下便辭官歸鄉(xiāng),專心教導學生!閣下乃是楚先生的弟子,實在是失敬了!”蘇若煊敬佩說道!但是隨即話語一轉(zhuǎn)道:“但是閣下之言謬矣!請恕在下不敢茍同!”

  “不知蘇兄有何不同看法!還請指教!”聽到蘇若煊反駁自己的觀點,楊郢也不惱怒,虛心問道!

  “你們怕也是這樣的想法吧!”蘇若煊環(huán)視了一周,忽然問道。

  聽聞此言,在場眾人大多數(shù)都是下意識點了點頭,就連蘇若煊看好的邱居也是如此!

  “在場諸位乃是我大周最優(yōu)秀的人才!你們尚且是如此態(tài)度了!更遑論是其他的士子呢?”蘇若煊長嘆一聲,臉上是說不出的落寞,甚至有些悲涼。

  而諸位士子也被說得一陣羞愧,竟是無言以對!

  “就因為當今朝政腐敗,時值我大周朝危及存亡之際,我等大周士子豈能畏難不前,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國家步入滅亡?現(xiàn)在朝堂之上清流已經(jīng)不多了!那些緊守著底線的大臣們,為著國家百姓奔波的前輩們已經(jīng)夠累了!他們固守著本心,堅定自己的原則已經(jīng)是極限了!難道你們是希望著他們改變當下的朝局?”蘇若煊一臉憤恨,痛斥道:“我等乃是他們的后援,自當要齊聚在一起,幫助這些大人們共同維持著大周朝最后一點凈土,讓天下人不至于對大周失望,讓大周百姓還能夠歸心,還看得到朝廷中還有人關(guān)心著他們!為他們遮風擋雨!”

  “若是連你們都沒有信心,那大周朝還有什么希望?一個國家的滅亡不是因為被強敵覆滅了!而是他的臣民們對于這個國家的眷戀、驕傲、凝聚力沒了!這才是真正的滅亡,若是你們不入朝為官為百姓努力,那么誰來?那些貪官污吏么?那些蠅營狗茍之輩么?若是再這樣下去,大周還能有幾分氣數(shù)?這個生養(yǎng)你們的大周朝就很可能滅亡,到時候難道你們要為那些北燕的蠻子們效力!”

  “與其如此!不如入朝為國為民!哪怕是再艱辛,那又如何!說不定后世的史冊上就記載著何人在大周朝廷昏暗之際力挽狂瀾,成為大周朝的中興之臣!”蘇若煊一口氣說完,便覺得有些口干舌燥,這是他見到眼前這些士子如此悲觀的情況下,想要將他們激勵起來的辦法!尤其是最后一點,這個世界的讀書人最看重的便是清名,若是能夠名流青史,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聽聞蘇兄之言,在下深以為愧,讀了多年的圣賢書卻是不知道這番道理,實在是有愧啊!”楊郢羞愧道。

  “果然聽君一言勝讀十年書!蘇兄的言論實在是救國的大策!哪怕是在下,原先不想要入朝與那些自己厭惡的貪官污吏共事,也想要一回名流千古的清名,呵呵!中興之臣!若當真能夠名流千古,也不枉來到這世間走上一遭!”邱居感嘆道,望向蘇若煊的眼中只剩下佩服!兩人的年紀相差不大,但是其見識其目光根本不能比,猶如燭火之光比之皓月之精華!

  “我等士子就應當如蘇兄所言,激流勇進!為后來的學子們做個榜樣,讓天下人也知道我大周的士子也是有血性有原則的!”楊郢幡然悔悟之后大聲說道,激勵著眾人一陣熱血,“在下深受我?guī)煹挠绊懀€沒有步入仕途便有這種想法,實在是汗顏!就連我?guī)?!恕在下直言,怕是不如蘇兄多矣!”

  楊郢這話說得有點不尊師重道了!但是無疑此言足以道出蘇若煊現(xiàn)在的地位!而在場眾人無以反駁!

  “呵!我怕蘇兄若是參加了科舉考試,那便是獨占鰲頭!哪還有我們的機會?”邱居開玩笑道。

  “不敢不敢!在場諸位才能皆是大周頂尖的,在下不過是看得透徹罷了!若論四書五經(jīng)是萬萬不及的!還請諸君共勉!”蘇若煊謙虛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