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罪理當流放。
按照律法,所得的錢財拿出一成補償給曾經(jīng)被費家強占農(nóng)田和欺壓過的百姓。
剩下的交付京都。”
并當著眾人的面寫下了奏折,以示明鑒。
州長安安靜靜地聽著,倒是沒有再?;?p> 對他來說誰來定奪都一樣,說到底他也沒有多么高尚,只是覺得安穩(wěn)就好,無意去爭那幾份功勞。
州長懶懶地扯了扯嘴皮子,眼底藏著幾分不屑。
像這種人,為了權(quán)勢能把利益伙伴推出去送死,這番嫻熟的做派想必也不是第一次了。
也是,一個人沒有大能,卻能夠迅速地爬到這個地位,哪能沒有點腌臜手段?
城主這番對待自己人的態(tài)度,眾人也都知曉了,以后這些投靠城主的人也得好好思量一番了,究竟值不值得了。
城主立馬派了侍衛(wèi)在費家門上貼了封條,派了人把守,等待著京城下來旨意。
倒是打了費家人一個措手不及。
聽著一項項的罪狀列出,費家家主都懵了,雖然他也做過很多惡事,但是很多事情他都不知道,也有很多事情是代表城主出面的。
費家人當時就慌了,以為城主可靠,急忙去派人去通知城主,才知道門外把守的人就是城主府的人。
據(jù)說,被查封的那天,費家家主被抓到和其姨娘顛鸞倒鳳,倒是更坐實了那些市井上的傳言。
費家的事情一時間傳遍了整個南通城,卻沒有誰對他們能夠同情的起來,對這家人惡行大家一致的深惡痛絕。
費家家主妻子的母族以及母親的母族也遭受到了打壓和鄙視,族的未婚女子更是恨不得吃了她們姑姑的肉,害人不淺。
這些親戚在獲取利益的時候可沒有這么多不情愿,落井下石的時候倒是一個頂倆。
兒子和姨娘私通茍合的事情更是變成了大街小巷的八卦,遭到了無數(shù)人的唾棄。
城主的辦事效率很快,旨意一下來就立刻安排了費家的流放事宜。
可能是害怕費家將他做的事情泄露,畢竟費家一直替城主辦事,轉(zhuǎn)手下來做的也不少。
流放當日,幾人穿著囚衣,頭發(fā)披散著,神情很是憔悴,面上有著化不開的哀愁和怨恨。
幾房人不斷的罵著前面的老夫人和姨娘,終究還是顧忌著家主的身份,到了流放之地,可能還得登記在家主名下,幾房人倒是不敢說家主什么,便將炮筒對向了其他人。
要不是有押送的士兵看著,他們直接會沖前扭打。
費家家主皺著眉,尚且自顧不暇,自然不愿意去管這些女人的紛爭。
兒子不務正業(yè),很多事務自然就落到了喜歡權(quán)力的老夫人手里,自然很清楚城主府拋棄了他們費家。
若是不揭露城主,就怕城主為了瞞天過海徹底來個天降橫禍,一家人死于非命。
若是他們揭露了城主,城主不倒,他們很可能在流放之地還要接受所謂的“照顧”。
可若是揭露以后,能把城主拉下馬,他們才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