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這下子畢老板賺大了
第二天,三姑和曉文又起了個大早,曉文讓三姑抱了許多麥秸桿放到堂屋,自己去西間整理蔬菜,蔬菜掏出來,一個凈塵咒丟過去,再來一個變異水球符,整堆蔬菜立刻鮮嫩欲滴,向剛從菜地里摘出來一樣。
三姑看著鮮嫩的蔬菜,知道肯定有蹊蹺,但是她聰明的沒有問,只是內(nèi)心里終于覺得:蔬菜賣現(xiàn)在這個價錢真是良心價了。
剛忙完,拉菜的人就到了。
“畢老板,您怎么親自來了!”姜曉文迎上去,看到畢四海,熱情的說道。
“還叫畢老板,應(yīng)該叫四哥?!碑吚习遴凉值恼f:“初次登門,小小禮物不成敬意,請三姑笑納?!碑吚习灏咽种械亩Y物放到堂屋地上。原來是一盒花旗參,一盒麥乳精,一盒點心,一箱高粱大曲。
三姑忙說:“這怎么好意思!”為難的看向姜曉文。
姜曉文笑到:“讓四哥破費了,謝謝四哥!”說著,端著茶杯遞給畢老板:“鄉(xiāng)村野地的,沒有什么好茶,請四哥將就喝吧!”
畢老板端過茶水,放到嘴邊喝了一口,眼睛一亮:“這茶的確就是一般的茉莉花茶,就是飯店里待客的都比這好一些,但是這水……,不一般那!”畢老板三兩口把手中的茶水喝完,姜曉文又給他倒了一杯,連著三杯喝完,畢老板不好意思了,放下水杯,說:“多謝妹妹的茶!咱們還是先裝菜?!?p> 看到滿屋子鮮亮的蔬菜,畢老板和工人都驚訝了。畢老板給工人使了個眼色,什么都別說。
過稱,裝車,一千五百斤竟然分毫不差,畢老板更覺得這個妹妹不是一般人,待姜曉文更加上心了幾分。直接現(xiàn)金結(jié)賬一千二百塊錢。畢老板熱情的跟姜曉文揮手告別。
回去的路上,畢老板再三叮囑工人們不要把蔬菜相關(guān)的事情說出去,自己卻在暗自后悔:為什么訂三天拉一次菜,那茶水一喝下去整個身子都暖和了,頭腦也清醒了許多,如果每天都喝到多好,繼而又慶幸,虧的自己覺得第一次拉菜親自上門比較好,否則還不知道有這好茶,于是決定一定要找借口多來幾次。
臘月二十八,當(dāng)聚香園大飯店最后一次拉完菜,三姑和曉文一起盤點忙活了半個冬天的收獲。
零零整整加在一起,共有現(xiàn)金四千一百五十六元。
姜曉文刷刷刷點出1800塊錢,遞到三姑手里,說:“三姑,我打算拿出156元的來去百貨大樓咱們每人買件衣服,除去還給二大爺四百塊錢,剩余三千六百塊咱們一人一半,也不枉咱們一起忙了一個冬天?!?p> 三姑急忙把錢推回到姜曉文手里,說:“你跟三姑還外道?三姑就是幫一點忙,不值得你給這么多錢,所有的點子都是曉文自己想的,菜也是曉文張羅著賣出去的,三姑就算給曉文幫忙了!如果曉文實在過意不去,給三姑買件衣服也就算了,錢就不用給了!”
又說道:“你跟二哥還外道,說什么借十塊還一百,看你真給的時候二哥會不會打你!”說完哈哈笑起來。
曉文也笑了,是了,二大爺對自己的照顧,早就不是幾十塊幾百塊錢能還清的事了,還計較這么多干什么?矯情!
拗不過三姑的執(zhí)著,三姑說這錢不能明面上拿出去這么多,說按一千五百斤,四毛錢一斤算,拿出六百塊給家里知道就行了,因為這么多的菜,實在沒法解釋,這么高的菜價,如果讓人知道,也會眼紅的。
曉文知道三姑說的在理,家里人多口雜,肯定不能保密。有錢不能大大方方的花,真是有一種錦衣夜行的感覺,但是沒辦法,因為自己還不夠強大,不夠有錢。
于是只能按三姑的說法,在集上買了幾塊布,給爺爺奶奶和三姑做衣服,又買了一大塊豬肉大約三十斤,點心白糖的買了一些,搬著畢老板帶來的高粱大曲給奶奶家送過去。曉文又給了奶奶二百塊錢,說是給三姑一人一半。奶奶也知道三妮和曉文忙活了一個冬天,看到200塊錢的收獲,高興的合不攏嘴,一直不待見曉文的習(xí)慣也改了過來,張口閉口俺曉文怎么孝順。
曉文回家給了媽媽500塊錢,只說給三姑錢她沒要,只給爺爺奶奶買了點東西。曉文媽問怎么這么多錢,曉文把借二大爺錢進菜的事給媽媽說了,媽媽指著曉文的額頭笑罵:“你真是有主意!”
華夏人的春節(jié)是個盛大的節(jié)日,禮節(jié)也特別多,年前興送年,年后興拜年。這個禮節(jié)適用于親戚朋友之間,一般都是晚輩拜訪長輩。做生意的三十初一都會關(guān)門。于是在大年三十這一天上午曉文家迎來了兩個送年的客人――姜海邦帶著畢四海上門了。
來人帶的禮物不少,有兩瓶茅臺,一盒花旗參,一盒海參,還有一盒大紅袍。
這客人來的有點莫名其妙,姜父和曉文媽心里有點犯嘀咕。
姜海邦在臘月二十六就已經(jīng)送過年貨了,這再專門來一趟,什么意思?
但是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guī)еY物上門,還能把人趕走不成?
這廂讓進堂屋,分賓主坐下,畢老板就直接說了:“五叔,五嬸子,我是海邦的拜把子兄弟,在城里開了個飯店,青菜供應(yīng)商出了點問題,因為有了曉文妹妹的菜救急,我的店才不至于被人打垮,并且在臘月二十六承接了一場政府宴會,都是省里來的高官,所以對你們十分感激,冒昧來拜個早年,打擾之處,請多多包涵!”
姜父見人話說的客氣,又有姜海邦打圓場,親切的邀請來人一起吃中午飯。
畢四海畢竟是開飯店的,那嘴巴就是會說,天南海北,古往今來,和姜父聊得越來越投機,很是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本來姜如嶺就只比姜海邦大十一二歲,而畢四海比姜海邦大七八歲,所以姜如嶺和畢四海年齡更相近,這一聊起來,要不是礙于姜海邦在場,兩人恨不得拜把子了。
等姜曉文叫大家吃飯,畢四海吃著比飯店里菜更加靈氣十足的菜,喝著甘甜的茶水,深深的覺得這一趟來的值。酒桌上跟姜父推杯換盞,吃了一個賓主盡歡。
曉文媽把曉文叫到里屋,問:“曉文你看人家拿了這么多值錢的東西,咱怎么給人家回?原封給人家?guī)Щ厝ス植缓玫?!?p> 曉文大大咧咧的說,“人家城里大老板,什么東西沒有呀?隨便拿幾個舅舅給咱送來的蘋果和咱家樹上結(jié)的石榴給他回就是了!”
曉文媽一想也對,自己家的蘋果也不知道哥哥怎么種的,這么長時間,還是那么新鮮,石榴也是,一點都不縮水,挑幾個大的,拿出去送人也倍有面子。
曉文心想,那當(dāng)然,都是靈水泡過的,這下子畢老板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