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本王絕不做天子

第三十章 其心也難測

本王絕不做天子 楓雪山神廟 2147 2020-05-30 06:30:22

  “咱們沒有軍隊,只有一百護衛(wèi),十幾個大臣,就是在城中買糧,也能買的到,五萬旦存糧不多不少,留著防備不時之需剛好。”

  “哦,也是,我到忘了咱們不用養(yǎng)軍隊。

  這些時日你有看過城中市場嗎?可有恢復?”

  “市場倒是沒什么影響,商人逐利,雖然宜陽秦商較多,但許多商人在此有宅有地,還有的貨物太多,看咱們也沒有動他們的意思,現(xiàn)在已安穩(wěn)下來了。”

  “那就好”

  “若是無事,臣就退下了?!?p>  “少宰且慢,你來看看這個?!?p>  公子旦說完,從身上拿出一塊絹布,打開一看上面還有字,原來竟是一份書信。

  少宰接過看了起來,是趙國平原君趙勝寫給宜陽君公子旦的。

  說的是樂毅先生的事。

  俱趙勝信上所言,樂毅先生原本是在趙國,可是自從趙王給他去信讓他入成周為臣后,他就不辭而別了,趙王派人尋了許久也未尋到,對此他表示非常抱歉一類的。

  少宰看完把絹遞還回來,公子旦問道:

  “此事,少宰如何看?”

  “宜陽君,樂毅此人確實是個人才,而且燕昭王死后他能毅然離開燕國,可見他是一個急流勇退,懂得明哲保身的人。

  長平之戰(zhàn)趙王先用廉頗為將,還無可厚非,畢竟他新去趙國,威望不比廉頗。

  可是換趙括為將,將幾十萬大軍陷入死地,都不肯用他,樂毅知道趙王這是不信任他,怕他新去趙國,和趙國不是一心,這是懷疑他的人品。

  以樂毅先生之傲氣,這已然是生了嫌隙。

  況且,為將者若不得大王信任,多半沒有好結(jié)果,樂毅離開燕國時,就舉了伍子胥的例子。

  如今得不到趙王信任,他心中必有去意,此時再得到趙王派他入成周為臣的消息,他必定不會留下,所以走也就是理所當然了?!?p>  “哎,樂毅先生可惜了,我原本還想等他來了拜它為大將軍,總管宜陽軍事呢?!?p>  “宜陽君有意建軍?”

  “當然,我王室如今連守衛(wèi)宜陽的軍力都沒有,所以我才讓三晉幫我守城三年。

  三年之后趙軍回國,咱們還是要有自己的軍隊啊!”

  “可是我王室久不修兵事,國內(nèi)連個像樣的將領(lǐng)都沒有,多是一些王室近支霸占高位,就在王室拿個祿米的米蟲而已?!?p>  “是啊,所以我才想讓樂毅先生來此,可是沒想到他竟然跑了,難道他就這么不看好我王室嗎?”

  長平之戰(zhàn)時,王室就一座成周小城以供養(yǎng)宗廟,國內(nèi)開支全靠西周公接濟,并且也沒有改革的可能性,樂毅那時能看好他就怪了。

  “軍伍之事我之前少有涉及,不敢妄語,宜陽君不妨再問問別人。”

  “嗯,那你就先下去吧,喚老丞相前來見我?!?p>  “臣告退?!?p>  府庫清點出來了,秦幣兩千七百萬,黃金三百六十斤,暫時是不缺錢了。

  糧食有五萬旦,不用供養(yǎng)軍隊,就還沒正式搭建完成的政府班子那幾個人,完全不用擔心缺糧。

  并且還有一個大驚喜,就是境內(nèi)還有一處易冶煉的鐵礦!

  這對公子旦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消息了,并且光鐵錠庫房就存了五千多錠。

  一錠按二十五斤計算,也能做一副鎧甲了,這么說庫存就夠武裝五千軍隊了,這還沒算秦軍留下的三千套裝備。

  不過要建設(shè)一只什么樣的軍隊,公子旦還沒想好,準確說是他心里還啥想法也沒有呢。

  姬睿來了,顫顫巍巍,走路公子旦都怕他突然倒了,不過這個老頭倒是精神一直很好。

  “老臣姬睿,見過宜陽君。”

  “啊,丞相來了,快請坐?!?p>  姬睿坐下問道:

  “不知宜陽君今日相召,所為何事?”

  “也沒有什么事,這不是咱們在宜陽也穩(wěn)定下來了嘛,我就想怎么才能招攬些人才,幫我們治理臣民呢?”

  “宜陽君是想要招賢納士,這個好辦,遠有趙王勾踐禮賢下士,近有燕昭王建黃金臺以郭隗為師,宜陽君只要是真心招賢,效仿他們就好了。”

  “哈哈哈哈,也是,那咱們就建黃金臺,招天下賢才來我宜陽。這個我想讓司寇操辦?!?p>  “少司寇從小跟隨大司寇,學的都是律法,此事教給司寇,是否合適?”

  “老丞相不必多想,招攬人才是一個勞累的活,您年紀大了,有特意從成周跟來幫我,旦自然不能把如此勞累的事教給您來做。

  我觀司寇做事條理清晰,又分在有章法,是個穩(wěn)健的人,氣度涵養(yǎng)也非常好,這件事交給他去做,我很放心。”

  “司寇雖然做事嚴謹,條理清晰,但從小學習律法,做事不懂變通,并且不茍言笑,于招攬人才無益。

  御史石巖為人聰敏,做事活便,可當此任?!?p>  “御史石巖?若不是老丞相說起,我都忘了此人姓名,他能做此事嗎?”

  “宜陽君,大王派給你的這些臣子,都是國之棟梁,他們的才能和人品都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你連身邊的人都不了解,不敢放心的用,而遇事只用你所熟識的那些人,那又怎么能放心招攬來的陌生人呢?這樣怎么能留下那些人才?如此說來,那招賢納士也就是一句空話了?!?p>  “丞相大人說的是,那此事就交給御史石巖去做,建黃金臺,招攬賢才?!?p>  “聽說宜陽君準備在郡內(nèi)更改周律?”

  “是的,我也不知道周律都有什么,不過覺得有些事必須要加以管束,所以就告訴了司寇,讓他定下新律。”

  “不知新律都有何?”

  “暫定五服以內(nèi)不可婚嫁,十七歲前不可婚嫁。”

  “為何?”

  “為何?五服以內(nèi)為近親,不可婚假,年齡限制是因為還沒有長大!”

  “五服以內(nèi)都算近親?老臣從未聽過,不過既然宜陽君說了,那便算。

  可是十七歲前不讓婚假,這會嚴重影響郡內(nèi)人口數(shù)量!

  昔日越王勾踐為鼓勵越人生育,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

  就算宜陽君不在乎治下人口多少,可是自古人們便是十五婚嫁,您剛剛得到宜陽,就做這樣的事,會失去民心的啊?!?p>  “老丞相多慮了,不過是晚兩年而已,這條律法我已讓司寇傳諭全境,若有違背,就罰款呢”

  明明剛才讓他用御史代替司寇時還很好說話,怎么現(xiàn)在又如此獨斷專行!

  哎,畢竟是要繼承大王的人,其心難測??!

  

楓雪山神廟

求推薦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