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小幼薇正在后院幫母親晾曬衣物,前院一小廝過來喚幼薇,說是前院來了個貴客,點名讓幼薇過去。
小幼薇應了一聲,收拾停當,便就跟著去了前院,雖是青樓,但來往多為文人雅士,整個建筑倒也十分雅致。地處臨街鬧市,街上車水馬龍,室內(nèi)歌舞升平,眾人飲酒賞歌,自得其樂。舞姬們揮舞著衣袖,身著輕紗般飄逸的長裙,仿佛揮動著潔白的翅膀,紛飛旋轉(zhuǎn),美妙的樂音更是半入江風半入云。以年華繪信,以酒水寫情;煙花柳巷,風塵女子;歌舞升平,最是無情。
上了二樓雅間,單個雅間皆有匾額對聯(lián),一時看不盡許多,小廝把幼薇帶入其中一間,回了話。小幼薇入了室內(nèi),但聞一陣推杯換盞之聲,七八個文人雅士,圍坐一堂,正中的是平康坊當紅“都知”柳娘。
唐朝文人愛行文酒之會,隨便找個名目,借著聲、色、文、酒來填補生活的空虛,排遣心中抑郁。而一般在這樣的酒會中,除了絲竹管弦、輕歌曼舞之外,還必須有一位才貌出眾,能言善道,善詩知文,博古通今的名妓來主持酒會,這種名妓在當時就叫做“都知”。
眾人正在行“飛花令”,“飛花令”興于唐朝,是時下一種喝酒時用來罰酒助興的酒令。而“飛花”一詞則出自唐朝詩人韓翃《寒食》詩中的“春城無處不飛花“,不過,這種酒令比民間一些“五魁首,六六六”的酒令難度高多了,沒有詩詞基礎(chǔ)的人根本玩不轉(zhuǎn),所以,這種酒令也是文人墨客們的最愛。
最基本的飛花令詩句中必須含有“花“字,而且對“花“字出現(xiàn)的位置同樣有著嚴格的要求。這些詩可背誦前人詩句,也可現(xiàn)場吟作。行令人一個接一個,當作不出詩、背不出詩或作錯、背錯時,由酒令官命其喝酒。
例如: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一字是花;落花人獨立,第二字是花;感時花濺淚,第三字是花……以此類推。
“魚小詩童來了啊?”一個客人正好沒有接上酒令,看見幼薇進來了,立刻喊了一聲,試圖轉(zhuǎn)移話題。
“幼薇姑娘,請過來這邊坐?!?p> 柳娘見了,招呼了一下小幼薇,把其喚到身邊,讓了個座出來,笑著道,“這位就是我們平康坊鼎鼎有名的小才女?!?p> 幼薇環(huán)顧了一下桌上眾位,有幾位是常客,還有幾個面生,特別是一位相貌奇異的男子,滿臉胡茬,不修邊幅,雖不至于衣衫襤褸,但也是衣帶不齊,與其他幾位梳著整齊發(fā)鬢,著整潔袍服的客人顯得格格不入。
他斜倚在桌上,似是已喝了不少酒,面色發(fā)紅,已是微醺狀態(tài),還手執(zhí)一杯,正慢慢品著,小幼薇好奇地打量著他,猜測著他的身份。
旁邊的一客人打趣道,“溫兄,你心心念的小才女給你請來了。”
“你就是魚幼薇姑娘?”他看著魚幼薇問道。
“是?!边@種場面也不是第一次了,經(jīng)常會有客人慕名來尋小幼薇,所以,一點也不怯場。
男子坐直了身子,放下酒杯,問道,“你可知我是誰?”
“不知?!庇邹蓖嶂^,天真地回答道。
“他可是鐘馗啊,哈哈”座中一客人大笑道,“溫兄,你可不要把人家小姑娘嚇著了?!?p> 鐘馗?莫不是人稱溫鐘馗的溫庭筠?常年混跡于平康坊之中,小幼薇對當代的一些文人雅士,也多有耳聞,而這個溫庭筠也是坊間常談起的一位。
據(jù)說,這個溫庭筠擅長花間派詩詞,精通音律,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又不受羈束,縱酒放浪,加之相貌奇異,不修邊幅,又有“溫鐘馗”之稱。
溫庭筠的詩,寫得清婉精麗,華美秾艷,格韻清拔,備受時人推崇,是當今大家之一,而魚玄機也熟讀其不少詩作。
“久聞溫先生之名,今日一見,不勝榮幸!”聽聞此人便是溫庭筠,小幼薇有模有樣地學著文人墨客之間,行了一下作揖之禮,引得眾人又是一陣哄笑,而溫庭筠則面紅耳赤,不知是酒勁還未消,還是被小幼薇的舉動弄得有些尷尬。
理了理情緒,溫庭筠這才仔細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小姑娘,約莫十歲的年紀,一副天真爛漫惹人憐的樣子,肌膚白嫩,儼然一派小美人風韻。滿是稚氣的臉上那對烏黑發(fā)亮的大眼睛老是忽閃忽閃的,仿佛對一切都到新奇似的。
“聽聞姑娘會作詩?”溫庭筠問道。
“嗯,不敢當,只算是略通一二?!逼饺眨粲腥藛?,小幼薇都是昂首挺胸驕傲地應著了,這個時候,小幼薇倒扭捏謙虛起來了,在大詩人面前,實在是不敢囂張。
“那我考考姑娘,可好?”
“先生請出題?!币徽f起要作詩,小幼薇倒顯得十分落落大方,毫無拘促為難的模樣。
溫庭筠起身踱步到窗前,此時,正值人間四月天,窗外正照耀著暖洋洋的太陽,陣陣微風吹來,漫天正飛舞著軟綿綿的柳絮,拂人面頰。
溫庭筠遂著柳娘,拿來筆墨,揮筆寫下了“江邊柳”三個字。
小幼薇以手托腮,略作沉思,一會兒,提筆飛快地寫道: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
影鋪春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底系客舟;
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寫完,雙手捧著送到溫庭筠面前。
眾人皆放下酒杯,圍過來觀摩,溫庭筠和眾人反復吟讀著詩句,不論是遣詞用語,平仄音韻,還是意境詩情,都屬難得一見的上乘之作。
溫庭筠驚喜地看著魚幼薇,心下思量,此女子小詩童之名,果然名不虛傳,雖未及笄,又身為女兒身,此詩造詣卻不在眾男子之下,假以時日,后世必成大家。
溫庭筠看向魚幼薇的眼神,多了幾分憐惜和慈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