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廷構的征糧之舉,迅速在鄂州掀起了一場恐慌,好在城里的商人手里的糧食并不多。
但是這種與民爭利的行為造成的影響是很不好的,強行以三文錢的價格從商人手里買米,這無疑是從他們身上割肉,沒有人愿意等著挨刀子。
商人們自然是要抵制的,因為這些米都是以六文錢甚至七文錢的價格收上來的,現(xiàn)在讓以三文錢的而價格出售,這不是明擺著讓賠本嗎?
再說了,現(xiàn)在的糧食的價格不過是因為銅錢太少導致的,過段時間自然會恢復正常,所以商人們都等著糧食價錢上漲了再出手。但是周廷構現(xiàn)在來這一手,擺明了就是明搶。
但是商人們也不敢反抗,畢竟民不與官斗,而且周廷構手上還有兵,那可是一群不講道理的家伙。
于是,商人們紛紛關了店鋪,不只是糧商,其他商人也開始準備關門跑路了。
今天是糧食,指不定某一天周大人看到別的生意就想從中牟利了。到那時候再想跑可就來不及了。
城外的地主們才是這場強取豪奪中最為恐慌的人群,他們家里都儲藏著大量的糧食,很快就會成為周大人眼中的目標。相信到那時候,周廷構看他們的眼神,不會比一個色鬼看美女的眼神好多少。
但是和鄂州城里的商人們不同的是,人家在前段時間把家里的銅錢換成了琉璃器,往背上一背就可以跑路了,雖然說城里的住宅什么的可能就要丟了,但是大多數(shù)家產(chǎn)可是背走了。
說不定過段時間等著風頭過了,悄悄回來,再打點一下,還能保住全部財產(chǎn)呢。
但是城外的地主可不行啊,那么多的糧食,誰能全部背走呢?只能眼睜睜的等著挨宰。
雖然說他們在城外,但是他們的消息卻并不閉塞,昨天周廷構的命令一放出來,當天晚上他們就收到了消息。但是知道消息是一回事,能夠解決是另一回事,
就在大家都著急的時候,另一個人也得到了這個消息,這個人就是還滯留在鄂州的岳不群。
岳不群剛剛買完了琉璃器,收拾好了銅錢,還沒來得及啟程,就收到了周廷構強行征糧的消息。少主對于他給了很大的自主權,于是他立馬決定收購糧食。
其實張無邪不只是對于岳不群,他對于手下的人都給了很大的自主權,因為他知道,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發(fā)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
畢竟自己也不是萬能的,在經(jīng)過這半年的適應之后,他發(fā)現(xiàn),這個時代的人并不像他前世認為的那樣都是蠢蛋,相反,這個時代的人的智慧很高,也都很不簡單。
所以,把這個時代的聰明人的智慧開發(fā)出來,就是最聰明的事情。岳不群顯然是一個聰明人,尤其是在經(jīng)商方面,好好地體現(xiàn)了他作為一個世襲掌柜的優(yōu)勢。
他的鼻子很靈敏,立馬嗅到了其中的商機。
于是,就在這些地主們最為絕望的時候,居然有人以五文錢的價格收購糧食。
這個價格說不上更令人滿意,他們平時賣給糧商的價格最少都是六文錢,有時候甚至還可以達到七文錢,但是現(xiàn)在,以五文錢出手后,實在是心有不甘。
但是,再不甘也沒有辦法,形勢比人強啊。如果現(xiàn)在五文錢不賣,也許明天就是周廷構三文錢來收購了。而且來人還說,如果能夠送到漢江口,就可以以六文錢的而價格收購。
其實,如果以六文錢收購,單純從商業(yè)角度來說,這樣已經(jīng)沒有多少經(jīng)濟優(yōu)勢可言了。但是,岳不群這時候是復州的錢糧官,自然就不能簡單的以商業(yè)來衡量了。
鄂州現(xiàn)在正在和荊南打仗啊,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糧食怎么也要算一種戰(zhàn)略物資吧?
什么是戰(zhàn)爭?少主說過,戰(zhàn)爭就是把敵人搞垮,不一定非要拿著刀子去砍敵人,拿刀子砍人,那是最野蠻的戰(zhàn)爭。
得,少主就是個文明人,你看他取郢州的辦法,不費一刀一槍,就把郢州拿到手了,而且還讓原來的郢州刺史尹實感激涕零。要不是少主出手,尹實夾在安審琦和杜重進之間,那夾板氣受不過啊。
當然,至于安審琦現(xiàn)在會不會生氣,少主是不會管的,杜重進更是樂見其成。
現(xiàn)在,如果把鄂州的糧食全部弄走了,估計鄂州的老百姓也就到了離開鄂州的時候了,到那時,復州安州和郢州就可以大量的接納這些老百姓了。
有了人,什么事情都好干了。
這就是張無邪給韓熙載等人灌輸?shù)膽?zhàn)爭概念,這個關于戰(zhàn)爭的概念徹底的顛覆了他們對于戰(zhàn)爭的認識。
韓熙載認為,這種辦法比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更厲害。
于是大家就都開始思考怎么搞垮敵人。岳不群的理解就是,把敵人搞窮就是最好的辦法,我不打你,我就是賺你的錢,買你的糧食,然后窮死你餓死你!
岳不群現(xiàn)在就是想要實踐自己的理念。看看是不是能夠通過把敵人搞窮的辦法打垮敵人。
而且他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只要他買大量的琉璃,那個地方的東西的價格就會大幅度下降。
襄州賣過琉璃之后,他就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后來張無邪告訴他,那是因為他卷走了大量的銅錢的原因。而且給他講了半天的道理,叫做什么經(jīng)濟學,可惜他還是聽得似懂非懂。不過這并不影響他再實踐一次的興趣。
所以,這一次他并沒有急于回復州,而是靜等物價的變化。然而事情真的和上一次一樣,這個發(fā)現(xiàn)讓他興奮不已。再一次證明少主關于錢幣數(shù)量的道理是對的。
那么,少主說的搞垮敵人也就是戰(zhàn)爭的道理也是對的。
于是他就留了下來,一聽到周廷構要強行收購糧食的消息,他便開始迅速下手。
來的時候,他帶了五百名士兵,都是化妝了進鄂州的,這一次,他便將這些士兵連夜派出去,散布收購糧食的消息。
不出所料,絕大多數(shù)地主都選擇了把糧食運送到漢水上,畢竟,長江邊上的地主們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船只和家丁,完全可以承擔起運送糧食的任務。這也減小了岳不群的風險。
當然,岳不群也不是被金錢沖昏頭腦的人,他只在漢水上呆了兩天,就帶著收購到的糧食回到了復州。只留下了一句如果要賣糧食,直接送到復州,六文半的價錢的話語。
等周廷構察覺到的時候,鄂州的地主老爺們的糧食已經(jīng)買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