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一年以后
原本是一次路過,機緣巧合竟成了駐足長留。
自當(dāng)天在宴鴻坊見過了這長安城里的諸多陶朱門生意掌事人之后,便天天有人組織這樣的活動,就這樣被安排出去了接近兩個月,可是請柬依舊每天送來卻不曾見少。
“李叔,我記得咱這長安城里的掌事人只有五十多位啊,怎么這還有這么多請柬呢?”李靖自第一日后,便被盛情邀請到了惠廣客棧當(dāng)中,李掌柜更是打算要將整個客棧清空,只招待李靖一人,最終還是在李靖的堅持之下,才將客棧中最大的一個院子留給了李靖。
“三少爺,您是不知道,先前您見到了只是咱長安城里一半的掌事人,還有另一半,大約三十多人是負責(zé)那些見不得光的生意的。不僅是他們,附近那些城里的掌事人也早就在排隊了,算起來起碼還有二百多人在后面等著呢?”
“??!二百多!那我不是得在您這兒待上一年咯。不行,不行,您都幫我推了吧。”
“我的少爺喲,那怎么能推呢。各位掌柜的這都等著呢,您這要是一推,大伙的心思不就亂了嗎?”自那日知道了李靖的身份,這李掌柜贖罪似的巴結(jié)起了李靖,再加上這么些日子的相處,兩人之間的交情已經(jīng)是很深了,說起話來也比較直接。李靖見他說的有道理,也就不再堅持,于是就這樣又留了下來。
一晃,時間就又過了200多天,算起來,李靖在這長安城中依舊駐留了接近一年的時間了。
“各位掌柜的,李靖感謝大伙這一年來的照顧。只不過聚散終有別,今天過后,我就要離開長安了?!痹谶@一日,李靖自掏腰包又在宴鴻坊宴請了這近三百位掌事人,次日便再次踏上行程,去往嵩山找那位紅紗尼姑——紅拂。
近一年時間的耽擱,那幾百位的掌事人不單是請李靖天天聚會,更是送給了他不少的禮品,這些東西他也帶不走,除了一部分實在珍貴的,李靖交代朱文送回了他在三原的老家,其他的東西便就地這算成了銀兩。如今再次上路的李靖和一年前從家中逃婚出來的時候已經(jīng)截然不同了,最起碼他現(xiàn)在是一個吃喝用度不愁的“逃婚青年”。
另一個不同的地方便是心態(tài),當(dāng)初他是慌慌張張地從家里出來,又是急急忙忙地往嵩山趕,生怕去的晚的找不到紅拂。
而此時,已經(jīng)耽擱了近一年的功夫,他反而不怎么著急了,于是便一路游山玩水,溜溜達達的往嵩山去。
這一日,走到了澧水城附近,眼前儼然是一座繁華的城鎮(zhèn),李靖邁步便走了進去。
只是李靖怎么也想不到,這一步的邁進,便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