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定親跟成親之后,才發(fā)生的事情,那時自己也后悔過。
可后悔有什么用,鐵板釘釘?shù)氖聝海瑳r且自阿爹走后,家里大權都在譚宗濤手里。不管那邊娘兩個做了什么,杜若都只有忍著的份兒!
這一世,杜若要趁著一切還沒開始,就徹底絕了阿爹的心思。讓阿爹好好看看,他以為的簡單人家,到底是怎么個簡單了!
阿爹將那譚宗濤帶走也好,如此,正好給了自己時間!
接下來杜若便著手找房子的事情,上一世她是在八里街那邊租了個單獨的小院出來。
這回自然不用那么用心,讓外院老仆出去跑了兩天。后在離著杜家?guī)讞l街遠的臭水巷里租了個兩間的屋子,著家里小廝打掃了一下之后,便使人去接了鄭氏母子過來。
等那娘兩個過來之后,杜若又將譚二郎招進杜家。
由他哥那里給起名叫譚宗福,讓他先在前院跟著前院看門的老仆跑跑腿兒,等阿爹回來在另行安置。
這日杜若正在處理家務,下午還要去鋪子里,她想趕在譚宗濤回來之前,徹底摸清他的底細。
她這里剛忙了差不多就見采蓮立在一邊似有話說,“有事兒?”采蓮來杜家好些年了,可以說是陪著自己長大的丫頭了,杜若一直拿她當姐姐一般看待。上一世知道采蓮家里出了那事,她也跟著難過了許久,只可惜她那時自家事情也多,根本就顧不上那些。
到最后聽說她遠嫁了,也只打發(fā)人送了十兩銀子并幾件首飾做添箱禮了。
為此,杜若時而想起時還覺得有些對不住她,畢竟伺候了自己近十年了。尤其是后來的紅棗跟譚宗濤在自己面前眉來眼去時,她更是想念當初的采蓮。只是,她自嫁人以后,便斷了來往。
采蓮這里聽杜若問來,猶豫了下才道:“大姐兒,那鄭氏來了,說是要感謝夫人的一番安排,今特來給夫人磕頭?!?p> 杜若近段時間的一些小動作瞞得了爹娘,卻瞞不住自己的貼身丫頭。
采蓮雖不太明了,卻也不是一竅不通,她知道自家大姐兒打心底里不喜甚至可以說厭惡這家人了。但奇怪的是,大姐兒雖厭惡,卻還是著手給安排起來,這卻讓采蓮有些迷糊。
故那鄭氏來了的事情,她一時也拿不準要如何回復。
杜若沒想到那鄭氏還會特意來自家磕頭感謝,前世她可沒有這一遭。反倒是杜若在她搬來之后,隔三差五的給她請安磕頭,外帶聽她訓話。
如今這卻是倒過來了。
杜若想了想吩咐道:“此事不用煩擾夫人了,去領她進來,我見見她吧!”
采蓮應下,轉身下去領人。
不多時,采蓮便領著一婦人進來。
鄭氏心里難免有些突突,她這些年給人縫補漿洗,也進過不少大院,卻從未正經的見過一個奶奶夫人。聽說上首坐著的正是杜家的大姐兒,她連頭都不敢抬一下,只遠遠的瞧見了一個端坐的人影兒。
自家大郎這些年跟家里來玩甚少,她心里本以為沒多大指望了。不想今日竟因大朗,讓自家也跟著沾光過上了好日子。
這下可好,自家大郎有了本事,還給二郎找了這么個清閑的活兒。不用出力氣,只跑跑腿每月便能有一貫錢,這可比自己累死累活的給人做縫補強的多了。
現(xiàn)兩個孩子都有了差事,住的又不用自家花錢,自己總算能輕省些了。
鄭氏越想越是覺得再沒比杜家更好的人家,自家這趟也是應該來的。
杜若見那鄭氏穿了件半舊不新的衣裳,離著自己遠遠的就小心恭敬的站了下來,跟前世那趾高氣揚的嘴臉完全不一樣。頓時便沒了心情,只簡單說了幾句場面話,便讓她下去了。
鄭氏走前到底在門庭處磕了幾個頭。
杜若也沒攔她,坦然自若的受了她這一跪,權當先討點利息了,總歸先要便宜他們一家了!
不過,你以為這樣鄭氏就會感激了嗎?
不會,她只會越來越要求更多的東西,人的欲望怎么能填滿,尤其鄭氏這樣的人!
待那譚宗濤回來,她就會知道,自家兒子可是救了杜家的兩位姐兒,這么大的恩情,她自然要想想怎么才能用好了!
杜若這里已經給她擺好了戲臺,就等著鄭氏來好好唱一出了!
鄭氏,你可別讓我失望了!
至于那譚宗福,你不是覺得杜家待你不好嗎?
杜家拖累了你的后腿嗎?
那這次我就對你好點,不拖你后腿了。送你讀什么書,老實在杜家跑腿兒好了!
你想做人上人,我偏讓你一輩子直不起腰桿來!
自此,杜若非但將家里的一些事宜打理的妥妥當當,甚至連鋪子里的事情,也隔三差五的跑去看看。
管家,她在上一世她也有些經驗,加之前些日子的歷練。真有事就跟王氏商量著來,再不濟也還有個舊歷可循,總之一時到也像模像樣,沒出過什么岔子。
至于鋪子里的事情,杜若懂的不甚太多。但她每回去都很認真的看、學、問。鋪子里的那些人都知道這是東家的大姐兒,到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杜若便把白日里不懂的,集中到晚上在慢慢去弄明白。有那實在想不明白的就去問沈玉衡,沈玉衡若忙完自己的功課,便會抽時間來指點下杜若。
十幾日的時間下來,杜若漸漸明白不少東西,就是往日看不進去的九章算術,她都能試著做些解答。
這日王氏叫來了杜若,母女兩個在前廳說話。
原是擔子街的韓家老夫人明日做壽。
韓家為清流第一大家,杜家早年在生意上還得過韓家照拂的。兩家又是前后街的做鄰居,怎么算都是要去的,只是這壽禮不好拿捏,王氏一時決斷不了,這才叫來大姐兒商議一下。
杜若想了想便道:“阿娘,我依稀記得家里庫房有一壽比南山的紅木插屏,上繪壽星翁手捧仙桃及飛蝠,謂之福祿壽,送這個豈不貼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