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一個小時的車程后,舅舅把車??吭谝粭l馬路邊其中的一個車位里,我以為到了舅舅的家,所以準備提著行李下車準備好好休息下。
一路上的舟車勞頓雖然談不上累,但是畢竟是來到了這個大城市,如果不去好好走一走就失去了尋找的意義。
每一個旅人在途中時,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此一程的旅途如果不是為了放空自己,便是來尋找未知的自己。
帶著尋找的心情,我想找到母親,也找到自己,因此迫不及待的提著行李正欲下車,但是舅舅卻阻止了我。
那時正是下午兩點鐘,舅舅還有三個小時就要下班了,所以他便帶我到他工作的地方,叫我等他一會兒,等下班了一起回家。
另外,那天并不是周末,他去接我需要給老板請假,所以便請了半天假過去接我,如果此刻送我回去,來回少說也需要一個半小時,耽擱這些不必要的時間他也不好給老板交待。
我并不趕時間,只要不繼續(xù)待在車上就好,所以我便在舅舅工作的地方等他。
那是一家不大的珠寶店,坐立在車來車往馬路邊,順著通直的門面走進去,里面依次有著三個相鄰的單間,其中比較大的一間正對著馬路,里面整齊的擺放著四臺透明的玻璃柜,里面放滿了各式各樣的珠寶首飾,在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煞是好看。
另外兩間比較小,分別布置在大間的兩側(cè),推開一扇木質(zhì)門便是到了舅舅工作的地方,在兩臺臺燈的照明下,舅舅陪伴著里面一些我說不上名的工具,儀器便這樣長年累月的工作著。
順著右側(cè)走幾步,再次推開一扇木質(zhì)門,里面便是一間茶室,里面的布置比較簡潔清爽,一個木制的深棕色茶幾四周漸次擺放著三個灰色的沙發(fā),一個長的居于一側(cè),另外兩個比較短的依次挨著長沙發(fā)的兩旁。
在一盞冷光燈的照射下,茶幾上一個銅質(zhì)茶壺熱氣正冒,其中有著兩個如父親一般的中年人微笑著正對我招呼道:“小伙子,你來了?!?p> 這樣的說詞頓時讓我摸不著頭腦,但是接下來經(jīng)過舅舅的解釋,我才知道,舅舅如實給面前的兩個人請了假,然后又說明了帶我來的原因。
那邊的人好喝茶,平時招待客人大都是勸茶不勸酒的,因此,在舅舅繼續(xù)工作的期間,我和眼前的兩人,也就是這家珠寶店的老板,有一句沒一句的談上了。
他們的衣著打扮大相徑庭,一條黑色西褲,一件深藍色的襯衣,黑色的皮鞋灰塵撲撲。
在平頭所顯示的樸實外表下,微微發(fā)黃的面色顯得整個人看上去并不怎么精神。
那時候,我認為有錢人,老板就是那種西裝革履,皮鞋擦得錚亮,標準的二分頭才是有錢人該有的樣子,可是看著眼前兩人,心中實在談不上有什么好的第一印象。
期間,他們煙癮來時,隨手發(fā)我一支,但是被我拒絕了。
我自幼便不吸煙,對煙也談不上什么好感,記得有一次受不了朋友的刺激,說我不會抽煙,我硬著頭皮愣是點了一根試試口感,不過因為沒有經(jīng)驗在深吸一口正欲呼出時嗆到了,足足咳了半個多小時才恢復(fù),所以打那以后,我不僅不吸煙,同時對煙還有一種莫名的恐懼。
但是別人吐出的煙我基本可以忍受,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那間房間一下子煙霧繚繞,他們兩人或許只認為我是一個孩子,所以便擱置了我,彼此談起了近來的生意。
透過他們的話語,我漫漫了解到,那些外表看著光鮮亮麗的人,僅僅只是他們生活態(tài)度而已,不是所以穿著好的人都是有錢人,也不是所有穿著普通的人都是窮光蛋,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不僅局限于外在的表象,更是緊扣著內(nèi)在千絲萬縷的想法。
雖然有錢,但是他們絕不表現(xiàn)出來,不然,舅舅又會抱怨工資過低。
每個人都有著每個人的家庭要養(yǎng),也有著自己獨立的經(jīng)濟空間去平衡,因此,沒有誰會覺得金錢到了一定的度就夠了,他們總想著得到更多,就像我認為舅舅會安心于眼前的工作時,他卻在想:打工打不了一輩子,等有能力了就把這家店接下來,另外,這輩子也不僅僅只想做珠寶生意。
這些想法是舅舅接我來的途中告訴我的,我并沒有覺得有何不妥,人總是在進步的,有時候,人具有一定的欲望反而是好事,因為在你沒有背其吞沒時,它始終是促進著你前進的。
眼前兩人雖然外表樸實,但是背地里卻壓榨著舅舅的工錢,每天,每個月的流水賬也不會讓舅舅知道,他們認為他們給的工資已經(jīng)足夠高了,但是當錢花在自己身上時,卻從未想過覺得多。
一個過慣了奢侈生活的人,是很難體會自己隨便一件就上千的衣服對尋常人來說意味著什么。
每個人都憑自己能力活著,并且足夠生活得更好,但是,我總這樣覺得,那些站在人群之上的少數(shù)人,當有一天失去了下面作為“墊腳石”的人群時,他終會失去他的高度,我們總在覺得自己努力了,收獲的就是自己應(yīng)該得的,卻不曾想,當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我們的人生就是被別人抓住的半個人,如果不尋找突破,終會成為一個體面的普通人。
因此我十分理解舅舅的想法,并在心里默默支持他。
看著眼前兩個老板的打扮,我不禁在想,在這樣的大城市里,有錢人多了去了,而珠寶店的兩個老板,他們每天面對的人大多是剛結(jié)婚的小兩口,結(jié)伴已久的老夫老妻,或者獨自前來的男人。
先不討論這類人是否有錢,但是進了這家店就證明他們有著那個能力花錢,也有心來消費。
人們常說,常和珠寶玉石打交道的人,渾身上下會透露著些許“貴氣”,如果自己的牌面不做好,別人又怎么可能花時間透過你的外在,去了解你的內(nèi)在呢?
就算你的珠寶做得再漂亮,當別人看見你坍塌的外表時,這里面的首飾也僅能夠成為一個成品而已,店里的老板都如此,何況里面的珠寶呢?
他們總在權(quán)衡著工資與舅舅的關(guān)系,很少切身去打理店內(nèi)的事,所以后來門面的倒閉是必然的,當然,這都是后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