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
改造圓盤世界不是那么容易的,這里面蘊含的東西太高端了,鄭訣根本搞不懂,他只是機緣巧合之下?lián)碛辛诉@個世界的控制權(quán)而已,只能進行傻瓜似的操作。
接下來幾天,鄭訣一門心思都撲在了圓盤世界內(nèi),圓盤世界制造者在制造那個世界的時候,僅僅只是利用圓盤世界來提煉外面的混沌變成源能而已,所以圓盤世界內(nèi)部是空空蕩蕩一片的,什么都沒有。
為了能夠讓那個世界變成他想要的樣子,鄭訣這些天拼命的上網(wǎng)查閱資料,同時努力的熟悉圓盤世界的規(guī)則。
為了能夠做到完美無缺,鄭訣連原本玩的游戲都不太玩了,變成了一個純粹的學術宅,拿出了十二分的熱情,比當初考大學還要認真,足足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鄭訣才算是有了把握,開始改造圓盤世界。
進入圓盤世界,鄭訣開始使用自己的操控權(quán)限,很輕松的,他就能夠感覺到這個空間內(nèi)部的信息,大小,時間流速,以及這個空間一天時間能夠從外面提煉出多少源能。
按照空間內(nèi)部儲藏的源能來算,這個空間被制造出來的時間很長,差不多有一萬年了,不過按照老爸老媽的說法,圓盤的歷史也才只有一千多年,也不知道為什么通過圓盤能夠進入到這里。
這種事鄭訣懶得管,進入到圓盤空間內(nèi)部之后,鄭訣好像創(chuàng)世神,又好像是開天辟地的盤古一樣,不斷實現(xiàn)自己的想法,利用自己的控制權(quán)限,開始改造這個世界。
剛開始的時候,鄭訣有過很多構(gòu)想,本來想要創(chuàng)造出一個跟地球世界一樣的宇宙星球世界的,不過發(fā)現(xiàn)那樣實現(xiàn)起來太復雜,而且源能也不夠的,也不太符合鄭訣的預期。
所以最后鄭訣決定制造一個晶壁系世界,世界外面是空間屏障,空間屏障外面是可以同化一切的混沌。
首先是制造晶壁,在這方面鄭訣參考了地球,晶壁的形狀是橢圓形的,就跟地球的形狀差不多。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為了方便太陽和月亮的運轉(zhuǎn)。
鄭訣畢竟是從地球出生的,所以在設計世界的時候,下意識的就把世界設計成了跟地球差不多的樣子。
制造完了晶壁之后,接下來就是制造太陽和月亮,然后是大地,天空,海洋,以及星辰等等。
這個過程持續(xù)了足足半個月多,看著一個世界雛形在自己的意志下誕生,讓鄭訣有一種滿足的感覺,同時也有一種震撼的感覺,仿佛變成了無所不能,開天辟地的神靈一般。
但鄭訣也清楚,他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切,不是因為他真的是一個無所不能的神,而是因為他得到了原來空間制造者留下的權(quán)限而已,他就是一個普通人。
經(jīng)歷了一系列操作之后,一個世界終于成形了,這個世界只有一塊大陸,有高原,盆地,沙漠,戈壁,沼澤,湖泊等等各種地形,越靠近北邊就越寒冷,到最北邊甚至滴水成冰,南邊是海洋,星羅密布大量的島嶼。
行走在這個世界上,看著高低起伏的山脈,東升西落的太陽,一望無際的沙漠,鄭訣有一種特殊的滿足感,因為這個世界是他創(chuàng)造出來的,很多地形都是他認真設計出來的。
不過看著空空蕩蕩的大地,鄭訣總是有種不太對勁的感覺,好像缺了什么一樣,一直等他走到大海邊緣,他才終于想起來到底缺失了什么。
生命!
雖然他把世界創(chuàng)造出來了,但這個世界空空蕩蕩的,什么都沒有,就連微生物都不存在。
沒有生命的世界,是一個不完整的世界。擁有生命,世界才會多姿多彩。
意識到問題之后,鄭訣很快就想到了解決的辦法,那就是弄一些植物的種子扔進去,同時還要扔進去一些小動物。讓他們在里面好好的繁衍壯大。
為此,鄭訣特地上網(wǎng)買了不少植物的種子,有花草也有樹木,上上下下的忙活了七八天時間。
雖然鄭訣十分努力的想讓他創(chuàng)造的世界一下子就變得豐富多彩,但很明顯這是一個十分困難的工程,他把種子扔進去之后,這些種子才剛剛長出了一些嫩芽,讓他們長大最起碼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幾十年的時間。
就算是這樣,也頂多能讓幾十平方米的地方出現(xiàn)一點點綠色而已,這和鄭訣當初讓整個世界都充滿生命的目標還差了十萬八千里。
照這個趨勢下去,就算鄭訣窮盡一生的時間,也頂多能讓幾十平方公里的地方擁有生命的印記。
面對這種情況,鄭訣突發(fā)奇想,既然他能設定這個世界的規(guī)則,那為什么不能夠把時間也加快呢,讓外面一天相當于里面的一年或者更多。這樣一來,就可以讓里面的世界很快就變得生機勃勃。
鄭訣先嘗試了一下,發(fā)現(xiàn)他的設想是可行的,不過,這樣做會消耗大量,不過這種消耗程度還在祝林的接受范圍內(nèi)。
既然設想可行,那么鄭訣就放心了,拼命加速圓盤世界的時間流速,從一百比一,到一千比一,甚至到了最后達到了一萬比一。
這樣一來,就相當于外面三天,里面就會過去接近一百年的時間,本來鄭訣還想要更快一點的,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繼續(xù)加速的話,源能的消耗竟然倍增,達到他不可以承受的地步,所以,最后圓盤世界和地球世界的時間比就是一萬比一了。
一天相當于里面的三十多年,過去一個小時里面就差不多過去了一年。
然而,圓盤世界并沒有像鄭訣想的那樣變得生機勃勃,之前扔進去的種子大部分死亡了,只有一小部分生存了下來,而且這些生存下來的植物形象也和在地球上不太一樣了。
剛開始鄭訣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來他才想明白,原來是因為里面的生態(tài)圈沒有完善。
比如部分植物需要蜜蜂來授粉,或者需要動物來替它們傳播種子,但這些東西圓盤世界都沒有,植物死亡也是理所應當,只有極少部分生命力特別頑強和對環(huán)境要求不大的植物才能夠在里面生存下來。
搞明白原因之后,鄭訣很快就想出了辦法,大量的往里面投入特別挑選的植物種子,然后按照順序往里面扔一些小動物。先是食草動物,然后才是食肉動物。
就這樣,慢慢的慢慢的,圓盤世界就開始變得生機勃勃起來,原來里面光禿禿的什么都沒有,但現(xiàn)在里面到處都是植物,動物,昆蟲。
相比與地球,圓盤世界對這些野生動物來說簡直就是天堂一般,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擴張,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繁衍出了足夠多的數(shù)量。
但同時鄭訣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就是,隨著圓盤世界生態(tài)圈的完善,里面的時間流速慢慢的下降,由原來的一萬倍變成了九千多倍。
起初鄭訣還不明白原因,想要修改回去,但發(fā)現(xiàn)這樣做需要耗費巨量的源能。后來慢慢他才明白,時間是一個世界最本源的規(guī)則,一個世界越完善,里面的時間流速就越嚴格,不能夠輕易的修改。
不過,圓盤世界的生態(tài)圈已經(jīng)徹底的建立起來了,從極北冰川,到東部的沙漠戈壁,還有南邊的大海以及群島,到處都有生命的痕跡。
不過相比于地球,圓盤世界的物種數(shù)量要稀少的多,還不到一萬種的樣子,這還是加上海里的生物數(shù)量來算。
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圓盤世界內(nèi)部的生態(tài)不是靠自己進化出來的,而是被鄭訣拔苗助長似得的補全的,所以里面的物種才那么稀少。
不過,這也不是什么大問題,因為里面的時間流速要比外面快得多,環(huán)境和外面相比也有一定的變化,不少地球的動物進去之后,形態(tài)慢慢開始了變化,有的甚至已經(jīng)變成了地球上沒有的獨特物種。
只要在等一段時間,圓盤世界內(nèi)部的物種數(shù)量會越來越多的。
但就算這樣,這個世界也讓鄭訣十分滿意了,他行走在圓盤世界的大地上,腳下是軟綿綿的青草,旁邊是郁郁蔥蔥的參天大樹,樹林里小鳥在自由的歌唱。
一條小溪緩緩的從他眼前流過,溪水清澈見底,嘩嘩的流水聲讓人心情愉悅。
“以后,這個世界就叫做蓋亞世界。”鄭訣行走在山川大地上,給這個自己創(chuàng)造的世界取了一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