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白堊紀恐龍日常

恐龍檔案——竊蛋龍

白堊紀恐龍日常 不擁有姓名 880 2019-06-17 08:16:14

  【竊蛋龍】Oviraptor(竊蛋龍科)

  屬性:力量25,敏捷35,體質25,腦力5

  可提供75進化點

  狂化竊蛋龍:竊蛋龍無法狂化

  竊蛋龍集團:每個成員帶來屬性加成45%

  變異竊蛋龍:屬性無上限

  可提供10000進化點

  ---------【以下為真實資料】----------

  生活時期:白堊紀晚期(8500萬-7500萬年前)

  棲息環(huán)境:草原或半沙漠地帶

  食性:植物或肉類

  化石發(fā)現(xiàn)地:天朝、蒙古

  竊蛋龍,又名偷蛋龍,是一種不會飛行、長著羽毛的恐龍。它們與鳥類非常接近,因此有的科學家認為,竊蛋龍是早期不會飛的鳥類的祖先。

  竊蛋龍類恐龍化石最早發(fā)現(xiàn)于蒙古。由于古生物學家第一次發(fā)現(xiàn)竊蛋龍化石時,發(fā)現(xiàn)它正趴在一窩蛋上面,于是認為這是一只正在偷蛋的恐龍,就給它們起了這個名字。

  后來,隨著越來越越多化石的發(fā)現(xiàn),人們才意識到這類恐龍并不是在投彈,而是像鳥類一樣具有筑巢、孵蛋和保護幼崽的行為。可惜根據(jù)動物命名法,它們的名字已經(jīng)無法更改了。

  【主要特征】

  竊蛋龍的頭顱骨有許多氣腔,嘴巴重現(xiàn)喙狀,吻部短,無齒,鼻孔位于口鼻后方非常高的位置,頭頂有裝飾的脊冠,身批羽毛。

  竊蛋龍體型較小,看起來就像一只火雞,頭頂有一個高高聳起的骨質頭冠,雖然沒有牙齒,但尖銳的喙十分有力,可以敲碎堅硬的骨頭。

  因此,古生物學家們推測,竊蛋龍除了齒果實以外,還會找一些軟體動物來吃,所以它們應該是一種雜食性的恐龍。

  竊蛋龍喜歡群體生活,常常結伴活動或尋找食物。它們行動敏捷,當遇到危險時,飛速逃離是它們唯一的選擇。

  【前肢】

  竊蛋龍的前肢很強壯,每個手爪上長有三個趾,而且每個趾都長著尖銳彎曲的爪子。第一個趾較其他兩趾更短,就像人類的拇指,可以向其他兩趾呈弧狀彎曲,從而把獵物緊緊抓住。

  【成員】

  我國NMG地區(qū)曾經(jīng)生活過兩種竊蛋龍:愛角龍竊蛋龍,生活在炎熱缺水的沙漠地區(qū);蒙古竊蛋龍,生活在潮濕草原和森林邊緣。

  【育雛】

  竊蛋龍是一種具有育雛行為的恐龍。

  在孵化幼崽之前,竊蛋龍夫婦會建造一個大坑,然后在坑里鋪上特種植物,利用植物腐爛后散發(fā)的熱量來孵化恐龍蛋。

  有時,雌性竊蛋龍還會像募集一樣俯臥在蛋上護巢。而雄性竊蛋龍也守在旁邊,除了尋找食物,很少離開。

  當竊蛋龍出生后,竊蛋龍夫婦還會悉心照顧很長時間,直到它能獨立生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