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煙迷心竅

詩你詩我

煙迷心竅 韓小閑 17 2019-10-06 11:24:39

  又練了一個多月,書法的基本技巧已經(jīng)掌握了。

  周末的時候,去書店看字帖。那靈動的字好像都富有生命,散發(fā)著特有的美感。每個字都讓她看了還想看。索性買了一堆字帖拿回家,看個夠。

  她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

  “每個書法家都有每個書法家的神韻,似乎怎么模仿都差了一點味道。”

  他很快就回復(fù)了:

  “每個人寫的字都有自己的神韻。這就叫格調(diào)。每個人的字都或多或少的有自己的痕跡在里面。這個和你的經(jīng)歷、氣質(zhì)、個性……好多因素有關(guān)。比如蘇軾,他的曠達(dá)不僅體現(xiàn)在他的詩詞中,也體現(xiàn)在他的書法中。也有人提出過文墨結(jié)合的觀點?!?p>  “那怎么才能讓自己的書法也有韻味呢?”

  “有一句話說:汝果要學(xué)詩,功夫在詩外!書法也如此,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中國文化的精粹都在詩詞上!多讀一些詩詞,能滋養(yǎng)你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味。你也可以挑一些自己喜歡的詩詞來寫。”

  她發(fā)了一個“嗯嗯”的動畫表情。

  “可以讀讀王維的詩。王維的詩里,富含禪意,意境寧靜幽遠(yuǎn)。”

  不一會,他發(fā)過來一首《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在這青松明月之下,在這翠竹青蓮之中,生活著這樣一群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們。這和諧美好的生活圖景,反映了詩人對閑適、無憂無慮的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從反面襯托出他對黑暗官場的厭惡。這首詩是詩人有感而發(fā)。雖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來。其喜歸自然,寄情山水,崇尚恬靜、淡泊的田園生活,不愿同流合污的感受。厭惡宦海之情溢于言表。我們在讀詩的時候,注意體會這些,培養(yǎng)自己的文化底韻,從而提高自己的書法格調(diào)?!?p>  “嗯嗯。王維的詩適合靜下心來品味:屋里養(yǎng)一束百合,泡一壺茶。然后聞著百合淡淡的幽香,品著沁人心脾的清茶,去感受詩人的閑適之情……”

  “完美”

  “哈哈”

  “你喜歡哪位詩人?”

  “我喜歡蘇軾。因為我喜歡吃。哈哈。”

  “蘇軾的曠達(dá)確實是很有魅力?!?p>  “那個唱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的豪放詞人;那個寫出“十年生死兩茫茫”的癡情男子;那個“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的畫家;那個說“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生活哲人;

  那個因才華惹了禍,從黃州貶到惠州,最后到海南島,寫出“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的潦倒官員…

  作家方方說:“能成為世上第一個閱讀蘇東坡詩文的人,能一天到晚聽到蘇東坡談笑風(fēng)生的人,該是怎樣的幸福!”看看蘇東坡,他有怎樣的有趣靈魂呢?在厄運面前不悲觀,懂幽默,睡得好,吃得好,玩得好。面對惡人,不記仇、看得破、心寬廣。

  他欣賞美景,樂山樂水,琴棋書畫、禪佛儒道樣樣精通。他是文藝青年,吟詩作畫,偶爾算算星座,做做夢,發(fā)點感慨。被人陷害,降職遠(yuǎn)調(diào)還能在東坡上種菜,研究肘子的做法;買不到羊肉,就研究出美味的羊蝎子。這樣的有趣的靈魂從古到今都找不到幾個!面對人生不幸,能悟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實在是把人生看的灑脫又富有智慧。”

  她一下子發(fā)過來好幾條,說起她最喜歡的詞人,她如數(shù)家珍一般。

  過了一會,他發(fā)過來一條:

  “給你看這首寫的怎么樣:

  屋外連綿雨,焚煙一段香。

  閑愁江湖事,性秉四十狂。

  桑榆終不遠(yuǎn),提壺飲瓊漿。

  歌我不王事,赤腳賺干糧?!?p>  “曠達(dá)又隨性!不貪圖富貴,不汲汲于名利!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縱情煙酒,是不是影響健康?”

  “哈哈。確實是,可是習(xí)慣于把煙酒,當(dāng)成情緒發(fā)泄的出口了。當(dāng)心情不好時,就排遣一下。時間長了,就變成一種心理依賴了?!?p>  “沒想過,要把它們戒了嗎?”

  “當(dāng)然想過。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告訴自己不能抽煙了。可是去單位,忙一會,緊張的節(jié)奏又使自己不舒服,條件反射,又跑去買煙!抽了一根,又后悔了。決定不抽了。吃完午飯,辦公室里,家長里短,到處閑談的,不想搭腔,出去走走,莫名的又想抽了?!?p>  “所以,我只要中午去大樹下,就能看到你。”

  “對,哈哈?!?p>  “第一次看你抽煙,特別好奇。把煙抽的那么不羈,那么寂寞,像一位穿越來的世外高人?!?p>  “哈哈”

  “所以,你就一直盯著我看。

  “哈哈,你就遞給我一根!”

  “我知道你不能抽。”

  “為什么?”

  “我看人比較準(zhǔn)。女人抽煙的很少。你肯定不是?!?p>  “那我要抽了呢,意味著什么呢?或者我的人設(shè)就崩了嗎?”

  “哈哈,那倒不至于。就是人們的習(xí)慣性思考方式。沒啥,抽了,也不能說明你就怎么樣,也不能因此給你貼上標(biāo)簽!”

  “我們女同事真有抽的!不過,她好像也不是什么怪人。還挺隨和,人也挺好。”

  “冰山理論!人的心理只是部分的反應(yīng)在行為上。還有好多東西沒有呈現(xiàn)出來。我們?yōu)榱诉m應(yīng)社會,很難表現(xiàn)真我?!?p>  “比如你!那么深沉,又那么神秘!”

  “哈哈!我神秘嗎?我多坦誠一個人!”

  “是很坦誠!但總覺得你是一片深不可測的海!藏著無窮無盡的智慧!你的這些智慧都是怎么來的?”

  “哈哈!我有那么厲害嗎?”

  “在我接觸的人中,你是最厲害的!”

  “哈哈!”

  “你看過《飄》嗎?我認(rèn)為你就是里面的白瑞德式的人物!把一切事情都看得那么通透!相機而動!非常富有生活的智慧!”

  “哈哈,我去看看?!?p>  ……

  世界很大,包羅萬象;世界很小,只有你我。在心與心的共鳴中,世界都已經(jīng)不存在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