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顛龍倒鳳,蘇東只覺體力不支,這張麗華果真是妖精天生,無論何等窘迫,她都回春有術(shù),那妖媚浪勁實在讓人欲罷不能,也難怪陳叔寶會終日與之歡娛而不理國政。
因為有傷在身,蘇東暫不被太醫(yī)建議私自行動,但對于蘇東來說,這點皮肉創(chuàng)傷實在不算什么,當(dāng)年他尋跡古墓時不慎跌落,右腳腕脫臼,還不是讓同伴直接扳正,繼續(xù)行動。
不理會太醫(yī)囑托,蘇東一大早便起身下床行動。
宮廷的禮儀實在過于繁瑣,不僅早晨起床穿衣會有侍女來服侍,連上個廁所都有太監(jiān)跟隨,吃個早飯要經(jīng)過八百層手續(xù),而且你還嫌棄不得,這不,因為早晨嫌棄吃飯流程過于麻煩,蘇東直接自己上手行動,引得一眾服侍他的侍女被恰巧駕到的柳皇后責(zé)罰,看著這一眾年紀不到十五的小姑娘,蘇東實在忍心不得,開口為她們求情。
柳皇后雖是應(yīng)了蘇東的求情,饒恕了這群侍女,但又開始對蘇東諄諄教誨起來,蘇東只覺一陣頭大,仿佛又回到了家里,被老母親拉著強行灌輸“好”的思維。
柳皇后的淳淳教誨確實是沒錯的,蘇東不日便要登基,成為南朝陳新帝,帝王用膳,一定要端方謹慎,所謂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身為帝王,一國之君,豈能不萬分防范,時刻都要規(guī)范謹慎。
蘇東自然明白柳皇后好意,但他確實還沒有習(xí)慣這樣的規(guī)矩,但面對柳皇后儼乎其然的表情,蘇東只好答應(yīng)下來。
古代生活的弊處逐漸浮現(xiàn),沒有煙,沒有電,任何在21世紀的科技設(shè)施這里都沒有,這些便不說了,蘇東早已想到,他只能認命,但上個大廁所都用竹片是什么玩意?還美曰其名叫廁籌,竹片就竹片,起什么雞毛藝名?看著那明光閃閃的廁籌,蘇東真為自己擔(dān)憂...
柳皇后愛子心切,時刻圍繞在蘇東身邊不肯離去,這讓蘇東想找張紙代替廁籌都不行,南朝陳延續(xù)的是漢晉正統(tǒng)文化,紙在這個年代意義非凡,它記載文字,象征著文明,用紙?zhí)娲鷰I拭穢是在元朝皇室才首次開始的,不同于漢人,元人對于漢文化并沒有像漢人那般視之如命,當(dāng)然可以嘗試,但蘇東現(xiàn)在就不同了,柳皇后就在身側(cè),他可不愿意為了一次方便而背上褻瀆文明,踐踏文化的大鍋,又被諄諄教誨。
“殿下,太子舍人司馬申覲見?!?p> 勉強洗漱完畢,還未有清閑,太監(jiān)便自殿外上稟而來。
司馬申?蘇東輕皺眉頭,腦中飛速回憶。
司馬申,字季和,河內(nèi)溫人,南朝梁時便為從事中郎,南朝陳任員外散騎常侍,太子舍人。早年風(fēng)采氣概,青年便出任參軍,多次向王僧辯進諫籌劃之策,均被納用,南朝梁名將,存續(xù)一個王朝的功臣王僧辯曾對司馬申贊賞有加,言其為大仁大勇,雖為文臣,卻有不弱于武將的氣魄。
司馬申共經(jīng)兩朝、歷事三帝,內(nèi)掌機密,外麾軍武,指揮決斷從無滯留,確是一良臣。
“準他覲見,外殿等候?!碧K東強忍著下身的不適,在侍女的攙扶下挪步外殿。
司馬申所來為何事,蘇東心中自然清楚。
陳叔陵之亂,使朝綱崩壞,不同于大統(tǒng)一年代,動輒政權(quán)更迭的南朝極為脆弱,但凡有動亂之事,百官首先不是想如何保護皇權(quán)不被侵犯,而是自保。
陳叔陵外逃已有三日,現(xiàn)在應(yīng)已逃回東府城準備據(jù)城自守,而此刻建康城內(nèi)空虛,除過禁衛(wèi)并無任何兵勇,陳朝僅有的十五萬大軍均在長江沿線防守隋軍,百官之心不穩(wěn),皆是猶豫站隊以自保,以至于無人出討陳叔陵,讓陳叔陵依舊逍遙法外。
“老臣司馬申參見殿下...”
蘇東剛至外殿,一個鬢發(fā)斑白的中年男子便速步上前,行禮參見。
蘇東這才定神細看這位三帝良臣,只見他兩鬢飛霜,皮膚黝黑,密布皺紋,歲月與他有太多洗磨,乃至于曾經(jīng)英魄逼人的良臣而今也邁入發(fā)白如艾之年。
“良臣快快請起。”
蘇東委身上前,親自扶起司馬申。
“殿下?”蘇東這一舉動著實讓司馬申大吃一驚,頗有些不可思議的看向蘇東。
蘇東輕笑一聲,隨賜座于司馬申。
司馬申落座,正欲開口,蘇東卻伸手令他先不要言語,而是從容不迫的問道。
“季和,你可知吾為何稱呼你為良臣?”
司馬申茫然的搖了搖頭?!袄铣剪斺g,不知殿下之意,請殿下明示?!?
蘇東笑了笑?!耙驗榻袢漳銇碛P見吾?!?p> 司馬申茫然,還是不懂蘇東所話何意。
“在此國難之際,百官皆是猶豫站隊以求自保,只有你季和來覲見吾,以求平國賊陳叔陵、陳伯固之策?!?p> 司馬申楞怔,迎著蘇東儼乎其然的神情,并沒有想到他的皇太子殿下竟會如此。
司馬申已任太子舍人數(shù)年,對于他的太子殿下是何許人,他清楚的很,以不學(xué)無術(shù),碌碌無能來形容最為恰當(dāng),他今日前來,的確是為平國賊陳叔陵、陳伯固而來,但讓他楞怔的是,他這位只知女色,碌碌無能的太子殿下竟然提前已知曉他之所來。
太子殿下何時這般英明睿智了?
“陛下已龍御歸天,吾也將承其大幟,怎能再如孩童般冥頑?!?p> 蘇東說道,眸中似是緬懷,仿佛歷經(jīng)此事,他已滋長而立,可承受大幟,獨當(dāng)一面。
“殿下!”
司馬申當(dāng)下淚下,屈膝而拜。
蘇東幾語便直中其心,使他刮目相看。陳宣帝的崩逝本使他傷時感事,憂國憂民,對于南朝陳政權(quán)的走向十分之擔(dān)憂,但而今一看,所謂只知女色,碌碌無能的太子殿下似乎也并非昏庸之輩,他之前也只是安享于平和,不愿多曉政事,而今陛下崩逝,他也準備要站出來,力扛南朝之旗幟。
“司馬申,吾令你命右衛(wèi)將軍蕭摩訶親率步騎前往東府城,以平叛賊陳叔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