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在大秦做大官兒

傅籍、移民

我在大秦做大官兒 奕算 1931 2019-08-17 23:47:54

  “秦之所患者,無外乎六國青壯為人所惑而亂者,只要此根源解決,則北地?zé)o憂?!睆堄鹫陆蟮?。王賁二人聞言,點頭同意這個說法。

  “如今陛下所慮者,是屯田難以施展。蒙將軍之所慮者,是胡人、六國戍卒互為亂。

  二者之所慮根源。則在對六國戍役的不信任。

  而不信任的根源,則是六國之人與秦人之恩怨。

  今要破局,關(guān)鍵就在秦與六國之民的恩怨,若能化解,則六國數(shù)百萬青壯為秦民。大秦根基更加穩(wěn)固,若不能,則六國與秦恩怨日深,大秦大業(yè)就如建立在干柴之上的。星星之火,大廈灰飛?!?p>  “這些我等都知道,如今之急,在解北地之難?!蓖踬S聞言,皺眉道。

  “北地之局就如弟子所說,欲解之,必先解決秦與六國之恩怨。不然根本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可能適得其反,惹火上身?!?p>  “那六國與秦之恩怨如何解?別的不說,就趙人與秦,世代血仇。長平一戰(zhàn),秦與趙已不死不休。這等仇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決的。”王賁聞言,搖頭道。

  “秦與趙之仇怨,確實非一代兩代人所能解決?!睆堄鹇勓?,點頭道。

  “但趙人與胡人的仇恨又何嘗不是如此?”張羽搖搖頭道。“今日欲破北地之局,就在四字?!?p>  “那四個字?”王離疑惑道。

  “尊王攘夷”張羽輕輕吐出四字道。

  王賁王離聞言,彼此相視。都覺得此事可行?!鹜跞烈摹似邍氊?zé)。中原冠帶之國,以華夏而居。華夏者:服章之美,禮儀為大。以周自始,居中夏而攘戎夷蠻狄。尊王攘夷乃周之封建宗旨。秦承之周,可負(fù)旨而遣六國之民。

  “此法卻是可以讓六國戍役為秦所用。且無人可以唆使之,夕年秦趙相伐。戎寇秦之庸,趙王聞之,罷兵于上郡,遣軍資糧以助秦逐戎。后來秦趙戰(zhàn)于太行,胡人寇趙長城,秦趙罷兵,共逐之。尊王攘夷,乃華夏諸邦職責(zé)所在?!蓖踬S說起尊王攘夷的過往來。確定此法可行。

  “此法雖可行,但還不夠”張羽搖搖頭道。

  “為何?”王賁疑惑道。

  “尊王攘夷下達(dá)確實可以解決河南地的屯田計劃燃眉之急,但驅(qū)逐胡人之后,又當(dāng)如何?”張羽反問道。

  “那該如何?”王賁聞言,也認(rèn)識道問題的嚴(yán)重性。

  尊王攘夷可以暫時安撫六國戍役,但卻解決不可近百萬戍役的安置問題。

  “接下來才是此策的關(guān)鍵所在。若是實行完成,近百萬戍役問題必然可解?!睆堄鹁従彽?。

  “策何以行?”王賁問道。

  “在下達(dá)尊王攘夷時下達(dá)傅籍令”

  “這傅籍令?”王賁疑惑道。

  “說起傅籍令,不得不說官屯。弟子當(dāng)日所言的官屯,其實只適合沒地實行,在邊地實行實在不妥。”張羽聞言,尷尬道。

  “有何不可?”王賁疑惑道。

  “官屯需要的是安定的環(huán)境,邊地戰(zhàn)亂頻發(fā)不說,軍隊亦沒有多余時間管理屯田。若是屯糧收獲時敵國寇邊,那損失就大了。而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邊軍對于屯田所獲,操作空間巨大。一個不慎,恐生大患。”張羽嚴(yán)肅道。

  “有什么大患?軍隊有糧不好嗎?”王離疑惑道。

  “你是擔(dān)心邊軍守將貪污屯糧?”王賁皺眉道。

  “不錯,只要在收獲季節(jié),來點敵軍寇邊之類的就可以將一批屯糧吞沒。所以我從沒想過在邊地屯糧。”張羽道。“邊軍自足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就是這些糧食隨時都可能真的資助了敵國,就像胡人,每到收獲季節(jié)都會南下,到時這些屯糧必然是其首要目標(biāo)?!?p>  “那該怎么辦?若是一直由內(nèi)地往邊地送糧食供養(yǎng)軍隊,耗費太大不說,還容易貽誤戰(zhàn)機?!蓖蹼x心急道。

  “不是還有傅籍令嗎?”張羽笑道。

  “傅籍令?”王賁二人皺眉道。

  “其實應(yīng)該叫全稱:移民填邊傅籍令。它由兩個部分組成,移民、傅籍?!睆堄饘蓚€茶杯分開,分別以代表移民與傅籍兩種。

  “其中移民,便是移中原之民,以填充邊地民之不足。而傅籍,則是在邊地安家落戶?!睆堄鹬钢鴥蓚€茶杯道。

  “二者有何區(qū)別?都是往邊地遷徙百姓?!蓖蹼x嘀咕道。

  “呵呵!當(dāng)然不一樣?!睆堄饟u搖頭道。

  “移民,朝廷發(fā)布的是開荒令。所遷之民需要在邊地生活三年,這些人大都是流放、因天災(zāi)人禍而流離的流民。國家驅(qū)使他們種植類似官屯一樣的土地。種植的收成對半分,現(xiàn)在這些民眾就是六國戍役。

  而傅籍則不同,傅籍者,擁有國家發(fā)放的田地,是帝國公民,為了支持這些人落戶邊地,可以赦免其三年賦稅。這些傅籍者就是大秦在邊地鑄起的血肉長城,完全可以以十戶養(yǎng)一卒的比例供養(yǎng)起邊軍。

  只要在六國戍役中宣布傅籍者擁有的好處,想必有不少六國戍役愿意成為傅籍者留在北地。畢竟經(jīng)歷數(shù)百年戰(zhàn)亂,即使大秦這些年勵精圖治,闔左之民還是不在少數(shù)。而那些不愿意的,亦可在北地開荒三年后遣散回家。這三年內(nèi)想必還會有不少愿意留下者。

  若愿意成為傅籍者,帝國還通知其家屬,有愿意前往北地的則由帝國負(fù)責(zé)安排其前往北地與傅籍者落戶。

  此策若實行,即使六國戍役只留下十萬人,邊地亦將固若金湯。而那些不愿留下的,亦知道為帝國開荒三年既可以回鄉(xiāng)。帝國到時再免去其一年戍役,皆賜爵一級。這樣一來,必然將大幅度減少六國與秦之恩怨?!?p>  “此法容我考慮考慮,時候不早了,去前廳用餐吧!”王賁見張羽說道,點頭道。

  “諾!”王離、張羽皆知王賁現(xiàn)在需要思考,遂應(yīng)聲退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