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諸天無限

我的歷史聊天群

第090章:服!

我的歷史聊天群 一縷煙絲 2256 2019-07-13 21:26:16

  朱元璋為“華夏帝國”提供糧食和兵器,他也能得到許多好處。

  首先,他提供的糧食和兵器,在華夏帝國世界會帶來不小的影響,能是他獲得許多影響力值和一些文明指數(shù)。

  其次,能從華夏帝國世界里得到他想要的一些東西。比如:歷史上明朝具體的經(jīng)驗和教訓……獲得相關的槍炮兵器制作的先進技術等等。

  其三,朱元璋一直不想讓清軍取代明朝,他要盡力阻止。

  其四,若是以后朱元璋所屬的大明遇到麻煩,華夏帝國也能反過來支持他。

  其五,能安排些人在華夏帝國,包括他的眾多兒子,能為他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比如:封王裂土的問題。

  兒子多了,就往華夏帝國扔!

  最后,能與群主王宇維持較好的關系。

  ……

  如此種種,朱元璋會盡力幫助華夏帝國。

  “此種困難,唯有大明王,能力王狂瀾!”

  諸葛亮說的是實話,沒有半點奉承的意思。因為王宇是歷史聊天群群主,同時也是未來最先進世界的人,能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王永吉始終一臉亢奮的注視著殿內(nèi)發(fā)生的一切,似乎心里在驗證些什么。

  “只能說,本王會盡力去做,不讓諸位失望,也不讓天下百姓失望?!?p>  王宇轉而看向張良,說道:“吏部主持開春后的華夏帝國第一次開科取士,定要做好完全準備。前些天,本王去城中前來趕考學子們所住的客棧看了看。

  客棧還算可以,只是吃食太差了,便宜提供的飯食基本沒葷腥。好的飯菜,需要更多的錢才行。

  但稍微有點錢財?shù)?,都不會住那種客棧,住進去的都是寒門學子,怎么會有更多的錢來吃好的飯食呢?”

  張良起身,行禮道:“是臣考慮不周,回去后就去改善,不讓客棧學子因吃住而影響科考?!?p>  “坐下說?!?p>  王宇讓其坐下,說道:“這是小事,你平日繁忙,哪能事事周全,之后處理下,盡量多照顧下客棧學子的吃住?!?p>  “對了,進來外面對開春科舉時“作答不再限于八股文”的事,是不是議論紛紛了?”

  王宇“微服私訪”時聽到過不少,而且情報部門也收集到許多相關的消息。

  有人贊成,但更多的人質疑和反對。

  所謂的“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個部分,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jīng)”中的原文。

  其中后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

  而且“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氣說話,四副對子平仄對仗,不能用風花雪月的典故褻瀆圣人,每篇文章包括從起股到束股四個部分。

  朱元璋在位時,詔開科舉,對制度、文體都有了明確要求。士人參與科舉考試必須通過三場的考試。不過寫法或偶或散,初無定規(guī)。

  正式的“八股文”形成于明憲勇成化年間,無論是殿試,還是府、省、京城三級由小考到中進士考試都是以八股文為主。規(guī)定要按八股方式作文,格式嚴格,限定字數(shù),不許違背經(jīng)注,不能自由發(fā)揮。

  總的來說,八股文是時代產(chǎn)物,有利有弊,不能一刀切。

  所以,王宇在第一次開科取士時,沒有取消八股文,只是不做為作答的必要要求。

  “的確如此,如今每日都會有人因此事來臣府上?!?p>  張良生在大秦朝,對“八股文”的看法比較客觀,說道:“從明朝的歷史可以看出,八股文必然有其弊端,沒必要所有作答都按此來。當然,也有利處。有人擅長八股文,能做出好文章,因此沒必要取消。

  無論通過各種方式,最重要的還是為朝廷選拔真正的人才。不過,八股文已經(jīng)深入考生們骨髓,能改變者,恐怕少有?!?p>  一旁的朱標聽得很投入。

  對于“八股文”,朱標想了解更多,知道其利弊。作為太子,他是朱元璋的繼承人,這些事情他必須了解。

  只是,朱元璋讓他何時回去,就不得而知了。

  也許……回不去了……

  “此事需要一個適應過程,不急,一步步來?!?p>  王宇胸有成竹,說道:“不將“八股文”作為作答唯一標準,是一個嘗試。讓各部,制定一份符合各部實際情況的考卷,也是一種嘗試。

  十年,二十年……寒窗苦讀雖然苦。但,會讀書,并不代表會治理國家。華夏帝國現(xiàn)在需要的是實干的,能做事的人才。”

  如今,八股文的弊端已經(jīng)很突出。

  寒窗苦讀的讀書人,多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竭盡一生精力鉆研八股文的寫法,對政治,社會實際情況缺乏了解。

  而有些讀書人亦對人情世事缺乏了解,一旦為官,缺乏足夠的知識來應付民間大小事情,只好委任幕僚師爺及下級官吏決策事宜,使得吏治日漸敗壞,政治難上軌道。

  如此的“人才”,要之何用?

  當然,八股文帶來的弊端只是外在的,真正影響思想和科學的還是科舉出題內(nèi)容的限制,以及讀書人學識的局限。

  一輩子讀來讀去,就只是“四書五經(jīng)”的內(nèi)容,科舉也從里面出題。

  知道是知道,但王宇也不能操之過急。

  王宇說著,看向王永吉,問道:“王永吉,此事,你如何看?”

  少敏而好學,善于思考的王永吉可是二十五歲時便中了進士,很有發(fā)言權。

  如今,也才四十出頭。

  王永吉起身行禮道:“大明王,臣雖參加科考,僥幸中進士,但也知曾經(jīng)大明科舉之法,已有不少弊端。

  即使中進士,也需到地方歷練,增長經(jīng)歷,才能明白如何為官,如何為百姓做事。

  科舉,是時候嘗試做出一些改變了?!?p>  對于王宇在科舉制度上做出的變化,不是王永吉現(xiàn)在最在意的。

  他更在意的是短頭發(fā)的大明王王宇本人,以及張良,諸葛亮,朱標,朱棣,孫尚香……等人。

  因為,數(shù)日前吳三桂在得到王宇首肯后,把他知道的關于王宇等人的大部分事情告訴了王永吉。

  大明王王宇,來自未來世界,可在過去的時代自由來去?

  張良,諸葛亮,孫尚香,朱標,朱棣等人都是歷史上的人物?

  ……

  王永吉這些日子一直在被這些天方夜譚的事情所困惑,想弄清楚真相!

  今日,來到大明王王宇的住處,看到許多從未見過的東西,讓他信了大半!

  世上居然存在這種事情!

  難以置信!

  難怪吳三桂會投靠!

  這些人,誰與之為敵,都不會有好下場吧?

  王永吉很慶幸,自己當初信了吳三桂,選擇投靠過來。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