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古琴顯真容
皇甫靜天和納蘭老太太聽從老說,于樂想在大龍溝開展館,很是高興。原來想著字畫的就不想要了,留在這里好不知展館。沒成想于樂還是強行把他們想要的字畫塞了他們:“你二老拿著,全當小輩們孝敬的?!崩匣矢ν妻o不過,決定拿著家的字畫交換。于樂忙說道:“千萬別那給我,這里四面環(huán)山,兩邊通水的,空氣濕潤,字畫不好保管。你們拿過來,我還要花費人力物力的做防護?!被矢o天想想也是這個理兒,便說道:“那我給你取幾個青銅器送過來,到時候也能豐富一下你的展館?!薄澳蔷椭x謝皇甫爺爺了,等等我弄好了再說吧!”于樂這回沒有推辭。
老虎帶人把那些古董搬走了,其他人也跟著過去了。于樂則抱著木盒子找到木匠叔:“木匠叔,你看看這個,你老能不能把它清理出來。”木匠叔正悠哉悠哉的喝著茶水,坐在他的小店兒里,瞇著眼睛,聽著戲匣子里咿咿呀呀的唱著京戲。聽到于樂的問話,才抬了一下眼皮:“你小子又鼓搗到什么東西啦?”“也沒有什么,就是一塊兒木頭,不知道怎么清理?!庇跇钒涯竞凶臃畔?,從里面取出來一塊黑乎乎的琴板。實際上真實之眼打開,鑒別幾張古琴時,于樂就已經發(fā)現了其中的蹊蹺。這塊黑色的琴板確實是明中期的物件,但內部卻另有乾坤。整張木板里不知為什么卻長出了一張古琴,其年份更是達到上千年之久。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手法,竟然它完好無損的鑲嵌在整塊兒木板中,嚴絲合縫讓人無從發(fā)覺。
木匠叔伸手敲了敲琴板,回聲沉悶,“一塊兒桐木有什么好看的,上面還上了幾層木器漆。”“木匠叔,你再仔細看看這里,”于樂手指著琴尾部缺少的部分,那里沒有木漆的痕跡,可能是常年露天擺放沒有精心保管,已經滿是油污灰垢了。老木匠伸手拖過琴板,在他拖的一瞬間,眼睛亮了一下。人也從慵懶的老頭兒,變成了一個一絲不茍的匠人,手也伸向了一旁的老花鏡,“小樂兒,有些不對勁兒???桐木沒有這么沉?!崩项^兒戴著老花鏡,再次把琴板拖到眼前,仔細觀察起缺損部分。“小樂兒,你到后面給我拿把牙刷,一盆水和洗潔精過來?!薄昂绵?!”于樂答應著,到后面小廚房把這些東西給取過來了。
牙刷蘸著洗潔精,很快把油灰污垢清理干凈,露出了木頭的本色,老木匠的眉頭卻皺得更緊了:“小樂兒,你這是從哪兒搞過來的木料?這里面好像不全是桐木,按理說桐木的木芯兒沒有這么硬,可是這塊兒桐木卻長出了這么一塊兒硬芯兒也。不對,這塊料不是木芯料。”木匠書邊說邊把整個琴板清理出來。琴板底下清理后,露出了一行小字‘昆山王明幼制’。老頭兒指著字跡:“小樂兒,你看這是什么,怎么還有銘款?”于樂正在用手機搜索著王明幼這個人,聽到木匠叔的問話,便說道:“這是我今天換古董時,換回來的一張古琴,明朝的古琴?!薄斑@玩意兒老值錢了,老頭字這下把它搞壞了怎么辦?”“沒關系,木匠叔,你老把它清理出來就行,這張古琴也不能用了?!庇跇吩谑謾C上已經查出了王明幼是誰了,同時也更加想打開這張古琴,一睹里面的物品的真容。王明幼明朝江浙人,又名王鵬年,著作有《昆山傳》《列朝詩詞集》書法學會十九體,曾字號小王右軍,這些都不是他所注意的,于樂所關心的是他曾經收藏過漢朝蔡邕制造的焦尾琴。自漢末蔡邕遇害焦尾琴一直是一個謎,據傳齊明帝時曾請古琴高手彈奏過后來,傳給了南唐的李璟。又贈與了大周后。李后主死后便沒有了音訊,直到明朝王明幼取琴與友同樂時,人們才又一次見到了這把琴這張琴的真容。之后又一次失蹤,雖然很多古琴愛好者尋找,但是都一無所獲。
“木匠叔,能不能把這里面的木芯完整的取出來?”于樂試探的問道。此時的老木匠已經目不轉睛的盯著那段兒缺損部分,手里的木匠工具輕輕的刮蹭。細細的木屑落在了茶幾上,很快露出了木芯的一角兒。老頭兒卻有些懊惱:“哪個王八蛋搞的,這一小塊兒還用卯榫結構,竟然用木膠給膠上了?!彼€是頭一次在桐木中發(fā)現有這樣的芯材。仔細摸了摸露出來指甲蓋大小的木芯,他突然對于樂說:“這應該不是木芯。這上面有生漆還有木膠。搞什么鬼?這東西怎么會長到木頭里頭了?”于樂雖然知道這里面的物品可能就是那件將近2000年的文物,但聽到木匠叔說是長到木頭里的,心里也著實的吃驚不小。想到那王明幼是如何制作這張古琴的,當時也可謂是煞費心思吧!
“小樂兒,這張古琴損壞了,不要緊吧?”木匠書再次重復道?!笆?,你就弄吧,把里面的東西取出來就行。”于樂雖然有真實之眼,可是對木匠專業(yè)他還是真不精通,他怕一不小心把里面的那塊木料搞壞,自己可就白忙活了一氣兒?!昂?,你拿上東西跟我到后面的操作間?!蹦窘呈逄嶂种械墓ぞ?,讓于樂抱著琴到后面的操作間。操作間里還有一些未完成的根藝作品,地上的木屑和刨花都被他掃到了角落里,“放在那兒吧!”木匠叔指著案子說道。自己又找了一些木匠工具過來。為了最大程度的減少破壞,木匠叔用線鋸順著裸露出來的木芯部分的走勢,順勢給截斷。鋒利的線鋸走過后,露出了木芯而真容,是一張小一號的古琴的琴尾。但是卻不是很符合現代古琴的樣子,琴尾有些不規(guī)則。幾處不小心被線鋸劃過的地方,露出了一些碎紙屑。好在劃得不是很深,沒有傷到里面的部分。他先沿著古琴板兩側畫好線,順著線拉動鋸子,每拉一下便在劃過的地方仔細看一看。鋸線上的木屑的顏色變化可以看出是否碰到木芯,還不能太用力,怕傷及到里面的物件。大約三個多小時后,終于把這張古琴版分成上下兩面兒。也取出了里面的物件兒,木匠叔感嘆道:“古人的智慧真是讓人難以想象,他們是如何在一棵活的桐樹里把這個東西弄進去的,你看這個板子,整張板最少有百年以上。而這件東西包裝的嚴實,外表又涂滿生漆和樹膠,是在一棵桐樹活的時候弄進去的,在讓它自然環(huán)境下生長,完全把物品包裹起來后取出來加工。那個古琴破碎的地方是特意開的口子,是作為制作古琴厚度的參考。
“木匠叔,你先休息一下,其他的讓我來做吧,你動嘴,我動手?!庇跇贩鲋窘呈逯匦伦隆@项^兒這時也不要犟嘴里,還一直嘟囔著:“不服老不行啊,這才多長時間就有些吃不住勁兒了?!庇跇冯p手按住木匠叔的雙肩,給他做個按摩,順便用龍元給他梳理了一下脈絡。老頭兒閉著眼:“小樂兒,你這手法真是不錯,舒服,還解乏。趕明兒,我那個幾個徒弟回來讓他們跟你學一學。”“木匠叔,讓他們過來,我讓老虎認真的教。那家伙的手藝,我爺爺都稱贊不已!”“是嗎?小子還有這一手我還不知道呢,過幾天讓他給我老人家按摩,按摩。他那套秋千還沒做,就看他的表現了?!庇跇仿牭竭@暗笑,這算是給兄弟找一個好活兒干。
小了一號兒的琴體取了出來,剩下的工作就容易多了,表面的木膠和生漆雖然很牢固,但是于樂用木刀就可以輕易地把它們劃開,露出里面厚實的油紙。當部面打開以后,一張小巧的古琴露出了廬山真面目。尤其是琴尾焦灼的痕跡,更說明這把古琴的身份,或許是古人沒有留下款識的習慣,而后人出于對這張琴的尊重,也沒有留下銘文和款識。不過,這卻不能否定這是一把漢代的古琴。老木匠輕輕撫摸著收拾干凈利索的琴面,象看自家孩子似的。“小樂兒,這種木料我還從來沒有見過。敲擊之聲,清脆悅耳,回蕩不斷?!薄澳窘呈?,我也不知道,不過這塊兒琴板有近2000年的歷史了。曾經還有一副對聯兒說這個:靈帝無珠走良將,焦桐有幸裁名琴。我想這可能是焦桐吧?!薄安皇墙雇┠??!蹦窘呈寤卮鸬煤芸隙?。
于樂才不管什么木頭,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說,齊桓公的號鐘,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綠綺的和蔡邕的焦尾,沒想到自己這次竟收到其中的一張。心中已壓抑不住喜悅,想著趕緊回去試試這張琴的美妙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