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
這兩個字,便意味著彪悍,強大!
遍觀中國歷史,只有漢武帝時期,衛(wèi)青霍去病北伐匈奴,才能將匈奴打得四分五裂,其余的朝代,這個民族都是中原的心腹大患!
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都只能修長城,將匈奴拒之門外,蒙恬帶著蒙家軍,征伐天下,蕩平南越,也是在匈奴這里,僵持不下。
便是被霍去病驅(qū)逐的部分匈奴,打到了另一片西夷,也就是后世的歐洲大陸,都是一群魔鬼!
想到這里,敖傾白不由得想到了霍去病,這位震懾匈奴的白袍小將。
活了這么多年,敖傾白在世間游蕩了這么多年,那些隱于深山不出的煉氣士,他沒有見到蹤跡。
其余的世間聞名的武道強者,敖傾白都曾或遠觀或聽聞過。
這其間,真正能令他心驚的武道人杰,可能除開霸王項羽,武圣關羽,便只有霍去病了!
只是令人痛惜的是霍去病英年早逝,不然武道巔峰,未必是“二羽”。
只是世間傳言,霍去病是死在征伐的路上,對于這敖傾白無論如何是不信的。
這不是后世武道落敗,仙道失落的文明。
向霍去病那般巔峰武圣,已經(jīng)算得上是半步仙人,在修煉界一般稱之為“陸地神仙”。
這樣的人物不說是百毒不侵,百病不沾,也不可能隨便就因病英年早逝,這其中一定有不為人知的事情。
只可惜事情已經(jīng)過去的太過久遠,霍去病的那個年代,敖傾白還不過一條普通的小白蛇,雖然也四處跑了,見識了不少人,但是形態(tài)所限,不能與人交流,獲得的信息也是極為有限的。
再者在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但凡認字的,都捧著《論語》當官去了,一群將士都大字不識一個,也沒能流傳出什么有用的消息。
倒是坊間有不少傳聞,是漢武帝怕霍去病功高蓋主,因此才賜死了霍去病......
對于這個消息,敖傾白也不知可信度有多少。說嗤之以鼻那肯定是假的,就好比當年秦朝的武安君白起,為何秦昭襄王要賜死這么一位能征善戰(zhàn),忠心耿耿的大將軍,難道真的只是因為幾位奸臣的讒言嗎?
非也!
實則是白起在軍中威望太大,同時大將的王翦不如他一聲威望,白起若是一呼而起,軍中定然嘩變,秦國定然遭受莫大損失。
因此白起必須要死!
不管你有沒有造反,只要你有造反的實力,便不值得皇家的信賴。
霍去病同樣如此,甚至他比白起更恐怖,白起成名之時,已經(jīng)四十多歲,武道潛力也已經(jīng)耗盡,難以再進一步。
但是霍去病不一樣,他十七歲便一戰(zhàn)成名,勇冠三軍,被漢武帝親封“冠軍侯”!
同年,霍去病臨危受命,隨衛(wèi)青抗擊匈奴,他的第一次戰(zhàn)斗便率領幾百人直奔匈奴巢穴,斬殺兩千余人,生擒匈奴王室成員,從而一舉成名,勇冠三軍之中。
十七歲呀,尋常人家十七歲還在田地里刨食,富貴人家的十七歲正飛鷹走馬紈绔放縱,而霍去病已經(jīng)完成了立身立名平天下的大功績,長期以往,主弱臣強,漢武帝該如何是處。
只是漢武帝與霍去病兩人私下里的關系著實不錯,并且霍去病很會做人,他在軍中常常自污,跟將士們一言不合便打之罵之,除去無雙戰(zhàn)績之外,他就是一個紈绔子弟,因此軍中士卒對他是又愛又恨。
“唉,有時間一定要去北邊看看?!?p> 敖傾白對霍去病當真是敬仰無比,只可惜他當時擊潰的匈奴屬于北匈奴,在中原北部,靠近西夷那邊,與太原這邊的匈奴并不是一個族群。
收拾一下懷古的心情,縱使站在了凡人的巔峰,王侯將相,那也不是自己的追求。
探尋仙道的奧秘,尋找成仙的機遇,才是自己的追求。
“孝恭,走,去演武場。”
有時間懷古傷今,還不去去調(diào)教一下小徒弟,等以后李家統(tǒng)一了天下,還能少得了自己的好處不成。
人手,資源,都能成為自己修行的助力。
“好勒,老師我來了!”
這幾天一直在背書的李孝恭聽到要去演武場,一下子就高興壞了,趕緊將老師的墨寶,藏進了自己的懷里,跟著敖傾白屁股后面就出去了。
“接下來,我教你的,乃是我門中獨門絕技,你不得外傳!”
敖傾白神情嚴肅,一般學著前世電視劇里的作秀,一般認真的說道,畢竟攻擊手段是安家立命的本錢,在你沒有無敵于世間之前,就必須要學會低調(diào),永遠不要將自己的底牌暴露。
因此,即使要教李孝恭,敖傾白也會留一手,無關小氣,只為穩(wěn)妥,即便李孝恭知道,也不會有任何叛逆心理,人之常情而已。
即便如此,李孝恭還是神情嚴肅的,豎起手掌發(fā)誓:老師放心!我以李氏先祖之名發(fā)誓,老師教我一切,定然不會外漏,所有違背,先祖在上,我定死無葬身之地!
敖傾白點點頭,這般重誓已經(jīng)足以表達李孝恭的心意了,這個年代,但凡以祖宗之名起誓的,如果不是喪失了人性,甚至比官方署名的協(xié)議書更有效用。
“哪里需要這般凝重,我先來為你演示一二,你先學其行,我再教你真氣運行之法?!?p> “是,老師!”
敖傾白將擒龍手幾式一一演示給李孝恭看,李孝恭目不轉(zhuǎn)睛,邊看邊記著,隨后也跟在身后,學著敖傾白的模樣練習著。
因為有著蒲牢的傳承,敖傾白對于龍族功法,有一種天然的熟悉,幾乎上手便是熟練。再加上他還是以煉氣為主,平日里時間大多花在煉氣吐納上,并沒有怎么練習拳腳。
今日趁著空閑,教教徒弟,自己也順便熟悉一下,敖傾白倒是有了一些意外的“收獲”。
對于這套傳承而來的擒龍手,似乎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熟悉!
這就導致了,李孝恭心中萬分感激!
因為他發(fā)現(xiàn)師傅竟然一直在帶著他練習,他知道自己愚笨,一次記不住也學不會,師傅如此用心,讓他怎能不感動!
感動之余學習效率也快了許多,師徒二人一起進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