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之南,謂之江南。
江南是個很廣闊的名詞稱謂。它包含著南國十幾個州城。還有許多的山河盆地。
江南的南部,有南方五嶺。
五嶺之南,稱為嶺南。
這全是廢話一樣的介紹,但是確實實實在在的地理存在。
嶺南多山,而羅浮山便是嶺南第一山。名震九州的修真門派羅浮劍派便坐落于此山。
……
當今天下,雖不能說正道大昌,卻也算是安定。
大江以北,楚國都城中州城坐落于九州正中。再往北端的北國,以雁門刀圣為首的七省九派聯(lián)盟攜手抵抗北端寒冷國度的異族南侵。
眼望西北,玉門狹長鎖關(guān)隘。佛門懸空寺坐落在春風難度之處,羌狄異族難以入關(guān)半步。
巍巍昆侖,十萬大山。地處西南的無量劍派還有西樵山鎮(zhèn)守,雖然慘烈,但也算阻擋了西南異族的一次次進中原。
南國不提,山環(huán)水繞,遠離紛爭。道法昌盛。不說道教圣地龍虎山天師府,單說羅浮山便隱隱有九州第一山的稱謂。
東海沿線,海天閣以情報還有武林大事人物排名為生,雖然不算修真大派,但震懾扶桑高句麗已是綽綽有余。如此諸般,雖不能說盛世,卻也算是千古未有之安定。
國之安定,修仙更興。
……
說回羅浮山。
羅浮山大小山峰四百余,飛瀑名泉近千。主要山峰八座。傳承近千年。自然秩序完善,守衛(wèi)森嚴。山門青霞谷負責守山的三代弟子,負責的便是日常出山入山事宜,雖然也沒什么人會不開眼的擅闖羅浮山。所以守山雖然枯燥,卻也輕松。
一道劍光閃過,未在山門停留,直沖羅浮山諸峰而去。守山弟子一驚,光芒大作,正欲追擊示警,才發(fā)現(xiàn)是山門弟子的御劍。
“是上界峰的洛城師叔!”
“沒事了,繼續(xù)守山門。”
“奇怪,洛城師叔不是奉掌門之名陪著太師叔祖下山了嘛,怎么自己回來了?”
“這么著急,難道是太師叔祖出了什么事?”
山門頓時一片嘩然,然后不知道誰冷笑了一聲?!斑@怎么可能?你們也不想想有誰能傷的了太師叔祖?”
山門弟子聞言,心想確實如此。然后露出了開心笑容。
當今掌門是太師叔祖的師侄,各山當今的主力是掌門還有各長老的得意弟子,然后才是這些守山的三代弟子。太師叔祖平日里雖然神龍見首不見尾,諸山也很少見他出劍。但太師叔祖的那些傳說卻根深在所有山門弟子的心中。雖然是太師叔祖的往事,但身為門派弟子與有榮焉。
羅浮山最高峰為飛云峰。也位于羅浮群山正中。
飛云峰陡峻,一般作為重大事宜的討論之所,除了重大事情諸峰御劍來此一般只有一些三代弟子負責巡山,并無人在此峰長居。此刻暮色已起,洛城也沒御劍飛飛云峰,而是直奔北側(cè)上界峰而去。
上界三峰,合稱上界峰。
是歷代掌門還有一些名譽長老的居所。掌門的親傳二代弟子還有二代弟子親傳的三代弟子也居住于上界峰。
洛城便是掌門長春真人的親傳三弟子。
上界峰,沖虛觀。
洛城從劍上落下,也無暇去看那些他每次路過都忍不住要去看幾眼的白蓮池。待弟子通傳之后,進入觀中,拜見掌門。
羅浮山掌門長春真人是羅浮山的第二代掌門。仙風道骨,看著約莫七八十歲,眉須如雪,實際已經(jīng)近六百高齡。當年一代傳奇重陽真人還有師弟千葉真人開創(chuàng)羅浮山一派。長春真人是重陽真人的大弟子,跟隨師傅師叔經(jīng)歷了從山門初建到名震九州的全歷程。
見自己弟子洛城風塵仆仆而來,滿含笑意問道:“怎么了,你師叔祖又沒跟你一起回來?”
洛城鞠躬行禮,平復(fù)下到現(xiàn)在還未安定的心情。向掌門轉(zhuǎn)述了那個勢將震動九州的消息。
長春真人執(zhí)掌門戶三百余年,也是未曾料到師叔千葉真人會突然收徒的消息,雙手一抖,茶杯差點掉落。良久,長春真人才回過神來,面容古怪,似笑非笑道:“師叔還是這么想一出是一出,罷了,把消息傳于諸峰長老吧,哈哈,師叔,師弟,師叔祖,羅浮山千百年,這么年輕的一代弟子,這還是頭一遭吧?!?p> 洛城躬身領(lǐng)命,退身而去,準備傳訊諸峰,聽著師傅的笑聲,有些不解。
自己這些二代弟子要喊一個娃童為師叔也就罷了,師傅您老人家以后要看到一個娃童喊師弟,這有這么好笑嘛?還是說師傅您平日里看慣了師叔祖平時那不按套路的行為作風,已經(jīng)對這種情形免疫了不成?
上界峰上一陣騷動,然后掌門一脈諸多三代弟子在震驚還有疑惑之中飛往諸峰傳達消息。再然后諸峰皆動。
……
諸峰劍光閃耀,然后消息迅速擴散,無數(shù)沒資格飛往上界三峰的弟子聚在一起討論紛紛。
幾十道劍光飛往上界峰,去找掌門討論事情真?zhèn)?。諸多長老真人飛往沖虛觀,但是只見掌門,不見師叔,沒有正主。
對于收徒細節(jié),掌門真人也是從洛城口中得知的一些,對于諸峰詳細的詢問,譬如年齡,容貌,大小,到底何等天賦等等也是一問三不知。
諸峰眼見問不出結(jié)果,師叔又遲遲不歸。只得郁悶而回,紛紛結(jié)伴而去,思索著明日如何措辭,如何慷慨激昂地制止此事。
……
夜幕已深,羅浮山上一道光芒疾馳。快到諸多弟子尚未反應(yīng)。
光芒已到上界峰西南幽居洞。
幽居洞,是師叔祖千葉真人府邸。
然后道童千葉真人領(lǐng)著還沒從御劍飛行中回過神來的牧童進入山洞。
臨進洞府之前,千葉真人突然想起一事,道袍輕揮,也不知從那里放出一頭青牛。青牛望著陌生的環(huán)境有些發(fā)慌,但是之后它看到了山上那些讓它愉悅直流口水的花草,發(fā)出了滿足的哞叫聲。
畢竟少兒心性,牧童一路跟隨千葉真人御劍,興奮地不得了,此刻落地之后終是耐不住困意,有些困覺。千葉真人將其安頓完畢,御劍朝上界峰沖虛觀而去。
沖虛觀,白蓮池畔。
掌門長春真人望著眼前依舊是道童模樣的千葉師叔,一聲長嘆。
“師叔啊,以后可千萬不要再這樣突然了,師侄我受不了驚嚇啊。再說今日諸峰群情激憤,聽聞諸峰一些隱逸不問世事的長老也被驚動了,勢要找?guī)熓逵憘€說法,師叔明日只怕也不好過。”
千葉真人稚嫩的臉上眉毛一挑,“羅浮山最大的規(guī)矩是當年我和師兄定的,長者為尊,強者為尊,你口中雖說的山里那群老東西在我面前也配提老字?論年紀羅浮山誰比我大?論地位誰比我尊?這些都不算,都硬要不講理的話,憑拳頭說話也行。你問問山里那群,誰想跟我比比拳頭?或者說誰敢跟我比拳頭?”
羅浮掌門長春真人聞言一愣,隨后忍不住笑了兩聲:“師叔啊,你這何必以大欺小那?他們絕沒有敢跟您動手的意思,諸山只是好奇,再說你幾百年沒收過徒弟,為何這次毫無征兆的就收徒了那?”
被掌門稱之為師叔,羅浮山二代弟子稱之為師叔祖,三代弟子稱之為太師叔祖的道童千葉真人,背負著雙手,站在沖虛觀前的白蓮池畔,悠悠不語。
他年輕的時候經(jīng)常來上界三峰,尤其是掌門居所的沖虛觀,當時師兄初創(chuàng)羅浮山,自己也前后奔跑幫了一些忙,當然也添過不少亂。只是后來師兄走了,自己也就很少來了,容易觸景傷情。
活得久自然有好處,但活得太久有時候也不見得是什么好事。
一聲輕嘆,然后千葉真人望著東方升起的云霞,緩緩開口解釋道:“不能不急啊,我已經(jīng)很老了?!?p> 身后的掌門隨之黯然,他沒有因為這句話從一個容貌九歲的孩童口中說出來而感覺怪異。
當年自己還是孩童的時候被師傅收入山門,那時候的師叔就如此年輕,后來師傅老了,師叔還是如此年輕。再后來自己也漸漸變老,如今單從容貌來看,自己的相貌足夠當師叔的太爺爺了吧。
原本以為師叔會永遠不老,修道之路無盡頭,此生自己應(yīng)該是無緣窺得天道,但師叔應(yīng)該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哪一個吧。
原來,原來師叔也會老呀。
是啊,有誰會不老那?
除非真的成為仙人,否則誰又能敵得過時間那?
唯有時間,最是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