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始作俑者
吳千策起身指揮眾人善后,自己也走到鏢車旁去查看損失情況,盡管他已然知道了結(jié)果,但身為鏢局的賬房,有些事還是需要親眼看一下。
來到之前裝有夜明珠的車子跟前,只見木盒躺在箱子里面,夜明珠已經(jīng)被擄走了。吳千策呆呆的看著木盒出神,心中不免更加的沉重。
忽然,他發(fā)現(xiàn)木盒內(nèi)的金色錦緞之上慢慢的出現(xiàn)了紅色的線條。吳千策以為是自己眼花了,忙伸手揉了揉眼睛,再定睛看去,錦緞上的線條越來越多。
吳千策忙將木盒拿出來,捧在手里仔細觀察,見哪些線條逐漸的全都顯現(xiàn)出來了,似乎是一種文字。
細細的看了一會兒,吳千策驀地察覺,這正是吐蕃文字,中間還夾雜著些許的漢字。
原來這錦緞乃是一封密信,吳千策知道有一種墨水,寫上字之后烘干字便消失,若想查看內(nèi)容需先將其打濕,再烤干便可。
此次被劫,卻是陰差陽錯的使得錦緞被雨水打濕,現(xiàn)在雨過天晴要將它慢慢的曬干了。這錦緞的秘密竟這樣展現(xiàn)在了吳千策的眼前。
這一發(fā)現(xiàn)令吳千策非常意外,口中不禁“咦”的一聲叫了出來。
眾人聽得吳千策的聲音紛紛朝他望去,只見吳千策捧著一個木盒疾步的走向朱云山,口中說道:“總鏢頭,你看這是什么?”
所有人都紛紛圍攏過來,伸著脖子去看那木盒,朱云山接過盒子,心中也是頗為奇怪,問道:“先生,這是什么?”
眾人都看著錦緞上的字,上面寫的什么大多都不認識,只識得“石虎”二字,于是紛紛道:“吳先生見多識廣,可認得這上面畫的什么符?”
的確,這上面的字彎彎曲曲就如同鬼畫符一般,朱云山也是一臉不解的看向吳千策。
吳千策識得吐蕃文字,上面的內(nèi)容他看了一遍就已經(jīng)知道是什么了,上面寫的正是“吾弟沒陵贊,別亦良久,甚以為懷,何日重逢,登高延企。昔日兄有微末之功,獲贈至寶石虎爪,如此厚贈,實深惶悚,但來之意切卻之不恭,因即拜領(lǐng)。然多年來,愚兄夜不能寐,皆因此物所含刀兵,事關(guān)極為重大,思之良久,兄意已決,石虎爪已親匿于伏牛山故地,圖之不再顯于中原,弟可命一兩親信自取之?,F(xiàn)命劣徒溫名仲德持此信拜訪,本應(yīng)親往,恕兄年事虛高,難以親至。臨書倉促,不盡欲言。”落款是“古劍荊子期?!?p> 看完之后,吳千策面色大變,原來此錦緞乃是一封書信,這個沒陵贊是何人他不知道,但荊子期和溫仲德確實赫赫有名的,且書信中提到的石虎爪看來事關(guān)非同小可。
吳千策心中猜出個七七八八,這石虎爪想必是一件奇物,但對于自己這一眾人等來說,可能也會招致殺身之禍。
當(dāng)下吳千策心中已有了主意,迎著眾人的目光,他面露羞赧之色道:“在下才疏學(xué)淺,確實不識得這上面寫的什么,慚愧慚愧。”
眾鏢師聽得這話,無不遺憾的散開了,本來好奇心已經(jīng)被吊的高高的,結(jié)果還是得納著悶,但仍有幾人看向吳千策的眼神帶著一絲絲的狐疑。
朱云山心中也是納悶,這字雖說他不識得,但依稀記得與孟敬元手中紙扇上的字極為相似,吳先生應(yīng)該認得。
轉(zhuǎn)瞬,他又明白了,想是事關(guān)重大,不便在眾人面前提及,于是他也做出一臉惋惜的表情,淡淡的道:“術(shù)業(yè)有專攻,不識得也沒什么慚愧的,諸位還是抓緊將已故弟兄們的尸首葬下吧?!?p> 隨后朱云山將錦緞取出交予吳千策保管,道:“他日遇到學(xué)識淵博之人或許識得此字,到時再請教吧?!?p> 待一切收拾妥當(dāng)后,朱云山又率眾人祭拜一番。
隨后,朱云山對眾鏢師道:“此番鏢隊遇此劫難,實屬朱某之責(zé),眾位暫且返回鏢局。我與吳先生前去鳳翔府見本家當(dāng)面謝罪,若是能旬月返回,定當(dāng)散盡財物安置各位,若是不歸,諸位兄弟也莫等候,自行變賣鏢局財產(chǎn),各奔前程去罷?!?p> 說完這些話,朱云山不禁潸然淚下,心中苦澀萬分。眾鏢師也是默然無語。他們都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但當(dāng)下的情況,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鏢隊被劫,整個鏢局必定要解散了,但聽到朱云山親自說出這話,心中仍是悲戚,饒是這些鐵骨錚錚的漢子,都不免流下淚來。
一位老鏢師道:“朱總鏢頭平日里待兄弟們甚厚,我等怎忍心鏢頭單獨赴難。此番我們弟兄愿隨鏢頭一并前往鳳翔,若是本家氣不過,大不了將我們?nèi)細⒘耍S泉路上也好有個照應(yīng)?!?p> 眾鏢師聽得此言,群情激昂,紛紛叫道:“就是就是,大不了共赴黃泉!”
朱云山心中大為寬慰,多年來的弟兄畢竟還是掛念自己的,他伸手讓大家噤聲,道:“承蒙諸位多年厚愛,只是各位皆有家室,此番大難余生,怎能再去冒險?況且已故的弟兄們身后之事還得仰仗各位先行處理?!?p> 眾人聽完都不再叫嚷,朱云山道:“朱某主意已定,還望諸位弟兄成全!”眾人見朱云山態(tài)度堅決,只得收拾車馬,與朱云山和吳千策淚別之后原路前往滄州而去。
待眾人離開之后,朱云山又休養(yǎng)了半日,這才和吳千策一同動身前往鳳翔。
汴州城外,距城十余里的小路上,一行白衣人正縱馬狂奔,每個人的行囊中皆是鼓鼓的裝滿了珠寶,所有人的眼中都充滿著狂喜之色。
為首的正是青衣男子,他卻沒有像其他人一般高興,看上去反倒是心事重重的。
一個白衣人將身上的縞衣脫掉仍在地上,用力的啐了一口,笑罵道:“奶奶的,為了這筆生意,老子這水鬼倒上岸做了一次孝子。不過看著收獲也是值得!”說完縱聲大笑起來,其余眾人也紛紛脫去縞衣,赤著上身哈哈大笑。
青衣男子也將面罩扯掉,赫然便是孟敬元!他說道:“此次事成,多謝宋老大及諸位弟兄鼎力相助!”
先前說話的男子正是宋老大,他平日里帶領(lǐng)著一幫匪徒在黃河上劫掠為生,近日里孟敬元找到他們許一筆大生意,打劫鎮(zhèn)威鏢局。
而且孟敬元聲稱熟知對方的武藝高低,朱云山不用宋老大他們出手,只是事成之后要將其中的夜明珠留給自己,其余的所有財物悉歸宋老大等人。
本來水鬼上岸乃是大忌,只是近來確實生意慘淡,宋老大心下一橫便應(yīng)了下來。沒想到此次出手,只折損了十幾個弟兄,卻收獲了這么多的財寶。
宋老大大笑道:“若不是孟公子瞧得起,我們這群做水鬼的又怎么能上岸覓食?更不用說發(fā)這么一筆大財了,弟兄們說是不是啊?”身后的眾盜均轟然叫好。
孟敬元輕輕的笑了笑,宋老大似乎突然記起一事,在懷中掏出一個碩大的夜明珠,正是之前孟敬元托付給朱云山護送的。
他把夜明珠捧在手里仔細的把玩了一番,道:“此物果然非尋常之物,說是價值萬金不為過?。 毖壑袧M是艷羨與不舍之意。
孟敬元仍然沒有答話,拿著紙扇輕輕的扇著風(fēng),等著宋老大將夜明珠遞過來。
宋老大拿著夜明珠愛不釋手,不停的贊嘆卻絕口不提將它交給孟敬元,手下的眾盜自是明白他的心意,畢竟這一個珠子的價值要百倍于他們劫掠來的其他財物。
這時,宋老大手下的一個強盜不忿的說道:“都是腦袋別到腰帶上的活計,瞧人家,得了這么件好寶貝,我們卻只能撿些殘羹剩飯?!?p> 對于這幫人來說,哪有什么道義可言,即便是此前答應(yīng)的事,翻臉也是快過翻書的,當(dāng)下有幾人紛紛將手中的兵刃取了出來,其余眾盜一看也各自取出兵刃,催馬將孟敬元圍在了中間。
孟敬元早已預(yù)料到這一狀況,他勒住馬看著宋老大,冷然道:“你確定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