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常態(tài)
沒有辦法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其實是人生的常態(tài)。
昨天晚上,在聽后來的我們里面的那首歌愛了很久的朋友。
歌里面有句歌詞聽得我特別難受:最后我們變成愛了很久的朋友,可笑在愛到血肉模糊時候,淚水能補救,可惜到傷疤結在心頭。
一直都覺得,這是愛情里最心酸的狀態(tài)了,愛到最后,我們變成了愛了很久的朋友。
不知道你們能不能懂那種感覺,就是很多年后,心知肚明站在眼前這個人,彼此都不會再相愛了,甚至連那種沒辦法在一起的那種怨恨、難過都沒有了。
就是那種,我們不會老死不相往來,但也不會再有刻意的交集,遇見就順其自然,是路人的那種朋友,對曾經的感情和愛也都閉口不談。
真的很難過了。
那首歌的熱評中有這樣一句話:慢慢大家會明白的,無法跟喜歡的人在一起,其實是人生的常態(tài)。
看到這句話時,我的眼淚都在眼眶里打轉轉,真的,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那的確是人生的常態(tài)。
后來我問身邊的朋友怎么看待這句話,他跟我說,其實很正常,大多數(shù)人遇到那個心動的人都是在年少,而那時的感情又很難走到最后,所以也不難解釋。
就好像是,人這一輩子,總是有得不到的東西。
是時候放下了,該走的終究是要走的,你留不住的。
每日都會有人向我傾訴煩惱,希望我能聊以慰藉。內容呢,都是情感,其中尤以愛情居多。
愛情這東西就是這樣,就像兩個人拉著一根猴皮筋,后松手的那個人一定會疼。
或是一往情深,死心塌地。
又或是各抒己見,不歡而散。
最后都落得個形同陌路,無疾而終。
我也常處于勸分或是勸合的夾縫間,當個中立者,邊外人。
他們往往不會聽信我的意見,至于為何?
我想,對她們來說,是真的愛的太過深沉。
最后只好善于傾聽便足矣。
記得電影《無問西東》里有這樣一段臺詞:
“何必執(zhí)著,刻骨不過空歡喜。”
對啊。
何必執(zhí)著呢,世事大夢一場,人生幾度秋涼。
地球74億人口,將有2920萬人與你擦肩而過。
相遇,本就不容易了。
愛情這東西,講究的是契合。
兩顆熾熱的心,也許終會相遇,也許終有歸期。
也許結局很抱歉,也許懦弱很隨便。
一輩子是很長遠的,我們都需要精心盤算。
慢慢學會放下,人總是要學的。
正如何文抵先生所言:
“你說你放不下,那你也只能到放不下為止了?!?p> 其實仔細想想,那些看似突如其來的分手,真的都有征兆。
在一段感情快要結束的時候,對方往往會有一些不同以往的舉動,給出不經意的暗示:
很少再粘著你,不再表露心聲,收起脾氣,變得懂事。
如果你能留心,你會發(fā)現(xiàn)那個要離開你的女孩兒;
即便表現(xiàn)得再冷漠,也還是在心里偷偷給過你無數(shù)次機會。
我常常收到男生的抱怨,說自己的女朋友愛吵愛鬧。
一個人在一生中會扮演很多角色,只有在喜歡的人面前才最想做自己。
她還能鬧,說明你很重要。
“好好享受她跟你吵跟你鬧,粘著你的時刻,因為那個時候的她,最在乎你?!?p> 每段感情里都一定會有失望、矛盾、爭吵,難過的時候無數(shù)次萌生分手的念頭。
維持一段關系不容易,能長久在一起更不容易;
別讓那個真心愛你的姑娘,揣著難過等太久。
也別讓那個不會讀心術的男孩子,猜測你的心思耗太久。
珍惜遷就,用心喜歡;
講心里話,好好相愛。
情侶之間怎樣才叫三觀不合?
你喜歡看書,他喜歡玩游戲,這不叫三觀不合。
但是他說看書有什么用,不就是裝文藝嘛?這才叫三觀不合。
你喜歡去西餐廳吃牛排,他喜歡在大排檔擼串,這不叫三觀不合。
但是他說那玩意兒死貴,還不好吃,說你真是做作,這才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假期去各地旅游,他就喜歡宅在家里,這不是三觀不合。
但他說旅游有什么好玩的,不就是花錢遭罪嘛,躺在家里多舒服,這才是三觀不合。
其實?三觀一致,并不是要求你們的興趣喜好思維方式完全一樣,而是彼此間能夠求同存異,懂得包容理解和欣賞。
否則,你跟他分享快樂,他覺得你在顯擺。
你跟他傾訴難過,他覺得你是矯情。
你跟他說大海可真美,他說你都不知道這里淹死了多少人。
你說花480元看場話劇,他說這些錢都夠看10場電影了。
你喜歡買鮮花裝飾家里,他說開不了幾天就敗了還那么貴買它干嘛…
在你看來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在他眼里就成了匪夷所思。你很難改變他的認知,他也不會理解你的想法。
你們永遠都不在一個頻率上,相處起來當然很累。
我覺得女孩子想要的就是偏愛啊。
很多男生在愛情中都會問一個問題:“為什么女生一直強調安全感呢?到底什么才是她們想要的安全感?”
當我拿這個問題去問身邊的朋友時,她們告訴我,愛情中最大的安全感,來自男友的偏愛。
偏愛是什么呢?是無論你做的對與錯,無論你好與壞,我都永遠的站在你身邊,永遠的偏向你,永遠的替你說話,是關起門來和你講道理,對外永遠袒護你。
說到底,女生在感情中想要的是:如果全世界都背叛你,我就站在你身后背叛全世界;如果全世界對你惡語相向,我就對你說上一世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