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眾人出城迎接。
只見來的是:
金吒的師傅文殊廣法天尊、木吒的師傅普賢真人、哪吒的師傅太乙真人、韓毒龍薛惡虎的師傅道行天尊、楊戩的師傅玉鼎真人、黃天化的師傅道德真君,幾人身后還跟著三位道童。
六大金仙齊至,姜子牙趕忙上前,等看清那三位道童面目,卻是大驚失色,也不多問,將眾人迎到蘆蓬處安坐。
其中文殊廣法天尊首先開口,“今次我等聽師尊之命,下山來助子牙,具體如何行事,還要聽從子牙安排。”
姜子牙一聽,嚇了個魂不附體,他哪敢指揮這些大爺?
急忙欠身行禮:“各位道兄,不才子牙修道不過四十年,哪能指教各位道兄?還望道兄可憐西岐百姓疾苦,替我代理戰(zhàn)事,子牙幸甚,百姓幸甚。”
又有道德真君接過話頭:“那帝辛不過人仙修為,我等若是貿(mào)然出手,不免有以大欺小之嫌,不如就讓弟子先去叫陣,若不能勝,我等再出手不遲?!?p> 話音剛落,就有人請戰(zhàn),“師傅,就讓我去見這頭陣吧?!?p> 眾人扭頭看去,正是炳靈,炳靈天生的殺氣沖天,性格魯莽,極其好戰(zhàn)。
其余眾人自無不可,道德真君點點頭,就見炳靈揮舞雙錘,催動玉麒麟,已經(jīng)搶出陣去。
再說帝辛,連著幾日無事,只是加固營防,并在營中布置了一些陣法,眾將看見,雖不解其意,倒也沒有多問。
這日,帝辛等人正在議論軍情,忽有傳令官來報,營外有人叫陣。
眾將神色輕松,還議論道“怎么還有人敢叫陣,又來送死?”
帝辛看看眾將,連番的大勝,使得眾將都起了輕慢之心,這可不是個好現(xiàn)象。
況且西岐城外起造蘆蓬,眾將不知道怎么回事,帝辛又怎么能不知道?
于是輕喝一聲,“噤聲,我們連斬對方大將,仍有人敢來叫陣,必有過人之處,不可輕視?!?p> 眾將凜然,又行一禮,各個整束停當(dāng),一起出營來到陣前。
“大王,對面來個使錘的,讓俺出戰(zhàn),比比誰的錘大?!闭欠藉鲆姭C心喜,向帝辛請戰(zhàn)。
帝辛看見對面小將跨坐玉麒麟,手提雙錘,早猜出他是誰。心道:“我可想死你了,就等著這一天呢?!?p> 于是攔住方弼,自己向前一催馬來到陣前,對著炳靈裝模作樣一陣打量。
炳靈見帝辛親自出戰(zhàn),心中大喜,若是能把帝辛生擒或者打死,豈不是天大的一件功勞?也不說話,急忙忙揮舞雙錘就要來戰(zhàn)。
這時帝辛卻一聲喊:“慢著。”
對面炳靈差點被帝辛喊的閃下坐騎,大怒吼道:“要戰(zhàn)便戰(zhàn),不戰(zhàn)便退,今喊慢著,待要如何?”
就見帝辛向前微微探身,顫聲說道:“敢問對面小將,可是姓黃?”
姓黃?啥意思?炳靈一頭霧水,答道:“我道號炳靈,并無姓名?!?p> “沒有姓名?”帝辛一臉的詫異,跟真的一樣,又說道:“人得父母精血而生,生而有姓,父母起名,哪來沒有姓名的道理?”
“師父說我是個孤兒,只給我起了道號,故此不知姓名?!?p> “孤兒?你怎么可能是孤兒?你的師父是誰?”
“我?guī)煾改耸乔喾迳阶详柖辞逄摰赖抡婢?,闡教十二金仙之一?!毖哉Z中頗多自豪之感。
帝辛仍是一副懇切模樣,“金仙?金仙也不能如此胡說啊。你分明是我那天化侄兒呀,你不認(rèn)識孤了嗎?孤是你的姑父啊?!?p> 啥?姑父?一句話說得炳靈楞在了那里,這不是戰(zhàn)場嗎?啥時候變尋親現(xiàn)場了?
不過炳靈也對自己的身世也是極為好奇,不自覺的,炳靈回頭看了道德真君一眼。
在帝辛問出是否姓黃之時,道德真君心里就‘咯噔’一聲,暗道糟糕。
此時同原文不同,黃飛虎沒有叛逃,可他又要利用黃天化,所以沒有說出實情。
帝辛見對面沒動靜,又添一把火,以一種充滿親情、欣喜,又帶著哀痛的語氣說道:“天化,此時你父親黃飛虎就在陣前,難道你要父子相殘嗎?”
父親?自己不是孤兒?炳靈不由得再次轉(zhuǎn)頭問道德真君,“師父,他說的,可是真的?”
道德真君哪能承認(rèn)?搖頭道:“徒兒不必聽他胡說,你是我自幼撫養(yǎng)長大,從未聽說你的父母健在?!?p> 帝辛立刻厲聲喝道:“你敢對天道發(fā)誓嗎?”
“這,這~”道德真君又遲疑起來,剛才他話就沒敢說滿,沒說父母雙亡,只是沒有聽說,就怕一會被人戳穿,又哪敢對天道發(fā)誓?
這時黃飛虎早來到跟前,臉上還帶著疑惑,算來,自己的大兒子失蹤已經(jīng)將近十五年,便是自己面對,估計也認(rèn)不出來,帝辛怎么斷定這是自己兒子?
黃飛虎仔細(xì)打量炳靈面目,越看,越覺得與自己相像,緊張之下,只覺渾身發(fā)冷,聲音也顫抖了起來。
卻不敢問炳靈,而是對帝辛問道:“大王,此子當(dāng)真是我那天化孩兒?”
帝辛肯定說道:“面目與你如此相像,年齡也能對得上,一定是?!?p> 說罷,又提高音量喝問道德真君:“你敢對天道發(fā)誓嗎?你告訴我,這孩子到底是何來歷?”
這時對面的幾位金仙也驚疑不定,雖然面臨大劫,眾人都在尋找弟子替難,可你也不能擄掠幼童???
尤其是還被人當(dāng)面識破,這臉上哪能掛的?。?p> 被幾位師兄弟看著,道德真君也臉上發(fā)燒,辯解道:“那一年,我路過朝歌,腳踏祥云,被此子頂上殺氣沖入云霄阻住云路。
“我見他相貌清奇,后有大貴,故此帶他上山,實在不知他父母是何人。”
聽道德真君還不承認(rèn),帝辛冷笑開口:“道長道號中帶有道德二字,哪知人品卻是如此不堪!
“只因他殺氣阻你云路,你就將他擄掠而去?去之前可通知家人父母?去之后可告訴此子實情?
“道長如此行徑,與拐賣兒童之人何異?你身為闡教十二金仙,枉稱真君不君子,自命道德無道德,可笑啊,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