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未來旅行社系統(tǒng)

第98章 嵩陽書院

未來旅行社系統(tǒng) 月亮海 2128 2019-07-14 09:05:00

  次日清晨,唐風叫醒兩人,洗漱一番后便直奔他的分支任務(wù)點——中岳嵩山。

  洛陽距離嵩山下的登封市有五六十公里左右,可以自行包車,也可以打車,還可以坐旅游專線,都比較方便。

  嵩山,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成稱為“岳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為中岳,始稱“中岳嵩山”。

  嵩山位于豫省西部,地處登封市西北部,西鄰古都洛陽,東臨古都鄭州,屬伏牛山系。地質(zhì)構(gòu)造以其巖齡古老,構(gòu)造復雜,地層發(fā)育完整,出露良好,經(jīng)過多次構(gòu)造運動的影響,保留著形態(tài)各異的構(gòu)造形跡而聞名中外。主體部分太室和少室,峰巒崢嶸,純屬山地面貌。

  嵩山屬北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并各具特色,一年中7月最熱,1月最冷。旅游旺季

  正是此時,3月到5月、9月到11月游玩最佳。

  春天百花齊放,秋天滿山紅葉。因為秋季雨水相對較多,可以觀賞到壯觀的盧崖瀑布,這兩個時節(jié)嵩山不冷不熱,出行方便,氣溫濕度都會讓人異常舒服。夏天也可以看見瀑布流水,但是雨水多,氣溫高,旅游過程相對辛苦。

  到了登封,唐風本想和之前在衡山一樣,去山上找再找酒店的,可是嵩山這邊山上只有民宿,并且還不接受預(yù)訂,都是隨到隨定,沒辦法,三人只好在山腳定好房間,然后再出發(fā),如果山上有地方那就住山上,最多就是損失一點房費,相比完成任務(wù)和欣賞風景,對于唐風來說這都不是事。

  “阿風,你這路線不對啊,少林寺在西邊,你咋跑東邊來了?”李軍一路上對少林寺是推崇備至,說起來是眉飛色舞,什么少林五祖,什么易筋經(jīng)、少林九陽、金鐘罩鐵布衫的,全都給說了一遍,大有夜探藏經(jīng)閣的意思。

  而羅小佳則比較穩(wěn)重點,只是一再強調(diào),少林得去,不去就白來了。

  唐風只能小聲告訴他們,少林強人太多,而嵩山派已經(jīng)江湖除名了,去嵩山派那邊看看沒啥危險,去少林有可能被打。

  一通亂忽悠,總算讓兩人知道這太室山是先去不可,隨后再去少林,這才讓兩人安靜下來。

  整個嵩山旅游線路分兩條,一個就是從嵩山書院上山至太室山的,另一條就是少室闕至少林寺的。

  兩條線路風景各異,文化各異,氛圍更是各異,不管你來自哪里,千萬要記得,不坐黑車,不請黑導游,不隨意購買街邊有緣人的東西。如果你有翅膀會飛,這些警告可以無視。

  “來都來了,嵩山書院還是看哈子啊!”羅小佳比較文藝范,建議道。

  唐風和李軍自然不無不可,都到門口了,看一眼就當長見識了。

  嵩山書院創(chuàng)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時,時稱嵩陽寺,至唐代改為嵩陽觀,到五代時周代改建為太室書院。

  宋代理學的“洛學”創(chuàng)世人程顥、程頤兄弟都曾在嵩陽書院講學,此后,嵩陽書院成為宋代理學的發(fā)源地之一。

  明末書院毀于兵燹,清代康熙時重建。嵩陽書院經(jīng)歷代多次增建修補,規(guī)模逐漸形成,布局日趨嚴整。書院的建制,古樸雅致,大方不俗。嵩陽書院與河南睢陽書院(又名應(yīng)天書院)、湖南岳麓書院、江西白麓洞書院并稱我國四大書院。

  三人剛到門口,就能看到大門對聯(lián):近四旁惟中央,統(tǒng)泰華衡恒,四塞關(guān)河拱神岳;歷九朝為都會,包伊洛瀍澗,三臺風雨作高山。

  在眾多觀賞拍照的游客中,李軍不由感嘆道:“好詩好詩?!?p>  “是對聯(lián)兄弟!”羅小佳小聲提醒道。

  “趕緊進去,等下都暴露了。”唐風有些尷尬的催促道,在文化深厚的景點,最好是多看多聽少說話,說不準什么時候就暴露文化水平了,不值得啊。

  三個人文化水平有限,鑒賞能力不足,只能根據(jù)景區(qū)內(nèi)的簡介來挨個看,有時候運氣好,蹭個旅游團聽聽解說,也挺有意思。

  “古代有蹭課的,現(xiàn)在有蹭解說的,哈哈,又省了不少錢?!绷_小佳笑著道。

  李軍則是好動分子,在兩人蹭解說時,一個人東竄西跑,沒幾分鐘回來就說看完了,催促兩人快點。

  這時三人正好走到書院大唐碑附近,唐風指著近十米的大碑道:“你都逛完了,你知道這是什么碑嗎?”

  李軍一臉不屑的指著石碑前面的介紹道:“什么碑你自己不會看?。窟@上面不都寫了嘛,中文、英文全都有,還問我?是不是傻?”

  在三人笑鬧之間,又有一撥旅行團來了,只聽導游解說道:“嵩山碑王大唐碑,全稱為《大唐嵩陽觀紀圣德盛應(yīng)以頌碑》,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碑高9.02米,寬2.04米,厚1.05米,碑制宏大,雕刻精美,通篇碑文1078字,內(nèi)容主要敘述嵩陽觀道士孫太沖為唐玄宗李隆基煉丹九轉(zhuǎn)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額徐浩的八分隸書。字態(tài)端正,剛?cè)徇m度,毛法遒雅,是唐代隸書的代表作品,大唐碑重80多噸,僅碑帽就有10多噸重……”

  “行了行了,聽完了,快走。”李軍看到導游解說的差不多了,馬上催促道。

  唐風和羅小佳只能在他的帶領(lǐng)下繼續(xù)往前走,其實李軍的心態(tài)和大多數(shù)的年輕人心態(tài)差不多,看景點基本上都是瀏覽,細看的時候極為少見,除非是陪女朋友,還是自己喜歡的那種,要是不喜歡的,估計走的更快。

  其實做旅游最喜歡這種客人,沒有十萬個為什么,也沒有吹毛求疵的要求,導游自己說自己的,他們自己玩自己的,一趟五六個小時的行程,可以節(jié)約一半的時間,解散后客人開心,導游也開心,景區(qū)更開心,一舉三得。

  嵩陽書院在歷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場所,但時間最長,最有名氣的是作為儒教以圣地之后,書院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為嵩陽寺,為佛教活動場所,僧待多達數(shù)百人。隋煬帝大業(yè)年間(605—618年),更名為嵩陽觀,為道教活動場所。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名為嵩陽書院,以后一直是歷代名人講授經(jīng)典的教育場所。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