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這孔穎達等一行人從長安一路向滄州趕來,路過了孔穎達的老家衡水的時候也沒有停留一刻。
陪孔穎達來滄州的,便是此時正在李二手下為將的牛進達,還有一隊騎著馬穿著黑衣的漢子也跟隨在二人身后。
因為此事不易大張旗鼓,所以眾兵士也沒有穿著甲胄,只是在馬身上掛了一柄長刀和一些弓箭而已。
幾日前,一行人一進入滄州地界,就感覺到了現在的滄州與原先有了明顯的不同。
田地里的莊稼都已經冒出了頭,那些伺弄莊稼的百姓們臉上都帶著笑容,而且也沒有別處百姓的臉上那些菜色,反而是滿面紅光之相。
身上的衣服也很少有破破爛爛的,雖然也還是麻布灰衣的打扮,可是渾身上下明顯穿的比別處的百姓干凈整潔了許多。
路過那些有小河的地方,還能看見一群群的雞鴨鵝在河邊叫喚的正歡,那些長得很壯實的孩童也正在不遠處一起玩耍。
這明顯就是一片盛世才能有的模樣??!
孔穎達雖是一代大儒,平時醉心于學問??墒菍τ诎傩罩乱彩鞘值年P心,所以對滄州的景象有些歡喜,于是就隨便在路邊找了一個路過的行人聊了起來。
“這位老丈,我等這些人好些年沒有來滄州了,這一路走來看到滄州明顯與往常不同,卻不知貴寶地為何能有如此一片盛世之相?”
孔穎達向著那個明顯是一個農戶打扮的老漢鞠了一躬問道。
這名老漢活了這么久也是個有眼力的,一看孔穎達的打扮,便知此人非富即貴。
所以也不敢怠慢,趕忙回答道:“這位貴人客氣了,老漢不過是一個粗坯之人,千萬不敢讓貴人如此多禮?!?p> 說著就趕緊也躬身施了一禮。
牛進達在旁邊說道:“二位就不必互相如此多禮了,還是說正事要緊。這位老丈,這滄州某家前些年也是來過的,可是親眼目睹過的,當時可謂是民不聊生。為何這幾年過去,能有如此的模樣?”
這個老漢聞言便站直了身,哈哈大笑了幾聲就說道:“諸位遠道而來,可能有所不知。本來咱老漢前幾年確實是過得窮苦日子,可是自從幾年前新來了這位刺史之后,我們滄州那就逐漸的大變了模樣?!?p> 這個老漢說完便朝著東面拱了拱手。
“哦?此話怎講?”
孔穎達有些好奇,只不過是一介刺史而已。滿大唐的刺史可以說是多入牛毛,也不見哪個地方能治理的如此景象。
“呵呵,說出來怕貴人不信。老漢活了這么多年,還是第一次碰到如此愛民如子的刺史。
前幾年朝廷推廣新式耕犁的時候,刺史大人帶著人來田間親自為我等示范,教會小人如何使用。老漢記得清楚,那年新犁的花費一律全免,說是等我們有了好收成在補上也不遲?!?p> 這個老漢說完,就有些感慨的嘆了口氣,繼續(xù)說道:“唉!當時老漢全家5口只守著那幾畝薄田,去掉交的租子,也就勉強能混個不被餓死罷了,如何能置辦得起那新式的犁?要不是刺史大人出此良策,恐怕老漢全家到現在也是那般光景?!?p> 這老漢說完,仿佛就陷入了那些回憶之中,一時間竟有些癡了。
“哦?如此說來,此地的刺史還真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p> 孔穎達聽了老漢的話之后就思索著點了點頭。
他在來滄州之前,李二已經把滄州的情況都對他交代過了,所以他自然知道滄州的刺史是何許人也。
只不過沒想到的是,這個出自周家的滄州刺史,竟然能讓滄州本地的百姓如此的愛戴。
如此看來,這個周家果然是不簡單。
孔穎達想了一會兒便又問道:“這一路行來,老夫見到有許多人家都養(yǎng)了很多雞鴨,這難道不會給你們這些農戶添加許多負擔嗎?難道這也是那刺史大人讓你們養(yǎng)的?”
這個老漢聞言便回過了神,哈哈大笑著說道:“哈哈哈,貴人說笑了,刺史大人怎么能管這事兒。要是在早些年,人都吃不飽,如何能喂養(yǎng)的起如此多的雞鴨。
可是自從刺史大人把新犁發(fā)下來之后,咱們每家每戶可都是開了許多的荒地。只要是風調雨順的,每年交上了租子之后,還會有不少的剩余,喂養(yǎng)些雞鴨那是綽綽有余的,而且這些雞鴨平時也可以在河邊放養(yǎng)。您如果看到那些還吃不飽飯的人家,多半都是些懶漢罷了?!?p> 孔穎達聞言便又問道:“可是為何養(yǎng)的如此之多?難道就是為了下蛋吃肉不成嗎?”
“貴人可曾聽說過品海樓?”老漢笑呵呵的反問道。
孔穎達想了想,說道:“倒是聽說過一些,在長安便有一家,不過老夫平時也不去那等地方吃飯,所以并不是特別清楚那里有什么特別之處?!?p> 這時候牛進達在旁邊插話說道:“這個某倒是知道,品海樓的招牌菜那便是烤鴨和燒鵝,還有燒雞。而且各種菜式也是一絕,之前更是聞所未聞。某家之前倒是去過幾次,所以倒是知道一些。”
“呵呵,這就是了。這些雞鴨鵝可都是和品海樓的東家約定好的。我們這些人家負責養(yǎng),他們品海樓負責來人收。所以啊,這些雞鴨可是我們這些農戶的一個大進項,要不然光靠著種幾畝薄田,如何能讓我們這些農戶如此的富裕?”
老漢說完話便扯了扯身上的衣服,接著說道:“貴人們看到老漢身上的袍子了吧,就是這樣的袍子在早些年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可是現在進縣城里如果還穿成原來那般模樣,定會讓大家伙都看不起,以為你們家全是些懶漢。所以啊,老漢今日進城,也必須穿的體面些,不能丟了自家的臉面不是?”
“哈哈哈,此言甚是有理。確實不能讓別人把自家全看成懶漢。如此說來,這品海樓可是做了一件善事,最起碼讓農戶們都能穿上了新衣?!?p> 牛進達歡喜的說道。
這老漢呵呵的笑著說道:“是啊,貴人可能不知,最近這品海樓派來的管事們又說了,所有雞鴨鵝下的蛋他們也要收,到了一定數量之后,便可以送到任意的品海樓去售賣。哈哈哈,老漢今日進城便是為了此事!咱們農戶人家此后又能多一個進項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