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言瑾與王潔瑜,此時已經(jīng)來到了襄城最繁華的中心街道上。
此處的醉仙樓,可算得是襄城里的一絕,特別是楚菜,說是聞名于世也不為過。
卻沒想到剛進(jìn)醉仙樓,孫言瑾幾人就見小二將一人追趕而出。
“欠了十日宿費,還想白吃白喝不成?你以為還是當(dāng)年的蒯家?”
小二整個人罵罵咧咧,對著門口一落魄書生模樣之人說到。
此人也不還口,只是簡單地將自己的行李收拾起來,然后默默地就要轉(zhuǎn)身離去。
孫言瑾卻看見,此人身上的行李,除了幾件衣物外,幾乎都是書籍,不由得意外。
此時的襄城,雖說書香氛圍濃厚,但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讀到書的。
孫言瑾有些好奇,于是上前喊住此人,“這位公子,在下有禮了?!?p> 那人轉(zhuǎn)身一看,叫孫言瑾一身富家公子模樣,不由回禮道,“不知公子叫住在下何事?”
孫言瑾想了一下,“在下孫言瑾,見公子儀表堂堂,可否相約一同醉仙樓同飲?”
聽到這,書生不由得臉色一紅,“孫公子有所不知,在下由于身無旁物,剛被醉仙樓趕了出來。”
孫言瑾聽了淡淡一笑,“這有何難?公子跟言瑾進(jìn)去便可,其余皆由言瑾來便是?!闭f完,便拉著書生往里走。
“對了,還不知公子大名?”
書生立馬回道,“不敢,在下蒯正明?!?p> “蒯姓?不知蒯公子與原荊襄蒯家是何關(guān)系?”
蒯正明臉上略顯落寞,“家父正是蒯二公之長子。”
“哦,原來是蒯二公之后,言瑾失敬了。”孫言瑾聽到蒯正明如此之說,頓時心里一亮。
這蒯二公可是當(dāng)年荊襄有名的文士,蒯家更是荊襄第一家族。不過自從蒯二公去世之后,家道中落,蒯家族人各奔東西。有的投北涼,有的進(jìn)西蜀。畢竟,之前蒯家家大業(yè)大,仇家也多。
蒯家以治世聞名于世,蒯二公當(dāng)年被稱為荊襄能臣第一人,號稱荊襄九郡皆在此人心中。關(guān)平生在荊襄之時,稱其有蕭何之能。
“蒯兄既然是蒯二公之后,那今日能與蒯兄相識,真是言瑾之幸。”
幾人就這樣說著說著進(jìn)了醉仙樓。
醉仙樓的小二原本見到蒯正明歸來,正準(zhǔn)備大發(fā)雷霆。忽然發(fā)現(xiàn)旁邊的孫言瑾與王潔瑜,一看就是富家之人,頓時換了臉色,好似之前沒發(fā)生過什么似得,急忙往里面招呼。
孫言瑾也不說破,微笑著與蒯正明招呼,心情看似十分愉悅。
幾人就坐。
“聽聞當(dāng)年蒯公在世時,蒯家在荊襄治世之能,天下無雙。荊襄之地,長安久治,皆賴蒯公之功?!?p> 王潔瑜見到孫言瑾對蒯正明特別青睞,十分得體地將話題引到蒯正明身上。
蒯正明見一女子如此之說,臉上笑容逐漸展現(xiàn)。
“過譽了,祖父當(dāng)年也不過是區(qū)區(qū)一點薄力,并無各位所說如此。”雖然話這樣說,但誰都看出來,蒯正明很喜歡別人夸他祖父。
不久,酒菜就上來了。作為荊襄之地有名的酒樓,醉仙樓的上菜速度,自然是一流的。
“言瑾見蒯公子身旁多書物,想必蒯公子也與令祖父一般,也是學(xué)識淵博之人。”孫言瑾見酒菜都上了,于是拉著蒯正明繼續(xù)說到。
蒯正明似乎有點餓了,也顧不得太多,見孫言瑾招呼,也吃了幾口,然后說到,“在下區(qū)區(qū)微薄學(xué)識,與祖父豈可相提并論。不過,在下確實以祖父為楷模,每日與書物為伴,也算不枉費區(qū)區(qū)一生光陰?!?p> 孫言瑾聽完,更加主動,開始與蒯正明探討一些學(xué)術(shù),兩人居然都有知音的感覺。
王潔瑜也是大家出生,自然也不會落后,在旁也經(jīng)常閑談數(shù)語,氣氛恰是愉悅。
“聽聞當(dāng)今陛下頒布戶籍令,不知蒯公子以為如何?”
說著說著,孫言瑾也不知有心還是無意,居然聊到當(dāng)今時政上去。
蒯正明也沒想太多,思考了會,說到,“戶籍令,乃是社稷大業(yè),乃國之根本。”
“哦?此話何解?”
“國之本,在于民。若民眾無所依,豈能國強(qiáng)?”蒯正明娓娓道來,“戶籍令,乃民眾心有所依最大的根本。在下早年經(jīng)過魯陽城,魯陽由于推行吳蠻同化,處處可見五溪蠻夷。一日行與街上,與人口角,不想驚動官府。府衙之人來后,問在下來歷,在下稱荊襄襄城人士??蔁o所憑,遂一同前往府衙,反復(fù)驗證,才可離去?!?p> 仿佛感慨良多,蒯正明飲了口酒,繼續(xù)說到,“若當(dāng)時有戶籍令,那在下出示戶籍令便可,何用如此麻煩?”
“在下以為,戶籍令,可大大增加百姓的認(rèn)同感,此乃千秋大業(yè)?!?p> “始皇當(dāng)年,車同軌書同文,在下認(rèn)為乃始初。陛下戶籍令,乃更甚一層。”
蒯正明慷慨激昂,好似對戶籍令十分推舉,令孫言瑾十分欣賞。
不愧是大家之后,見解不是一般市井所能比擬。
“然,蒯公子可知為何戶籍令至今無法全面推行?”孫言瑾聽完,繼續(xù)淡淡一問。
蒯正明聽到這里,眼神一凝。
許久,他嘆了口氣。
“在下本為世家之人,雖落魄至此,本應(yīng)不該如此之說。但,不得不說,戶籍令不得以全面推行,世家之過?!?p> 孫言瑾聽他這樣說,心下卻十分滿意。
戶籍令,將人口全部透明化,世家阻攔最大。追其根本原因,世家不想將自己家兵的數(shù)量透明。
如若戶籍令推行完全,那世家如此大的擁兵量將暴露在大吳面前,世家如何跟朝廷,跟皇帝交代?
但是,作為原先世家之人,蒯正明能直面提出這個問題,在孫言瑾心里,起碼他是個坦蕩之人,是個值得深交之人。
“蒯公子如此之說,足見蒯公子大義,真不愧為大賢之后?!睂O言瑾發(fā)自內(nèi)心地贊嘆了一句。
蒯正明無奈地笑笑。
“孫公子快別這樣說,我不過一落魄子弟,在此述說一些無關(guān)痛癢的話而已?!?p> “如若讓蒯公子踏上仕途,想必對吳國定是大善?!边@時,一旁的王潔瑜突然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