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末大拯救

016 晉開金口,楊柳擇婿

明末大拯救 茶碗的彼岸 2004 2019-07-12 06:10:00

  “可是……”

  “哎別可是了,蘇兄,你還是不是個男人,婆婆媽媽的,機會難得??!”

  “張兄,剛才你說柳大家遍邀蘇州名士,可人家也沒邀請我啊。我貿然前去,豈不自討沒趣?!?p>  蘇文鋌還想做最后的掙扎。

  “哈哈!蘇兄,說到這個,你可得感謝我!”

  張晉說著,從貼身的衣服口袋里拿出兩封大紅燙金的請?zhí)f了一封給蘇文鋌,笑道:“我早就準備好了,蘇兄,你欠我一個人情!”

  蘇文鋌拿著那封大紅燙金的請?zhí)?,翻開一看,上面果然寫有他的名字。

  看來張晉為了帶蘇文鋌去赴宴,早就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這一張請?zhí)?,可要一百兩銀子呢,蘇兄,你可要收好了?!?p>  “一百兩!”

  蘇文鋌吃了一驚,這張請?zhí)?,大概相當于一張演出晚會的門票,帶吃飯那種。一百兩換算成現(xiàn)在的錢,就是5萬塊。

  用5萬塊看場演唱會,再吃一頓飯,蘇文鋌怎么看,都覺得虧了。

  “張兄,我可沒錢還你,要不我就不去了?”

  張晉拽住蘇文鋌的肩膀,說道:“蘇兄你傻啊,區(qū)區(qū)一百兩銀子何足道哉,要是被柳大家選中,哈哈,就算花一萬兩也值!”

  “什么選中?”

  “選中……”張晉一拍腦袋,道:“我忘了你本來就不知道這件事的,是這樣,柳大家之所以遍邀蘇州名人雅士,齊聚一堂,其本意并不只為舉辦一場盛會而已。其實,柳大家還有一個目的?!?p>  張晉神秘兮兮地說道。

  “什么目的?”

  “擇婿!”

  “擇婿?”

  “對的,柳大家已到二九芳齡,年紀也著實不小了。不過這也不是說柳大家沒人要,嫁不出去,只是因為柳大家眼光甚高,向柳大家求婚的才俊猶如過江之鯽,只不過柳大家全都看不上,至今未嫁。所以,柳大家在蘇州遍邀青年才俊,其實就有擇婿之意?!?p>  “正是因為柳大家看不上的青年才俊太多,很多名氣很大的才子都敗北而歸,所以,柳大家擇婿,幾乎成了一塊辨別才子的試金石?!?p>  “要是有誰被柳大家看中,入了柳大家法眼,那么就說明此人絕對才華橫溢,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若被選中,那就是佳人和才名雙豐收,對書生來說,無異于高中狀元!所以,此次蘇州府各地的才子都來了?!?p>  張晉拍打著折扇,像說書先生說書一般搖頭晃腦。

  蘇文鋌一笑,拱了拱手說道:“那我就恭祝張兄你此番順利獲得柳大家的青睞,早日抱得美人歸!”

  “哈哈蘇兄你說笑了,我張晉有自知之明,文不行,武也不行,大俗人一個,如何入得柳大家法眼,我只是去湊熱鬧的。蘇兄,其實我覺得,你才極有可能獲得柳大家的青睞,并與之結為連理!”張晉笑道。

  結為連理么?

  蘇文鋌神色一黯,一張美麗得幾近夢幻的臉龐從記憶深處跳將而出,浮現(xiàn)眼前,久久揮之不去。

  “小愛,我為了你,接了最后一個刺殺任務??墒侨蝿帐。乙泊┰降搅嗣鞒?。你……在那邊過的還好嗎……”

  “蘇兄?蘇兄?”

  張晉輕輕拍了蘇文鋌的肩膀幾下。

  “張兄……怎么了?”

  蘇文鋌從記憶深處回歸現(xiàn)實。

  “我就說嘛,蘇兄你對柳大家絕對有意。這不,都在開始憧憬以后羨煞旁人的美滿生活了!哈哈!”

  張晉拍打著手中折扇,一臉壞笑。

  蘇文鋌懶得去辯駁,看了看那封燙金請?zhí)f:“這次就當你請了,下次我再請你喝酒。”

  “別岔開話題,蘇兄,快給我講講,你們才子與佳人之間的生活,到底是怎樣一種過法……”

  ……

  翠玉樓,位于山塘街中部。到了翠玉樓之后,再往前走幾步,就是象征蘇州百姓在天啟年間反抗大太監(jiān)——魏忠賢的五人墓。

  五人者,顏佩韋、楊念如、沈揚、馬杰、周文元也。

  為了紀念和頌揚蘇州百姓敢于向黑惡勢力進行斗爭的英勇事跡,張溥于崇禎元年創(chuàng)作了碑文《五人墓碑記》,流傳于后世。

  “蘇兄,我們到了,快隨我下車!”

  馬車一停,張晉掀開簾子,踩著車轍,一步跳下馬車。竟是一刻也不愿在車上多待。

  蘇文鋌下得馬車,只見好一片熱鬧繁華景象,翠玉樓附近的街道,燈花社火,花團錦簇,竟有一種不夜城的味道。

  蘇文鋌和張晉憑借大紅燙金請?zhí)?,入得翠玉樓?p>  “今天翠玉樓不接待其他客人,只有持有請?zhí)娜朔娇蛇M入?!?p>  進入翠玉樓,張晉反倒一點也不著急了,他搖動著手中的折扇,一邊走一邊對蘇文鋌解釋。

  翠玉樓為了柳大家的壽宴,可著實下了翻功夫,偌大一個大廳被臨時改建,最前方搭建一個臨時舞臺,下面則是一張張小幾,小幾后面是一張葦席。

  張晉帶著蘇文鋌直接穿過一排排小幾,來到第一排。張晉隨手一指,道:“蘇兄,這是你的位置?!?p>  張晉說完,在蘇文鋌旁邊的小幾后面坐下了,他坐下后,見蘇文鋌茫然無措,于是解釋道:“柳大家崇尚魏晉之風,所以,柳大家舉辦的盛會,從不使用桌椅,都是按照魏晉之制,席地而坐。”

  “蘇兄,別來無恙乎!”

  蘇文鋌座位另一側,一位俊秀的書生淡笑著對蘇文鋌拱手打招呼。

  蘇文鋌起先沒注意,仔細一看這人,竟然認識,此人名為吳日生【備注】,吳縣人士,乃是蘇文鋌參加縣試、府試的同年。

  蘇州城分兩縣而治,一個是吳縣,一個是長洲縣。蘇文鋌和吳日生同屬于吳縣,更神奇的是,蘇文鋌和吳日生竟十分“有緣”,縣試和府試都是同一批次,俗稱同年。

  只不過縣試和府試,蘇文鋌兩試都是第一,兩次都拿到案首,穩(wěn)穩(wěn)壓住萬年老二的吳日生。

  “吳兄!”

  蘇文鋌淡然還禮。

  “蘇文鋌,還不快坐下,你杵在那里,擋住后面人的視線了!”

茶碗的彼岸

備注:順治二年(1645)六月初一日,吳江進士吳日生和舉人孫兆奎等人,聽到清兵南下的消息,聚集一千多人,屯兵在太湖邊上的長白蕩,準備截擊清兵。太湖和洞庭湖上的各路義軍也紛起響應,一時聲勢浩大。他們用白布裹頭,被稱為“白頭軍”。接著,吳日生就率領“白頭軍”攻進吳江縣城,殺掉降清的知縣朱國佐,還與駐吳淞的明總兵吳志葵取得聯(lián)系,準備共同收復蘇州。但由于吳志葵不積極支援,攻打蘇州的戰(zhàn)斗失敗了。清廷聽到吳江失守的消息,連忙調集軍隊前來圍剿。吳日生指揮千余只漁船,半路截擊,把清軍打得落花流水。清廷不甘失敗,再派降將李成棟和松江提督吳勝兆層層圍剿,吳日生寡不敵眾,泅水潛逃。不久,他又回到長白蕩,重新整編軍隊,制旗鑄印,設官分職,陣營為之一新,并從長白蕩到淀山湖建立了許多白頭軍抗清的根據(jù)地。次年六月,正當白頭軍準備攻打嘉善時,吳日生由于誤中了清知縣劉肅之的詐降計,被捕并解至杭州處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