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清河崔氏
空地四周的人們開始各自討論起來,“保衛(wèi)和平!”“胡漢平等!”的歡呼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
劉義真團揖一圈,謝過眾人后扶著小胡兒下了案幾,叫過王康先和那少年去蠻夷邸等候,自己則和王修、韋華等人回京兆府敘話。
坐定京兆府大堂后,劉義真也不客套,直接詢問起上次會議所布置的事項進展如何?從王、韋兩人的匯報里可見他們都沒閑著,安民和摹兵的事情已經(jīng)開始,又囑咐韋華盡快開始整個雍州的人口、田地清理和造冊。
等韋華和下屬官員事畢告辭后,劉義真又把王修拖到內(nèi)堂交代了幾件事:一、趁著今早的事情發(fā)酵后,將“胡漢平等”貫徹到每項工作上,消除關(guān)中周邊各勢力拉攏、蠱惑民心的不良影響。二、繼續(xù)催促河運的各項物資,一直到河運枯斷為止不得耽誤。三、過幾天劉義真將外出一周左右,期間王修主政、王鎮(zhèn)惡主軍,段宏現(xiàn)在管情報,有事多找段宏了解。
王修一一應承后,劉義真也不多留,抬腳又往蠻夷邸趕。
蠻夷邸聽其名就知道是給什么人住的,只不過不同政權(quán)所指的蠻夷也各不相同,后秦時期羌族以外的民族(也包括漢族)都是蠻夷,現(xiàn)在晉軍來了自然就是漢族以外的各族了,民族歧視,自古就有之。
劉義真趕到蠻夷邸,看到王康和那個秦嶺少年帶著一大幫年歲不等的小乞丐般的屁孩在門口等著,心里著實很不是滋味!戰(zhàn)爭的后遺癥啊!自己這一世有個好爹,十二歲就錦衣玉食、位高權(quán)重,上一世即使苦點也不太孤獨,想到這里,劉義真決定一定要為這些各族的戰(zhàn)亂孤兒做點什么!
房室陳舊、門窗破裂,家具稀少,大冬天的竟有一長溜的地鋪,缺衣少食的孩子們個個面黃肌瘦,唯有清亮的眼睛希冀地看向劉義真,劉義真叫王康速去京兆府領(lǐng)用足量的臥具和保暖衣裳,順便叫工匠來修理房屋門窗。
劉義真拉著那個少年來到門口的牌匾下,認真地說到:
“這塊門匾還是東漢年間所書,到如今已陳舊腐爛,我認為應該換快新的,如何?”
“大都督所言極是,請都督命名!”少年拱手為禮。
“那就叫平安居吧!取平等、安樂之意,以后本督每轄一地,援以此例。”
劉義真前世本就是半個孤兒,心有戚戚焉,這一世手握大權(quán)自是豪情勃起。
“胡漢平等!大都督英明!”
此時已有聞訊而來送衣衫、吃食的百姓,圍在了蠻夷邸的大門口,聽到劉義真此話都極為認同,于是雀躍歡呼之聲不斷響起。
眾多的百姓開始給這群孤兒講解新名的含義,大家俱都是混作一團、其樂融融。
劉義真也與那少年聊起各自趣事,言談晏晏之間,劉義真見少年心思敏捷、舉止有度不似一般農(nóng)家子弟,愛才之心不禁大起,連忙開始追根問底。
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這位文武雙全的砍柴郎竟來自清河崔氏:
崔忠,清河大房嫡系子弟,祖父崔逞399年被北魏道武帝賜死,父崔嚴南逃東晉途中被后秦軍隊擄至長安,拒姚氏招攬夜遁于秦嶺,407年崔忠三歲時崔嚴郁郁而終,416其母亦病亡,身懷家學(漢儒)兼習武,以砍柴為生,堅韌懷仁。
歷史專業(yè)畢業(yè)的劉義真怎會不了解號稱“中國北方第一高門大族”的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源自姜姓,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名門望族,因西漢時期定居于清河郡東武城縣(今河北省故城縣西半屯鎮(zhèn))而得名,東漢即成為山東望族,曹魏時因崔琰、崔林二人勛業(yè)之盛,清河崔氏躋身魏晉頂級門閥之列。
西晉永嘉之亂后中原士族大規(guī)模南渡,而清河崔氏仍根植于河北堅持漢魏禮法傳統(tǒng),以儒家經(jīng)學為本,力圖對入主中原的少數(shù)民族進行漢化改造,至南北朝時進入鼎盛時期。
崔逞為崔琰五世孫,曾任前秦齊郡太守、北魏御史中丞等職。
崔琰的從弟崔林的六世孫崔宏,曾在前秦、后燕任官,現(xiàn)被魏明元帝拜為天部大人,進爵為白馬公,崔宏兒子崔浩也在北魏做官,崔浩仗著自己家世隆盛不可一世。
直到唐朝,科舉取士的制度才逐漸取代“九品中正制”,世族大家逐漸失去了皇權(quán)的庇護,整個魏晉以來形成的社會制度支離破碎,清河崔氏也隨之逐漸衰落了,北宋靖康之亂后徹底消失。
搞定赫連勃勃和西域群魔后,劉義真必將懟上北魏,崔宏不久就會掛掉,承襲其爵的崔浩比其父更加的狡猾猖狂和不擇手段,再加上過幾年就會繼位的北魏“一代軍神”太武帝拓跋燾,這會讓志在一統(tǒng)中原的劉義真更加的頭痛。
好在現(xiàn)在老天送來個崔忠,能文能武,相當于崔浩2.0版,因為北魏的漢人是不可能掌內(nèi)軍軍權(quán)的?!耙源薰ゴ蕖甭詣侔胱?,剩下的就是劉義真和拓跋燾的“王對王”了!
敵軍頭一次勢弱,勝利的天平已向我方傾斜!
劉義真美滋滋地想著,對眼前的崔忠越發(fā)滿意。
不行,我得趕緊攏到手,落袋為安。
劉義真知道崔忠心系孤兒,就以成立親衛(wèi)后備營招攬孤兒為由,盛情邀請崔忠擔任營首,方便孤兒們的文武兼修。
崔忠也沒什么親人可以商量的,沉吟了一會兒就答應赴職,劉義真又趕緊給了個九品縣尉的武職以示重視。
等王康帶著物資和工匠過來后,劉義真仔細地叮囑了一些細節(jié)注意事項,就帶著崔忠趕到了京兆府。
王修在早市上就已經(jīng)了解到崔忠的品性和才能,但對劉義真貿(mào)貿(mào)然就委任其武職還是提出了反對意見。
劉義真也不多語,在紙上寫了“清河崔逞嫡孫”幾個字遞給王修。
王修一看,頓時老眼圓睜,還沒回過神就被劉義真搶過去一把火燒掉了,于是也是再不多言,痛痛快快地辦好了委任手續(xù),沒辦法,大都督的大印被劉裕交給了王修保管。
等劉義真打發(fā)崔忠去安樂居遴選后備營預備人員,王修立即支開身邊的人過來賀喜,沒辦法,清河崔氏的名頭太響了!如果投奔朝廷的話最少都給個六品官。
兩人又就此事商量了一下,決定暫時悶聲發(fā)大財:不問不說,不是信得過的人也不說,就當作秘密武器了。
談完事后時間已到午初三刻,劉義真也不走了,就決定在京兆府和王修一起吃工作餐了,又喚過來一個小吏,叫他去通知崔忠未時再過來同去未央宮。

木易大伯媽
在這花好月圓之日,祝人人如龍、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