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星辰故事在開始

帝33章 人皇伏羲八卦宗早讀道教圣典《道德經(jīng)》人間解析28

星辰故事在開始 水火星辰海 5779 2021-02-05 07:22:54

    第19章少私寡欲

  【原文】

  絕圣棄智①,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②。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xué)無憂。

  【注釋】

  ①圣:此處是指一種智能而言,不同于“圣人’’的圣。

 ?、谖模何娘?,浮文。

  【譯文】

  拋卻聰明和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杜絕仁慈,拋棄道義,人民才會回復(fù)到孝慈的本性;拋棄伎巧和獲利,就不會有盜賊產(chǎn)生?!笆ブ?、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讓人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質(zhì)樸的本性,減少私欲雜念,拋棄“圣智禮法”的學(xué)問,就沒有憂患了。

  【導(dǎo)讀】

  老子提出“絕圣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的治世思想。認為“仁義、“圣智”等不足以作為治理國家的法則,只有歸于原始,保持事物的本性才能免除世間的憂患。

  【解析】

  在本章中,老子對前一章提到的社會弊病又作了進一步闡述,并針對社會病態(tài),提出具體的治理方案。

  在前一章中,老子說“智慧出,有大偽”,因此他在本章的開篇就點明“絕圣棄智”,這使人不免產(chǎn)生疑惑:“聰明睿智和巧言善辯乃人心所向,為何要杜絕和拋棄呢?”智慧是好東西,這一點誰也不能否認,但好的東西不一定有好的用途。也就是說,如果將聰明才智用于為百姓服務(wù),用于積善養(yǎng)德,那無疑是好的,是應(yīng)該大力提倡的;可一旦用到損人利己的事情上去,那將是十分可怕的,還不如沒有智慧,因而老子主張拋棄這種聰明智巧。

  老子認為“圣”、“智”容易滋生巧詐,用法制巧詐治國,便成為擾民的“有為”之政。拋棄這種擾民的做法,人民就可以得到切實的利益。由此可見,老子并非真正倡導(dǎo)愚民政策。)“下德”的圣人借助法制,提出各種虛偽的道德概念,只有“朝甚除”的人才能享用這種文化造出的物質(zhì)財富而且這種文化還腐蝕了淳樸的人民,誘使他們對“奇物”產(chǎn)生欲望。這種文化乃是“亂之首”。由上可以明顯地看出,老子斥責(zé)統(tǒng)治者的文化,在他看來,這種文化和大道是相矛盾的,必須拋棄這種文化,因為它對人民毫無益處。所以,老子提出一種烏托邦思想——使人民同這種文化隔絕。老子的這一政治主張雖有些理想化成分,但他提出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對恢復(fù)人的自然本性,具有一定的意義。

  許多本子以“少私寡欲”句結(jié)束本篇,而把“絕學(xué)無憂”作為下一章的開端,“絕學(xué)無憂”也正可以與前句“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并列。對于“絕學(xué)無憂”一句,學(xué)術(shù)界也頗有爭議。一種看法說“絕學(xué)無憂’’指棄絕學(xué)習(xí)就沒有憂慮了。也就是認為老子要毀滅一切文化,當然也就不要學(xué)習(xí)了,因而導(dǎo)出結(jié)論:老子是愚民政策的創(chuàng)始人,是倡導(dǎo)愚民思想和政策的鼓吹者。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絕學(xué)”指拋棄那講圣智、仁義、巧利的學(xué)問,將其置于身外,免去權(quán)欲的誘惑,做到無憂無患。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老子所說的“絕”,其實就是絕招的“絕”,也就是獨門絕技,是指至深、獨到的學(xué)問,老子認為只有取得不同于世俗的獨到學(xué)問,才能無欲無求,真正做到無為。

  在遠古時期,人類和自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然是和諧相處的,人類吃的、用的無不直接取于自然。當時人類的認識有限,并不比別的動物高明多少??呻S著認知的增多,人們漸漸具備了改造自然的能力,認為自己是萬物的主宰,并且不斷打亂自然的平衡,因而遭到了大自然的懲罰。其實,這是人類為擁有智慧而付出的代價。后來,人類還出現(xiàn)了欺詐、猜疑和互相殘殺的行為,這也是巧智滋生出的不良后果。有一故事,頗受啟發(fā):客機在沙漠失事,留下了十一名幸存者,在幸存者中,有教授、官員、經(jīng)理、軍官、主婦……還有一個傻子。沙漠白天的氣溫高達五六十度,要想生存就必須及時找到水源,求生的本能支撐著每個人都去尋找水源,然而,大沙漠總給人開玩笑,當他們看到一片綠洲,狂奔而去時,綠洲卻瞬間消失了,一連幾次都是這樣。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發(fā)現(xiàn)的綠洲,只不過是海市蜃樓。他們?yōu)榇索鋈簧駛?,心灰意冷。而唯有傻子不知道什么是海市蜃樓,他只知道口渴需要喝水,在其他人徹底放棄之后,他還在拼命地尋找水源,最后他爬上一個沙丘,看到了水,就呼喊著讓其他人過去,可沒有人理會傻子的話。三天后,當救援人員趕到時,發(fā)現(xiàn)除了傻子還活著,其他十個人都死了。

  傻子不懂什么叫海市蜃樓,也不懂什么叫欺騙,當然也就不會猜疑,不會等死;而那些人恰恰相反,是他們的聰明才智將他們推向絕路,傻子因“傻”得福,是“傻”救了他的命。當然,本章并不是倡導(dǎo)我們都去做傻子,而是啟發(fā)我們不要用自己的智慧去猜疑人、傷害人,要做到質(zhì)樸淳厚、少私寡欲,這樣才能與大道相通。

  王弼《道德經(jīng)注》

  圣智,才之善也;仁義,行之善也;巧利,用之善也。而直云絕,文甚不足,不令之有所屬。無以見其指。故曰此三者以為文而未足,故令人有所屬,屬之于素樸寡欲。

  圣明和智識,是好的才能;仁義,是好的行為;巧妙有利,是好的功能。而老子直接說要棄絕它們,連做膚淺的紋飾都不夠格,只會讓人們沒有歸屬。通過上面三者見不到也得不到我們提倡它們所要達到的目標,所以說這三者做膚淺的紋飾都不夠格,人還要有另外的真正需要歸屬的東西,那就是簡單、自然、少有所欲。

  蘇轍《老子解》

  非圣智不足以知道,使圣智為天下,其有不以道御物者乎?然世之人不足以知圣智之本而見其末,以為巧勝物者也,于是馳聘于其末流,而民始不勝其害矣。故“絕圣棄智,民利百倍”。

  沒有圣明、智識是無法了解道的,讓圣明、有智識的人來治理天下,怎么會不以道來處理萬物呢?但是世人只見到了智慧的膚淺表現(xiàn),卻見不到智慧的根本,以為機巧就能夠取勝,于是在道的末流大肆折騰,而百姓不能承受這樣造成的損害了。所以說拋棄對圣明與智識的肯定、景仰和追求,民眾可以獲得百倍的好處。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仁義所以為孝慈矣,然及其衰也,竊仁義之名以要利于世,于是子有違父,而父有虐子,此則仁義之跡為之也。故“絕仁棄義,則民復(fù)孝慈”。巧所以便事也,利所以濟物也。二者非以為盜,而盜賊不得則不行,故“絕巧棄利,盜賊無有”也。

  仁愛而遺棄親人的人是不存在的,正義而背叛君主的人是不存在的。所以仁義表現(xiàn)為孝順慈愛,但是到仁義的衰頹的時候,不仁義的人們以仁義的名義去尋求利益,于是有孩子違逆父親,有父親虐待孩子,如果把仁義比作車輪,種種亂象都是由仁義的車輪滾過地面留下的痕跡,這痕跡雖然顯示了車輪的滾過,卻是車輪碾壓與排斥的東西。所以說杜絕對仁義的肯定、景仰與追求,民眾才能恢復(fù)到子孝親慈的天性。巧,能使事情方便易行;利,能夠扶助、促進事物的發(fā)展。具備這兩者的不一定是盜賊,而盜賊一定具備這兩者,所以說遠離對機巧的使用和對私利的追逐,盜賊也就沒有了。

  世之貴此三者,以為天下之不安,由文之不足故也。是或?qū)僦ブ驅(qū)僦柿x,或?qū)僦衫?,蓋將以文治之也。然而天下益以不安,曷不反其本乎?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而天下各復(fù)其性,雖有三者,無所用之矣。故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此則圣智之大、仁義之至、巧利之極也。

  世人珍視這三種東西,造成天下的不安定是因為這些都是無足輕重的紋飾、裝點。有人提倡圣明、智識,有人提倡仁義,有人提倡巧利,都是用膚淺的紋飾來治理。然而天下反倒更不安定了,為什么不返回紋飾的根本呢?使人們的感官清凈,內(nèi)心樸實,減少對自己的關(guān)注和對欲望的追求,則天下人都恢復(fù)他們的本性,雖然有那三樣?xùn)|西也沒什么用處了。所以說我無為,人們就自我發(fā)展;我好靜,人們就會自然端正言行;我不妄加指揮,人們自然富足;我沒有貪欲,人們就自然樸實。這就是最圣明、智慧的圣智,最仁慈正義的仁義,最巧妙有利的巧利。

  然孔子以仁義禮樂治天下,老子絕而棄之,或者以為不同?!兑住吩唬骸靶味险咧^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孔子之慮后世也深,故示人以器而晦其道,使中人以下守其器,不為道之所眩,以不失為君子。而中人以上,自是以上達也。

  但是孔子以仁義禮樂治理天下,老子卻棄絕它們,有人以為他們不一樣。《易經(jīng)》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孔子為后世考慮的很多、很深刻,所以向人們展示的是具體、實在的形式,而隱藏了真正的道,使中等層次以下的人遵守具體的、實在的形式,不被道的高深莫測弄迷糊,如此也不失為君子。而中等層次以上的人自然應(yīng)當追求最高的道。

  老子則不然,志于明道,而急于開人心,故示人以道而薄于器,以為學(xué)者惟器之知則道隱矣,故絕仁義、棄禮樂以明道。夫道不可言,可言皆其似者也。達者因似以識真,而昧者執(zhí)似以陷于偽。故后世執(zhí)老子之言,以亂天下者有之,而學(xué)孔子者無大過,因老子之言以達道者不少,而求之于孔子者??嗥錈o所從入。二圣人者皆不得已也,全于此必略于彼矣。

  老子不是這個樣子,他立志要人們明了大道,而急于開化人心,所以對人講大道,而忽視了具體的、實在的形式,認為治學(xué)的人只知道具體的、表面的知識,道就體會不到了,所以主張棄絕仁義禮樂來使人明道。道是不可言說的,可以言說的都是與道相似的東西,而不是道本身。通達的人因為相似所以能從這種言說中認識真正的道,而頭腦不清醒的人看到相似的就以為是真的。所以后來的人以老子為指導(dǎo),有禍亂天下的,而學(xué)孔子的人通常沒有大的過錯。因為老子的言說而得道的人不少,而通過學(xué)習(xí)孔子來求道的人??嘤跓o從入手。兩位圣人都不夠全面,重視了此就難免忽視了彼。

  【經(jīng)典解析】

  有人認為老子反對一切文化思想,是想讓人民歸于最原始的愚昧狀態(tài),是愚民思想的先驅(qū)、愚民政策的鼓吹者。老子思想固有反智傾向,但并不是為了愚昧民眾。老子所真正反對的是那種在人們交往中的奸詐巧智、假仁假義,讓人們免去權(quán)利、欲望的誘惑,做到心靈上的自由。

  老子所生活的時代,諸侯紛爭,戰(zhàn)亂四起,所有的戰(zhàn)爭無不是打著維護禮義、為天下的旗幟;所有的統(tǒng)治者,無一不以圣賢自居;而那些縱橫游說的政治家、思想家們也無一不是世人心中的“智者”,他們用給諸侯帶來“利”的學(xué)說而挑拔戰(zhàn)爭,求取功名。在老子眼中,這正是戰(zhàn)火頻仍、民不聊生的根源。

  所以老子從他所觀察到的時代出發(fā),認為這些“圣智”、“仁義”、“巧利”,才是大道廢的禍根。人們與其有這些“仁義”、“巧智”還不如沒有,還不如歸復(fù)于那種理想中的無知無欲、無爭無斗的狀態(tài)。

  《莊子》中曾有這樣的描述:遠古時候,人們結(jié)繩記事,將粗疏的飯菜當作美味,將樸素的衣服當成美服,在淳厚的風(fēng)俗中快樂地生活,居所簡陋,但人們卻安適于其中,鄰近的國家相互觀望,雞犬之聲相聞,百姓到老死也不相往來。那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如今,百姓伸長脖子、踮起腳跟說“某個地方出了個圣人”,于是帶著糧食急趨而去,拋棄雙親,放棄自己的事業(yè),往來奔波,這都是追求圣智而不遵循大道的過錯。

  快樂的含義很復(fù)雜,有人說學(xué)習(xí)是快樂的,有人說無知最快樂;有人靜坐冥想很快樂,有人將攀山越嶺當作快樂;對于很多百姓來說沒有戰(zhàn)亂、安居樂業(yè)就是快樂,但張儀、蘇秦這樣的名士卻將建功立業(yè)、名揚天下當作快樂;有的君主整天就喜歡飲酒作樂,有的君主卻宵衣旰食而不知疲倦....老子認為是智慧、名利讓那些人不安于現(xiàn)狀,而勞神傷骨的。在現(xiàn)實的社會中,我們只能說老莊等人都是理想主義者。我們在看到他們這種美好理想的同時,也應(yīng)看到其局限性,一方面學(xué)習(xí)老子放棄小聰明、小利益,遵循大道的理念;一方面也應(yīng)看到其過于理想化的缺點:完全放棄巧智、利益的人根本無法在這個世界上立足。

  【哲理引申】

  盧多遜,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人,北宋大臣,出身書香門第,家中四代為官,本人是后周太祖郭威顯德初年進士。他博學(xué)多才,精通經(jīng)史,文辭敏捷,喜歡術(shù)數(shù),十分有謀略。宋太祖喜歡讀書,每次到史館取書,盧多遜預(yù)先誠令史館官吏告訴自己,知道宋太祖所拿的書,一定通宵閱讀,到宋太祖問到書中事時,盧多遜回答流暢,同僚們都佩服他,宋太祖也十分看重他。

  當時的宰相是趙普。趙普是陳橋兵變時的功臣,才智出眾,功勛卓著。但趙普讀書并不多,這和盧多遜形成鮮明對比。所以二人之間常有些齟晤,趙普不看好盧多遜,盧多遜也常常對趙普不遜。擔(dān)任翰林學(xué)士后,每當宋太祖召對之時,盧多遜便趁機談起趙普違法占地、與民爭利等諸多不法行為。還有一天,趙普與盧多遜一起奏稟政事。這時,宋太祖趙匡胤剛想把年號改為“乾德”,就說這個年號自古以來未曾有過。趙普一旁附和,說這個年號起得好。數(shù)年后,宋滅后蜀,后蜀皇宮中的一些物品被送到宋太祖手中。宋太祖發(fā)現(xiàn)這些物品中印有“乾德”的字樣。問眾人,盧多遜道:“此偽蜀時號也。”趙匡胤大為驚訝,立即命史官查對,果如盧多遜所言。趙匡胤大怒,提筆就在趙普臉上抹了一下,說:“汝怎得如他。”趙普回家后,一個晚上都不敢把臉上的墨跡洗去。第二天早朝,趙匡胤見他臉上仍有墨跡,才笑著讓他洗掉。趙普受此羞辱,對盧多遜的成見更深了。

  開寶六年(973年)八月,趙普被彈劾罷職出鎮(zhèn)河陽,盧多遜不久就被任命為中書舍人、參知政事。趙光義繼位后,又被任命為宰相,一時間權(quán)傾朝野。為了打擊看不起自己的老宰相,盧多遜設(shè)法排擠趙普的妹夫太常博士候仁寶,使其離開京師最后陣亡于戰(zhàn)場。而后又逼迫剛剛?cè)⒘怂翁嫱馍内w普長子趙承宗離京赴任。盧多遜在幕后的種種小手段令趙普十分惱怒卻沒有辦法。后來,趙普因“金匱之盟”遺訓(xùn),為宋太宗立了大功,因功被晉為司徒、宰相,封梁國公。

  趙普復(fù)相以后,盧多遜頗為不安?!端问?太宗本紀》記載:普復(fù)相,多遜益不自安。普屢諷多遜令引退,多遜貪權(quán)固位,不能自決。趙普并不想將盧多遜趕盡殺絕,暗示他隱退,但盧多遜貪戀權(quán)位,并不死心。他甚至還想東山再起,于是勾結(jié)宋太宗的弟弟,秦王趙廷美。這恰恰犯了宋太宗的大忌。

  太宗大怒,下詔一列舉他不忠的罪過,貶授為兵部尚書。第二天,把盧多遜交給目史審問,命令翰林學(xué)士承旨李防、學(xué)士啟蒙、衛(wèi)尉卿崔仁冀、膳部郎中知雜事滕中正一同審訊。案情審結(jié),召文武常參官在朝堂集議,太子太師王溥等七十四人上奏議論說:“謹按兵部尚書盧多遜,身任宰相,心懷怨望,秘密派遺堂吏,勾結(jié)親王,互通聲氣,咒詛君父,大逆不道,敗壞綱紀,上負國家恩寵,下虧為臣之節(jié),應(yīng)當予以誅罰,以正法律。請把盧多遜交給有關(guān)部門處理,削奪一切官爵,依法誅斬。秦王廷美,也請同盧多遜一起做出處理,其他牽連犯罪的人,希望按法律懲治?!碧谙略t將其流放至崖州。

  盧多遜聰明才智,學(xué)識淵博固然值得欣賞,但他不懂為官之道,卻總喜歡特才傲物,耍小聰明,在存在隱患之時,又貪戀權(quán)位,不能做到及時身退,最終落得抄家流放的罪過。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