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定策

第三十八章 贈策

定策 吳鉤雪明 2033 2019-08-08 13:22:24

  “但家父多年來為國為民,毫無異心呀?!?p>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令尊及你方家?guī)资旯妆氡?,豈止是懷璧,簡直拿捏著大半個虞國江山。有這樣一人在側,試問哪個帝王還能心安?!?p>  “先生教誨的是。那現(xiàn)如今梁翼暗害我父,難道是尊了承帝的遺詔?”

  “當然不是。承帝雖然忌于令尊聲望將之謫貶邊關,但也絕對不想徹底毀了這顆將星。

  他還要用令尊這顆棋子外震北狄、內懾諸侯。但現(xiàn)今承帝駕崩,他生前苦心孤詣搞出的內外平衡就會被打破。承帝在,梁翼不敢放肆。承帝不在,虞國朝中可就是血雨腥風了。”

  方權聽過此言,愈發(fā)感嘆竹隱不出木屋,便能通徹虞國朝中紛繁復雜的關系和爭斗,確實有著經天緯地的本領。

  “在下要向先生告罪。在下此來雖是慕名,但還懷揣著一個心思。就是想請先生指點迷津,求先生教我除掉梁翼之法?!?p>  “那梁翼在朝幾十年,根深蒂固。哪是說除便能除的。”

  “他勾結外敵害我父親,于國于家在下也要與他斗個生死?!?p>  竹隱聽到此言,贊嘆道:

  “好志氣,好胸懷。季天兄于國于家四個字,我甚感欣慰。君在報家仇時尚不忘國事,憑這點我便贈你一策?!?p>  “小子恭聽教誨?!?p>  “說來也很簡單,就是先不要回洛陽?!?p>  方權疑惑道:“不回洛陽那如何鏟除的了梁翼?”

  竹隱微微一笑:“梁翼加害令尊,是親自來的涼州么?”

  “可梁翼是借了匈奴人之手啊。在下不回洛陽,能借誰之手?”

  “你怎還不明白。令尊被貶十幾年,你方家勢力已弱,早就遠遠不及如日中天的梁家。但梁翼想害令尊,還是得大費周章借助外人之力。他尚且如此,你如想成事,更要深遠謀劃才行?!?p>  “可在下的洛陽家人怎么辦?梁翼隨時可能對他們下手?!?p>  “你不回洛陽,他們可保無虞。你回了洛陽,那便是給梁翼機會將你家一網(wǎng)打盡?!?p>  “這是何道理,請先生明言?!?p>  “先前梁翼會顧慮你家父子領兵在外,不敢妄動?,F(xiàn)在令尊以逝,而你還回了洛陽,那不就是全家上下盡入他掌中?今后若想徹底除了你家,不過隨便安插個罪名的舉手之勞罷了。”

  方權似乎明白了一些,可還是疑惑的問道:

  “但不回洛陽,在下又該往哪里去?”

  “去徐州,尋你舅父李杰。他在徐州為將,手下也有幾萬精兵。你舅甥兩人在徐州扯起大旗,梁翼就會投鼠忌器。你洛陽的家人自然平安無事?!?p>  “可是,可是。那樣以來,在下幾年內都報不得大仇,梁翼豈不是一直逍遙法外?!?p>  “殺梁翼一人算什么本事,毀了梁家數(shù)代基業(yè),重整山河那才叫高明。想要徹底扳倒梁家這顆大樹,就要先學會韜光養(yǎng)晦,忍辱負重。如果一再意氣用事,最后只能一事無成。”

  竹隱對于權謀的講解和洞察顯然高出方權許多,方權越聽越是詫異心驚,越聽越是茅塞頓開。

  “殺梁翼一人算什么本事,毀了梁家數(shù)代基業(yè),重整山河那才叫高明”方權反復品味著這幾句言語的含義,漸漸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為父報仇。

  方起一生都是為國為民的忠臣良將,他最想看到的便是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然而朝中奸佞橫行,方起自己也難當主政的大任。一輩子只能恪守己職,忠心衛(wèi)國而已。

  所以真正的為父報仇不應該僅僅是殺了梁翼、黃斌、夏武羅這一干人。而是應該徹底鏟除朝中奸黨,消滅北邊外患。挽虞國于危難,還天下于太平。這才是父親的遺志和夙愿。

  方權與竹隱一直暢談到深夜,從朝政之事聊到江湖百姓,從邊關生活談到人生愿景。越談越是投機,竹隱也終于放下隱士高人的架子,全沒了兩人傍晚初見時的冷淡。

  其間邢大虎借竹隱的鍋碗做了幾樣小菜,竹隱還拿出了幾壇藏了多年的陳釀,三人喝了個痛快。方權不善飲酒,但酒逢知己相談甚歡之下,也喝了小半壇。而邢大虎可是嗜酒如命,咕咚咕咚喝了兩大壇子。只要有酒喝,邢大虎就不再有怨言,連看竹隱都順眼了許多。

  夜間竹隱安排方權睡在書房,邢大虎只得又以天為被、以地為床睡在門口的柳樹下。好在邢大虎在山野中生活了多年,也不甚在意。

  隔天上午,方權再不敢耽擱,辭別了竹隱便要上路。

  “季天兄。我一個山野村夫,臨別無以為贈。如不嫌棄,這屋內的藏書,君可挑揀兩本,聊表我心意。”

  昨夜方權曾隨手翻閱了幾眼。一看之下,才知道這些書都是歷代名家所述的兵法古籍,無論哪一篇都是世所罕見的珍本。竹隱竟然能以這等貴重物品相贈,讓方權受寵若驚。

  “這些都是先生珍藏,在下怎敢奪先生所愛。”

  “無妨、無妨,這些竹簡早已盡在我胸中。季天兄隨意挑揀便是?!?p>  方權心想,盡在胸中這幾個字氣度超凡,不是真正的無雙國士怎能說出如此言語。但他轉念又想,以竹隱先生之才,當是早已超脫了這些兵書戰(zhàn)法的束縛,說一句盡在胸中絕不為過。

  他不便弗了竹隱的一片心意,況且這些書也確實讓他愛不釋手。故而就認真挑了兩本,一本是戰(zhàn)國時的《尉繚子》,此書雖然流傳于世已久,但是多為后世偽作。真正的《尉繚子》真容所知之人甚少,竹隱這本上有漢初孝武皇帝的御批,當是珍本無疑。另一本是以道家的思想學說講統(tǒng)御之策的《太白陰經》,也是難得的珍本。

  方權再次恭敬的謝過竹隱的指點和贈禮,帶著邢大虎下山而去。

  經過與竹隱先生的深談,他大概明白了虞國朝中以梁翼為首的梁黨的種種行徑,也明

  白了父親兵敗背后的緣由。其實從未經歷過這種爾虞我詐的政治斗爭,方權一時也拿不定注意到底該當如何。左思右想之下,還是決定遵照竹隱先生所送之策,去投奔遠在徐州的舅父李杰。聽聽舅父對此事有什么看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