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歲,我大學畢業(yè),在寧夏本地的一家公司上班。
寧夏的四五月份,氣候有些不適應。時而溫柔,時而燥熱,甚至有時候還會突如其來的雪。陽臺上的盆栽似乎沒有人那般矯情,它長勢喜人,葉子也綠油油的。它是沙棗花,被稱為沙漠桂花,我養(yǎng)了它也有三年多了,有感情是難免的,可是最重要的還是我一直想做一顆沙棗花。
說來也好笑,神話故事里,那些花花草草,總想著變成“人”。而人想變成花花草草的,少之又少,我印象中,好像還真沒有。
我不是一個精致的女孩,公寓里除了一盆盆栽,也沒有什么值得令我說的東西了。而且也不善言語,五年里,也就陪著這花,說說叨叨了。
上大學時,沒有太多與人交集的記憶,基本都是一個人活動,這漫長的四年是怎么熬過來的,有時想到,覺得特別佩服自己。
大一,剛到一個新學校,各種不適應,原本平靜的生活被撕開了一小口。班級群,社團群,各種公共學科群,各種好友申請,忙的要死。
記得那天剛下飛機,西北開始下雨了。這是我始料不及的,在我現有儲備的知識里,西北下雨似乎是一件不常見的事。而且還下的特別大,一瞬間,有點不知所措。
航行是結束了,但是心中的航線卻是剛剛開始。同行的還有好幾個小伙伴,下飛機的時候隨便找個理由便匆匆離去。畢竟還是陌生的,也不想麻煩別人,世界上最難還的怕就是人情了。這一段旅程其實挺奇妙的,從一個點出發(fā),到另一個點結束,兩個人的距離都可以在這兩點連線之間畫出來。只不過,卻沒有想過,后來我們兩之間的距離用直尺就可以丈量。
那時候的我還沒有現在的厚臉皮,頂著豆粒大的雨,一個人漫步,第一次來到陌生的地方,第一感覺竟是矜持。頂著雨,一路跑到公交車??奎c,一進去,里面擠滿了人,各種身體的碰撞,道德的界限早不知道丟哪去了,幸好還有法律的屏障。
我盡量找了一個靠近外面的地方,哪怕雨水會濺射到衣服上,也沒有再往里面走一毫。這看似簡單的一點點距離,其實是個體找尋安全感最有效的方法。
不過總會有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身處陌生的環(huán)境,難免的會有點不適應。在思考著該如何去往大學的時候,不知道是誰把一把雨傘塞進了我的手里,我抬頭看了看,他似乎不想讓我說謝謝,也不想讓我看到他的面貌,拼命的把自己另一半身體塞進一輛私家車里。
“這是憐憫嗎?”
我看著那輛車向著遠處走去,路上的雨水不安的往兩側涌去,不斷的問自己。
車站里似乎有幾個人看到了這一幕,朝著我露出不一樣的目光。我覺得我和其他的女孩不一樣,或許其他的女孩會在腦海里幻想白馬王子與白雪公主,可是我只知道,很多人沒有那個資格,也沒有那個想法。
在小小的精神領域里,我只想把它構建成一個人的天地,一個人揮霍。對于那些外來者,除了封殺,沒有其他選擇。也確實,他的出現沒有在我的心中驚起一絲波瀾,就像一滴水滴進馬里亞納海溝,不會有波瀾,只會被黑暗吞噬。只是,我卻沒有想到,那個問題,卻穿過了一萬多米的海水,直插心臟,也讓我的生活變得沒有一絲光亮。
也正是因為這一個小插曲,讓我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一個人守著一方天地。要不然為什么當初父母極力勸阻我還會選擇這里。西北,一個很神秘的地方,歷史上多少王侯將相埋骨于此地,又有多少秘密藏在這片大地下。好吧,這跟我沒關系。
身處于西北,我卻像一個南方的姑娘,讓一切都格格不入。
大學的一開始,身邊的朋友都極力的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競選各類職位,天真的覺得這就是融入集體最好的辦法。而我卻把所有的活動,能推就推,實在不能,就一副冷臉。后來,就這樣,成功榮獲了學院“冰山美女”的稱號。
我覺得這是一個諷刺的叫法,雖然我極力的想把自己構建成自己心里想的人,這其中,自然會有所艱難。我不知道為什么那些人會叫我“冰山美女”?為什么會用兩個名詞。這世界總是把兩個毫無關聯的名詞組合在一起,偏偏讀起來還像一個詞語,更有甚者,時不時成為網絡名詞。
于是就有了各種稱呼。
“冰山女……冰美女……,”
等等。
幸好我是一個臉盲患者,那些和我打過招呼的人,下一次見到肯定不會認識。于是每天打招呼的人,在我看來,永遠都是不同的人,心里也有一點點滿足。也正是因為這樣,我用這個理由,成功避免了無數的尷尬。
“抱歉,我臉盲!”
也正是我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跟熟悉的人聊天都無法找到共同話題,只會像小花,小草一樣,聽著他們談笑風生。
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圍的人都有了自己的閨蜜。而我還是一個人,這就難免會成為“孤獨”的代名詞。構建這樣想要的東西,難免會這樣,如果在這過程中,遇見一個和自己一樣的人,那怕是要把自己一輩子的運氣用完了。我希望可以遲一點遇見,這樣才能把運氣攢到很多很多。果然,如我所料,遇見的時候,早以落入萬丈深淵。
換一句話說,孤獨也沒有什么不好,孤獨才能讓自己更有經歷去感受。而且不僅僅能學好專業(yè)知識,能豐富自己的業(yè)余愛好。
我學的是計算機科學,愛好文學。這兩個看似都有“學”字,看起來沒有什么關聯,實則不然。因為這兩樣東西,都可以構建自己想要的生活。
“既有文學的思維,又有計算機的思維,這才是想要的生活”
想通了這個專業(yè)知識和業(yè)余愛好后,人就會過得異常輕松。
我就再也沒有其他的想法了,在這條用夢想換來的路上一步一步走下去。一個人泡在圖書館里,泡在城市的一角,偶爾興趣來了喝一杯咖啡,看一場電影,或者是玩一次過山車,海盜船……在這個階段里,我覺得我很好,即使孤獨感會常來,但是孤獨不會。
我也會在一些博客里發(fā)表對一些專業(yè)性知識的理解,有許多人在下面評論,慢慢地突然覺得很喜歡這種感覺,與之前的孤獨恰恰相反。
有人說,網絡是反應自己需求的映射??赡苁前?。可是理智還是戰(zhàn)勝了虛擬,我想要那樣的生活,網絡給不了。我承認,這種臆想是一個人生活時特別容易出現的軟肋。但我們需要接受現實。
想要的生活就是一個人構建一個世界,以為可以,卻沒有想過崩塌時的后果,而自己,也在一次次的意外里,繼續(xù)走在這條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