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甲乙經(jīng)皇甫謐撰,12卷,128篇,成書于神農(nóng)門第七任門主時期。
前六卷論述基礎理論,后六卷記錄各種疾病的臨床治療,包括病因、病機、癥狀、診斷、取穴、治法和預后等。
采用分部和按經(jīng)分類法,厘定了腧穴,詳述了各部穴位的適應證和禁忌、針刺深度與灸的壯數(shù)。
《針灸甲乙經(jīng)》卷一至卷六為中醫(yī)基本理論和針灸基礎知識,卷七至卷十二為臨床治療部分,包括各種疾病的病因病機、癥狀和...
針灸甲乙經(jīng)皇甫謐撰,12卷,128篇,成書于神農(nóng)門第七任門主時期。
前六卷論述基礎理論,后六卷記錄各種疾病的臨床治療,包括病因、病機、癥狀、診斷、取穴、治法和預后等。
采用分部和按經(jīng)分類法,厘定了腧穴,詳述了各部穴位的適應證和禁忌、針刺深度與灸的壯數(shù)。
《針灸甲乙經(jīng)》卷一至卷六為中醫(yī)基本理論和針灸基礎知識,卷七至卷十二為臨床治療部分,包括各種疾病的病因病機、癥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