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遐給徐謙在襄城里最高檔的住宅區(qū)安排一套寬敞優(yōu)雅的房屋,里面有好幾間上房,因此冷葉和朱婧也各自有了一間。
至于職位,程遐新增了次教一席,地位在客教之上,主教之下。
又是宴請又是好房又是高位,這些足以讓太子府所有的賓客嫉妒了。
王陽一回來,陶飛客就找到他告訴了府中的變化。
陶飛客說自己敗了沒有什么,可恨的是徐謙事后竟然說那天即使是王主教親自上場也肯定一敗涂地,等主教回來他一定要向他挑戰(zhàn)!
王陽最引以為豪的當然就是自己的劍術,至今還沒有人一對一能打過自己,聽說有人大言不慚要和自己對戰(zhàn),他心里冷哼,然而也有些興奮,不禁地摩拳擦掌起來。
其他客教也趕來拍馬屁,話題都離不開徐謙,他們說長史如此看中他讓他當了次教,他依然感覺不滿意,認為自己要當主教,長史也同意了,只是抹不開王教習的面子,暫時讓他當次教,以后再取而代之。
本來王陽對徐謙到來沒有多少緊張感,對他本人也沒有什么反感,說什么打敗誰的話是一般劍客的毛病,吹吹牛無傷大雅,然而,他一來就想取代自己,長史大人還同意,這就讓他無法接受,惡向膽邊生。
他去找長史報到,順便探探口風。
長史果真對徐謙贊不絕口,說他一招之內(nèi)就打敗了陶飛客,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厲害的劍客,還問他對此有什么看法。
程遐的意思是想問問你現(xiàn)在能否做到如此。
要一招打敗陶飛客,王陽自問難以做到,但是若是以此來推斷他也不是徐謙的對手未必顯得武斷,正所謂一物降一物,徐謙剛好的陶飛客的克星,那么他也許就是徐謙的克星。
他說道:“徐謙的本事的確讓讓我佩服,普天之下能讓陶飛客一招敗下陣來之人恐怕沒有第二個了。”
“你的意思是你不如徐謙?”
平日里王陽目中無人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程遐好不容易碰上一個比他強的,想要殺殺他的銳氣。
“打陶飛客我不如徐謙,然而比試之道是劍法、預備、臨場發(fā)揮和運氣綜合決定勝敗,所以我和他若是比試,結(jié)果是怎樣我不敢斷定?!?p> 其實他和徐謙都已經(jīng)很強了,太子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達到他們水平,程遐在意的是太子要愿意認真地學習劍術,不斷進步,不能夜郎自大,如果做不到,老師再厲害又有何用?!
王陽平時在教授太子之時態(tài)度和藹,一臉笑容讓人如沐春風,語氣柔和,一遍又一遍地講解動作要領,以身示范,常常是太子還沒有領會他已經(jīng)口干舌燥氣喘吁吁了,即使如此,他從來不責罵太子,盡管皇帝金口玉言說過如果太子不成器教習甚至可以打他!
太子討厭打打殺殺,對王陽也沒有畏懼感,學習起來懶洋洋,學會了一套最簡單的劍法之后便認為天下無敵,之后幾年下來沒有什么進步。
有些人擅長學習,把自己練得很厲害,卻不一定擅長教授,因為把自己的東西輸出給別人是一門學問,不然說名師出高徒呢?
程遐認為王陽就是屬于不善于教學之人,太子現(xiàn)在幾斤幾兩他看不出來嗎,若是真的和別人打起來,太子估計會被打得滿地找牙,然而王陽已經(jīng)很難再讓太子進步,所以如果有更適合的人選,他不介意換掉王陽,太子的前途超越一切。
但是王陽這些年兢兢業(yè)業(yè),沒有犯什么錯誤,皇帝對他也很認可,這位望子成龍的父親認為太子這幾年學到了不少東西,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少年變成了一個舞得一手好劍的高手。
所以程長史不能隨意地擼掉王陽,不過要是他能自動引退就另當別論,要是讓他和徐謙比一場他輸了,他肯定沒有臉在太子府再待下去。
他說道:“王教習言之有理,本史特別想看看你們之間的較量,作為太子的主教習只能有一人,不讓太子就學得亂了,而那人,就是能贏的那位......”
話已經(jīng)說得很明白了,他和徐謙必須一戰(zhàn)來決定誰是主教習。
“好,我準備準備,屆時和徐謙約好時間再告知長史大人定奪!”
......
太子每隔兩天學習一次劍術,今日又是太子學習的日子,天剛亮,王陽就帶著一般客教-當然還有徐謙這個次教-在演武堂教授太子劍法。
足足等了半個時辰之后,太子才在兩個貼身太監(jiān)的陪同下磨磨蹭蹭來到了演武堂。
看到太子外貌的那一刻,徐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史書描寫說石弘從小柔弱白凈,可眼前的太子下巴和嘴唇上已經(jīng)長滿了胡須,身材已達一米七左右,身體也很魁梧,但是據(jù)伺候他的丫頭們說起太子才十四歲呀!
敢情史書記載的柔弱白凈是以羯人男子的生長發(fā)育為標準的吧!
王陽帶頭,眾人趕緊參拜太子,出于尊師重道的原因,所有教習無需下跪,鞠躬行禮就行。
一個太監(jiān)站出來,拿出一張圣旨宣讀道:“太子,國之儲君,宜文武雙全,茲請各教習嚴厲教導,若太子有懈怠玩忽者,可打可罵,朕不予追究!”
這是例行公事,學武難免磕磕碰碰,為了減輕了教習們的心理負擔,也為了給太子增加壓力,皇帝每次在開課前都要讓太監(jiān)念一遍。
徐謙心道:“這個皇帝講究,為了教習能好好教太子先下道免試金牌,這下太子就和普通人一樣,應該好好學習了吧。”
其他教習看似認真聽著,實則一只耳朵進另一只耳朵出,打罵太子,笑話,不想混了?
因為徐謙風頭太過旺盛,又迫于王陽的壓力,那些教習雖然路上見面時會給他一個笑臉,然而卻沒有人敢私下和他交流,更甭提一些不成文的規(guī)矩了。
比如這可以打罵太子的免死令,從頭一天頒布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好幾年了,沒有誰敢犯過,大家都知道皇帝非常溺愛太子,皇貴妃更是把他看作掌中寶,哪怕掉根頭發(fā)都心疼,所以皇帝的旨意大概就是意思意思,誰要敢真打罵,皇帝明的不會把他怎樣,暗地里肯定讓他吃不了兜著走,皇貴妃更是不會善罷甘休。
太子見過場走完,站在那里朝王陽一招手,示意他過來。
今天是徐謙頭一次見到王陽,他大約四十歲的年紀,身材略胖,皮膚微紅,一張圓圓的臉充滿了喜感,不認識的人絕不會想到這樣一個看起來和善的大叔會是號稱天下第一的劍客!
王陽朝一個客教說道:“快給太子搬椅子!”然后他屁顛屁顛地來到太子面前,“太子殿下,今天教什么?”
徐謙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你他媽是教習是老師,還問學生該教點什么?
那些客教和太監(jiān)卻一臉嚴肅,習以為然的樣子。
太子在搬過來的椅子上坐下,翹起二郎腿,一副為難的樣子道:“本太子除了師傅外,已經(jīng)天下無敵了,可我就搞不明白為什么師傅就一定要打不過呢......你是不是還有什么絕招沒有教我?”
有時候太子會和教習們過招,客教們一個個打得非常認真,卻無一例外最終落敗,據(jù)舅舅說這些客教都是天下劍客中的頂尖者,所以打敗了他們,他不就是天下無敵了嘛,只是每次和王陽過招,對方都會“險勝”自己,這讓他覺得心理非常不爽,他嚴重懷疑王陽對他留有一手。
王陽臉笑得像個月圓亮,內(nèi)心卻在罵他,狗日的我的皮毛都沒有學到,還天下無敵,我為什么要讓你贏,我要是被你‘打敗’了,你還不尾巴翹上天,我肯定得卷鋪蓋走人!
“殿下,其實為師已經(jīng)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之所以殿下比我差那么一點點,完全是因為為師癡長幾歲,經(jīng)歷的實戰(zhàn)又多,經(jīng)驗豐富點而已,殿下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想必不久的將來就會青出于藍勝于藍!”
“原來如此,本太子還是需要多多實戰(zhàn)!”他把外套一脫,指著陶飛客道:“陶教習,多多指教!”
他們師徒這段無恥的對話把徐謙震驚了,什么玩意兒,太子已經(jīng)天下第二了?既然這樣還要聘我干什么?莫非是朝著天下第一進發(fā)?我倒要看看這個天下第二如何打敗陶飛客的!
被點到名的陶飛客心里一陣哀嘆,又要陪太子表演了,雖說太子水平是爛,可是經(jīng)常性地進行打架也會有些經(jīng)驗,這對表演水平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每次不能輸?shù)靡粯樱數(shù)脛倓偤?,要體現(xiàn)出太子水平的進步......這比試耗費不是他的體力,而是他的腦力,考驗的是智商,是演技,自從當了這個客教后,他感覺腦袋比以前大多了,嗯,一定是腦容量越來越多了!
太子拔出寶劍,將劍鞘拋得遠遠的,旁邊伺候的太監(jiān)立馬追過去撿拾,太子則興奮地沖進場地,和陶飛客這種低手比劍完全沒有懸念,取勝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他之所以樂此不疲完全就是為了獲得觀眾的掌聲,太子也是人,也愛慕虛榮。
陶飛客嚴陣以待,徐謙覺得比和他比試時還有顯得凝重,仿佛對面真是一個絕世高手,這表情讓徐謙不得不真迷惑起來,太子真的那么厲害?
太子把劍平舉,一陣狂風吹來,帶起他的衣擺,看起來有模有樣,仿佛高手臨陣的氣勢。
接著,太子高喊一聲跑向陶飛客,只見他下盤虛浮,腳步踉蹌,不小心踩到一個石子上還差點摔了一跤,手中的劍喝醉了酒一樣歪歪扭扭,或東或西,兩人相距不過五十步,太子沒跑到就氣喘吁吁,停下來喘口氣后才軟綿綿地將劍朝著陶飛客送出。
高......手......?!莫非是醉劍......?還是哥不在江湖已久,江湖已天翻地覆?
陶飛客裝著臉色巨變,嘴里大喊一聲:“好強的劍氣,太子功力又大有精進!”
徐謙就站在陶飛客旁邊不遠處,若有他說得好強的劍氣他會感受不到?明顯是在裝??!
陶飛客舉起寶劍格擋,他不知從哪里又搞來了一個雞腿榔頭,看來他的神兵是批發(fā)而來,他的劍和太子的劍輕輕一碰,仿佛被巨力擊打,一下子彈了回來,身體也不由自主地后退一步。
徐謙算是徹底看出來了,陶飛客他媽的就是在演,而且演技精湛,可以拿奧斯卡小金人了!
太子見陶飛客抵擋不住,頓時精神大振,“唰”“唰”“唰”,連續(xù)舞出三劍,每劍都舞得像蚯蚓一樣東倒西歪,明明都離陶飛客身體很遠,他卻像見了鬼一樣大叫著躲開。
徐謙心道,日你妹,就算站在那里讓他刺估計也刺不到,你這么跳來跳去難道是故意要往劍鋒上撞嗎?!
旁邊的客教們開始鼓掌叫好起來。
“太子好劍法,這兩日太子一定日夜練習,否則何以精進如斯!”
太子一心兩用,聽著贊美之聲,心道:“本太子需要練習嗎,躺在床上睡睡就能一日千里!”
有人道:“陶教習竟然毫無招架之力,我和陶教習已經(jīng)是比一個地上一個天上,如果場上換成是我,恐怕早已落?。 ?p> 另一人道:“劉兄倒有自知之明,不過我看陶教習十劍之內(nèi)必定落??!”
太子臉上露出喜色,一般打敗陶教習要在三十劍左右,說實話,能打到二十劍他已經(jīng)是精疲力盡,撐到三十劍那真是有點玩命,現(xiàn)在自己進步這么大可以二十劍內(nèi)打敗他,終于不用吊著一口氣了!
一個客教特別善于察顏觀色,他發(fā)現(xiàn)了太子臉色的變化,趕緊說道:“依我看,五劍之內(nèi)可以打敗陶教習!”
眾人一愣,太子卻是驚喜,大吼一聲又是一劍劈出,這次倒是有點氣勢。
有人回過味來,不失時機地大聲說道:“三劍,我看不出三劍,他必定落??!”
場上的陶飛客覺得頭頂飛過一群烏鴉,你們這幫坑貨,盡給我出難題,這下我是三劍不落敗都不成了,不然太子一不高興,我的年終獎金得少好幾成?。∷X子一轉(zhuǎn),等什么三劍,下一劍我就敗給你們看!
下一劍太子是橫砍,陶飛客一不做二不休,控制好距離和速度,裝出避讓不及的樣子,讓太子的劍尖在胸口的衣服上劃出一道口子,剛好劃破皮膚,滲出細密的血跡。
陶飛客把劍一扔“咣鐺”摔到地上,然后捂住胸口一臉痛苦的模樣跌坐在地上大聲道:“太子手下留情,陶飛客遠非太子對手,認輸了!”
這個變化出人意料,以前大家被打敗時不是丟劍就是摔倒,還沒有誰想到玩自殘,這倒是一條新路子,只是這畢竟是見血的事情,太子不知道會如何反應,所有的人聚精會神地盯著太子的舉動。
太子也嚇了一跳,沒想到自己隨意一揮就把對方割傷了,看著微微鮮紅的劍尖他手都有些顫抖,一時間不知如何。
那隨他而來的太監(jiān)趕緊上前要拿過他手中的寶劍,卻發(fā)現(xiàn)太子握得死死的,可見他心里那個緊張吶!
太監(jiān)很了解太子,雖然現(xiàn)在世上到處腥風血雨,人都是成百上千地被殺,可他從小在府里長大,連個小動物都沒有殺過,更別說讓人見血了,他輕輕說道:“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沒事,沒事了,陶教習只是受了點輕傷,不妨事!”
他朝陶飛客瞪了一眼,使了個眼色,他當然知道他在演戲,可是這次有些過了,嚇著太子了,他讓陶飛客趕緊起來。
陶飛客明白了他的眼神,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擴擴胸肌,摸了摸傷口道:“哈哈,其實傷勢并不嚴重,我真是被太子的劍法嚇破了膽,想我陶飛客縱橫江湖這么多年還從未受傷過,所以剛才膽戰(zhàn)心驚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