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宋魔術師

第194章 攪動朝廷政局的刺客案

大宋魔術師 如是了然 3049 2019-11-10 19:13:31

  曾冊在關小乙耳邊小聲嘀咕幾句,二人就抬起了那個契丹人快步朝回走。寒冬的深夜街上空無一人,更顯得氣氛詭異。曾冊他們來到馬德成家的院墻外,關小乙縱身躍上屋頂快速消失在夜幕之中。曾冊等了一會,估計關小乙跑得遠了這才一腳將地上的那人踢醒。

  那人掙扎著坐起看見身邊有刀,一手就將刀抓在手中。與此同時曾冊大喊一聲:“有刺客,快來人抓刺客……”

  曾冊的聲音在寒風呼嘯的黑夜里傳出老遠,聽上去甚是嚇人。那契丹人也被嚇了一跳,他掙扎著起身左右看了一下迅速轉身就逃。曾冊早就防備著他逃走,身形一晃就擋在他身前,手上持一柄匕首冷森森地盯著那人,嘴里依舊大喊著“抓刺客……”

  暗影中那人的表情古怪,嘟囔著契丹話,也不攻擊曾冊,似乎想要等待附近聞訊而來的官兵。果然曾冊的喊聲引來了動靜,聽見不遠處有人聲腳步聲漸漸跑近。那人臉上越來越古怪,只見他突然高舉雙手然后慢慢的躬身把刀放在了地上,一副束手就擒的樣子。曾冊仍舊一邊大喊,忽然縱身上前匕首連揮照著那人身上猛戳。那人一邊大叫著一邊又提刀在手連連格擋。

  就在此時,街頭亮起幾枝火把,不知是什么人也在大喊著朝這邊跑來。那人表情變了幾變,立即轉身迎著那些人要跑。曾冊哪里給他機會,搶步橫身攔住了他的去路,曾冊手起刀落,都是刺向那人的要害。那人下意識的被迫格擋,嘴里還要喊叫。曾冊匕首精準的一劃,割開了他的喉嚨。那人身體一滯,一手捂住喉頭的傷口,一手揮刀拼命向曾冊砍來。曾冊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他連連后退,用短小的匕首格擋開劈來的刀鋒。金屬清亮亮的磕碰聲,刀劍劈砍出的串串火花在黑夜中綻放。就在沖來的人們距曾冊二人還有十來步的光景。曾冊匕首迅捷無匹地刺入那人的心窩。曾冊感覺到那人的身體一僵,高舉揮刀的胳膊無力的垂下,鋼刀當啷一聲掉在了地上。跟著人就軟軟地倒在地上。

  沖過來的是幾名契丹兵士,他們的身后就是馬家的門子。士兵們先舉著火把查看那人,而那個門子舉著燈籠湊過來一眼認出了曾冊。他脫口叫道:“逍遙男……”

  曾冊上前道:“我回客棧半路,忽然想起有樣東西落在你們府上,這才回來尋找。就看見這人正要翻墻而入。我就大喊一聲,誰知他二話不說沖過來揮刀就砍。我只能跟他拼殺。幸虧官兵來得快?!?p>  二人說話的功夫,那邊幾個契丹士卒已經(jīng)查看過尸體,為首的一個頭目過來詢問。馬家的門子就把曾冊剛才說的話給重復了一遍。不過那是用契丹話,曾冊完全聽不懂。那名頭目聽說跟前的人是逍遙男,立即拱手行禮,自報家門,還讓曾冊聽候上官的詢問等等。門子把話翻譯過了。曾冊便點頭應稱了。

  曾冊這一晚沒有回客棧,而是叫馬家的門子隨便收拾了間客房住下,吩咐仆役也不要驚擾馬德成。直到第二天一早,馬德成見到曾冊才聽說昨晚的事。老頭子大為驚異連聲問行刺的是什么人,長什么模樣,隨后他就吩咐早早開飯,吃罷飯就領著曾冊一路朝留守府這邊趕。

  上京城的警衛(wèi)都是由斡魯朵,也就是宮衛(wèi)軍負責?;噬系膶m衛(wèi)軍人數(shù)五千,裝備精良,騎士精悍。皇后的宮衛(wèi)軍也有兩千人。太平王、永興王各王爺也都有自己的宮衛(wèi)軍,各兩千三千不等。但這些宮衛(wèi)軍都駐扎在城外。除皇城內有皇上的一千宮衛(wèi)軍守衛(wèi)外,上京城內的治安都由上京遛守府管理。因為上京城并不大,居住的人口多半都是王公大臣及家小。所以城內的巡防士卒也就500步軍,他們負責城門的把守,城中的巡羅等。昨晚的“行刺案”肯定是巡防營的士卒處理的,今天肯定要向留守府上報。

  馬德成一直跟曾冊打聽那人的衣著語言兵器特征,想分辯出刺客到底是什么來頭。曾冊只能哄著老頭子七七八八的亂猜一通。并非曾冊心狠手辣,昨晚耶律斜軫手下的那個百將已經(jīng)看到了曾冊和關小乙二人的臉,他就必須果斷滅口。至于將禍水引向何方倒不是曾冊關心的,本來遼國朝廷內部政爭就很復雜,讓他們彼此猜忌,彼此防備正合曾冊的心意。

  曾冊和馬德成趕到留守府時,蕭思溫已經(jīng)在那里了,他將二人引進了自己的書房,秉退了身邊的仆役才問起曾冊昨晚的經(jīng)歷。曾冊就把跟外人說的那套詞講了一遍。他昨晚留宿在馬宅后,將自己身上戴的一塊玉佩放在了馬宅的明堂桌上。早上稱昨晚就是回來拿玉佩的。這樣曾冊的說詞就圓滿閉合了。

  蕭思溫聽罷,眉頭擰緊道:“你們知道那人是什么來頭么?那人就是南院大王游騎營的百將?!?p>  馬德成一聽驚得半晌無語,但曾冊從他須發(fā)的顫抖程度上判斷得出,他內心極為震恐。政爭是一回事,派人行刺就是另一回事了。蕭思溫的神情也十分凝重,他步伐遲緩地在屋里踱著步說道:“昨晚南院大王府來人報案稱,他們的一名百將失蹤了。此事當如何處置?”

  馬德成情緒激動地說:“南院大王竟敢派人謀刺朝廷大臣,罪無可赦,老夫要奏請皇上嚴查此案?!?p>  蕭思溫轉臉朝向曾冊問:“逍遙男,你有何見解?”

  曾冊做深思狀道:“先生說得對,此事必須奏明皇上,不能輕易敷衍了事?!?p>  蕭思溫嘆道:“此事我昨夜已經(jīng)派人稟告了太平王。一會兒我跟馬先生一起進宮面圣。向皇上要個說法。政見不同就刀兵相向,此風絕不可長?!?p>  蕭思溫最后一句說得是擲地有聲。曾冊暗想:耶律斜軫,你特么不是名將么,先吃老子一個屎盆子。誰尼瑪叫人暗中盯梢。再來一個老子一樣特么整死。

  曾冊按照常例到前廳去把昨晚的口供錄了,簽名畫押后就去忙動漫影院的事去了。按照昨天他們商量的辦法。蕭思溫將向太平王要一間皇城內的閑房改成影院。曾冊現(xiàn)在著手準備動漫的畫稿、光源等物會什。

  接下來的幾天里,遼國朝廷內外人心惶惶大家都在討論禮部侍郎馬德成遇刺的事件。耶律斜軫一口咬定那名百將是深夜路過引起的誤會,斷然否認刺殺朝廷大臣的指控。曾冊交上那份口供后倒也清靜,并沒有人來尋他的麻煩。真正頭疼不已的是太平王。天順帝是個甩手掌柜的,啥事也不操心,只管每夜飲酒,一直歡樂到四五更天才醉醺醺的睡去。不要說早朝,就連下午朝會也休想見到他。朝政都落在太平王身上。

  太平王仍想著按以前的辦法中間勸說勸說,給馬德成一些賞賜,還許諾盡快給馬德成提到禮部尚書的位置。太平王還叫蕭思溫給逍遙男一些錢帛作為賠償。對耶律斜軫也只是口頭提醒,要他馭下嚴格些,對馬德成他們這些改革派多加尊重,不要再把矛盾搞激化。

  太平王自以為處置得當,寬厚待人。誰知兩方面都對他甚為不滿。馬德成跟蕭思溫拍著桌子吼:“給我個尚書有何用,還不是早晚叫刺客砍了去。刺客之案查不清,老夫還不如早早回家避禍去?!?p>  耶律斜軫也向大于越耶律屋質喊冤,他的手下莫名其妙被人殺了,還安了個刺客的罪名,太平王也不抓緊查案,只管兩面安撫。刺客案和我們的政見有什么關系,倒是被他硬拉扯到一起。

  本來置身事外的永興王耶律賢這時也站出來,他上奏皇上要嚴明朝綱國法。大臣之間可以政見不同,但絕不容許對異見大臣采取暴力行動。一旦查實有人威脅政敵,朝廷必將嚴懲,決不允許這種事情發(fā)生。

  永興王表面上是站在事外公平議政,實際偏袒蕭思溫、馬德成他們這些改革派。以耶律屋質大于越為首的耶律斜軫、耶律沙、撒合等人被刺客案弄得灰頭土臉,辯無可辯,白白地受了一番窩囊氣。

  曾冊交了口供后就再也沒興趣關心遼國朝堂的政爭了。他每天都往蕭府跑,給兩位小姐上過課后,就拉著蕭綽和曾琦兩個一起實驗影院的光源裝置。曾冊設計的是用一組鏡子陣列將燭光聚焦在屏幕上,獲得高亮度的光源。但真正一試才知道,這事并沒曾冊想像的那么簡單,因為這個時代的銅鏡都較小,最大幅的鏡面也只有尺余見方。

  曾冊讓蕭府將所有銅鏡,約找來三十來面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銅鏡,他指揮著曾琦帶著的一群小丫頭每面鏡子前點燃一根蠟燭,將鏡面反射出來的光轉向同一點上。很快聚光點的亮度一下超過周圍光線,顯得極為耀眼。曾琦、蕭綽等一群小丫頭看到這么好玩,一片嘻笑拍掌之聲。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