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問問哪里有地鐵站,打道回府。路上撒嬌撒癡,跟鄧女士抱怨東抱怨西,鄧女士一律回以“嗯”和“啊”。
直到蘇青青開始擔(dān)心:“我是不是又不知道好歹了?”
鄧女士忍不住笑:“長點心眼兒是好的,也不用想太多。誰沒事兒閑的算計你?!?p> 蘇青青覺得臉上有些燒,沉默下來。
“你這同事還行啊,好好跟人家處著吧?!?p> “嗯。那肯定的?!?p> 鄧女士仿佛嘆了口氣,蘇青青覺得心中響起了悠長的回聲。
掛了電話,似乎有些悲從中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這樣的不可把握,叫人到底該怎么樣呢?
跟著人潮出了站,很快就漸行漸遠(yuǎn),走到小區(qū)附近,已經(jīng)幾無同行者了。多么像剛剛過完的前半生。蘇青青坐在小區(qū)里的長椅上,地上有團(tuán)團(tuán)的狗毛,遠(yuǎn)處有明艷的月季。這世界上,究竟是什么樣的人才能心想事成?美的?精明的?勤力的?懵懂如我,是否就該什么都不期盼,聽過來人的勸?
蘇青青看著姚的微信,今天早些時候,一味地想要刪掉,如今反倒猶豫起來了。論條件,的確是不錯。甚至于人也不討厭,或許是因為好不容易遇到個不討厭的,才更討厭他的無視。
好脆弱的自尊心。
要不要克服克服,試著相處一下呢?但我已經(jīng)不是什么元氣少女了??!談戀愛之前還得先加油打氣......特么煩!
蚊子快要上來了,蘇青青只好回家去。糾結(jié)到渾身上下沒有一處是不煩躁的。好不容易想起來整天都沒有吃到什么正經(jīng)東西,給自己好好煮份白粥。
說不想找太有錢的,其實是真的。一個人還能吃多少呢?煮起一把米,燙兩顆小青菜,已經(jīng)吃到撐。作為一個小老百姓長大的,有錢人的生活離太遠(yuǎn),遠(yuǎn)到根本沒期待。
房間地上堆著各種紙箱子,也不過是些早餐奶、面包片......零食雖然多,并沒有很貴——掙到了幾個錢,心里還是有數(shù)的。
談不上簞食瓢飲,可只差著一個知心人,也就可以知足常樂。
要求越是簡單,實現(xiàn)起來越是艱難。知心人原則上是一定會有的,只是人海茫茫,要到哪里撈出這一根針來?什么事都不用做了,只管去找,窮盡這一生,能不能找得到呢?
人人都放棄了,我為什么不能放棄呢?籠絡(luò)住一個有錢的,反正男人永遠(yuǎn)都長不大,就扮演半世的保姆好了。假如有了外遇?誰和誰,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換一個表面風(fēng)光。好處是什么?鄧女士退休以后就可以放心去旅游,再也不用顧慮著填我這個無底洞。
愛是什么?那么沉。真遇到了,擔(dān)得起嗎?天曉得。
一輩子也沒這么想抽過煙......心里墜的疼啊。蘇青青摸著胸口,不知道怎樣才能安撫住惶惶然的靈魂。
粥煮的稠了,端回去,就著憂傷的小情歌一口一口吃掉了。
全是別人的,憂傷和感情。輪到自己,一片空蕩蕩。所以更加向往。
求不得。人生八苦之一。
有什么辦法呢?還是要備考,但愿有一天能賺到讓自己安心的錢吧。這無聊的人生啊。
暮色低垂,一切嘈嘈切切的希冀都失去了活力,在這個火力過猛的夏季,感情還來不及升溫就已經(jīng)倦怠了。
蘇青青嘗試著和劉姐親近一些,說說自己對于感情的不甘心,得到的回饋每次都是:“你有這個機(jī)會,還不好好把握呀?”
也許劉姐真是一個很好很好的人了,可是思想不在一個維度上。我該把握什么呢?
“總覺得要是談下去,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呀?”
“......我和你大哥剛領(lǐng)完證的時候這么想過。嗐,時間長了就好了。沒事兒?!?p> 但是你和大哥還有交流,我和姚每天就“你好”來、“你好”去的,也能算是在交往嗎???
......
等到第五屆禮貌用語交流大會開完,蘇青青給姚發(fā)了一個紅包。姚剛剛回復(fù)一個“?”蘇青青就笑吟吟地把他拉黑,感覺自己終于卸下一個三千多斤的大包袱,又可以直起腰來自由地呼吸了。
想明白了。要不是有錢,老娘是完全不會理你的。鼓足了勁給自己做心理建設(shè),就是套路不下去。實在沒辦法了,無法違背自己的心。去和更需要你錢的人互相錦上添花吧,咱倆根本無法開始,只能趕快結(jié)束。
學(xué)習(xí)狀態(tài)倒是無比的好,簡直可以算得上沉迷。要是高考前能有這狀態(tài)......算了,現(xiàn)在能這樣也很不錯。
考試之前,劉姐跑來找蘇青青:“聽說和他們同事談上了,人家追的他!”
蘇青青對著這炯炯的目光,硬是表演不出丁點兒的可惜來,只好傻笑幾聲,劉姐不高興的走開了。
蘇青青目送她離開,覺得如果自己能有個姐姐的話,大約也就是這樣了——幾乎是很感動了。如果還在上學(xué),課間一定要纏著你一起聊八卦的,還要手拉手去廁所!
現(xiàn)在嘛,沒時間。
一考完試就交了轉(zhuǎn)科申請,之后就沒了消息,黑不提白不提了。
咬著牙干下去吧,還能怎么著?時間久了,還有點兒欣慰呢:關(guān)起門來,多清凈啊!在科室里行嗎?
死人?死了就死了吧,人誰不死呢?早一點晚一點的啦......都得有這么一天。
危險?哪里不危險?老老實實走在人行道上也能被花盆砸死......絕對的安全是不存在的。
何必哭成這樣呢,從今以后,要好好活著度過每一天才會比較賺啊。是了,道理永遠(yuǎn)都用不到實際上,人就不是一個能講道理的品種吧。
也許是生命太短,也許是生命太長,反正不管怎么過,始終都會覺得遺憾。
蘇青青覺得自己有些變了,問同事,都說沒覺得,但自己就是覺得有些不同。
莫不是變美了嗎?哈哈哈哈,哪有這種好事。
但心里希望這是真的,每每逮著個會反光的地方就要照照,比青春期的少女還狂熱。
以前沒發(fā)現(xiàn),原來我適合笑瞇瞇的,比較好看呢。
天可憐見,除非是臉上有重大缺陷,不然誰笑起來都比不笑好看些,蘇青青偏是如今才知道。
在從前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大多數(shù)人都是以締結(jié)婚姻為標(biāo)記劃分與父母的生活邊界的。所謂成家立業(yè)。把成家放在立業(yè)前,好處是當(dāng)個體的身份發(fā)生重大改變之后,責(zé)任的重新劃分就顯得更加順理成章。他人更容易把對一個小家庭獨立自主的期待落實到這個家庭的成員身上,期待個體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fù)責(zé)、為新的家庭負(fù)責(zé),進(jìn)而最終實現(xiàn)對社會的負(fù)責(zé)。
如今的人就不用下這么大的注,用物理意義上的距離也可以拉開與原生家庭的邊界了。和先輩們相比,是更幸福了一些還是更不幸了一些呢?一切改變都是有利有弊的,端看你怎么去想了。
腦子里裝滿了陳詞濫調(diào)的人總是嘆息著,覷得哪里都是敗壞,處處都不如往昔:新生代離了家,撇下斷井頹垣,父母何等孤苦?真真把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都忘光了!
然而歷史的車輪滾滾前行,何曾停歇。
問題從來不在年輕人的身上,這世間一切的破壞原本都是老朽們做下來的。年輕人忙著給他們擦屁股還來不及,反而受到許多指責(zé),也是不公。
這也不很可怕,老朽老朽,總有一天是會離開這個人世間的。最可怕的,是繼承了老朽思想的年輕人——《紅樓夢》里探春說的最好:“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呢。
深究不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不容易。
蘇青青離開家整一年。經(jīng)濟(jì)上由獨立倒退回到需要鄧女士支援的地步,看起來是很失敗了,然而恰恰因為壓力之大,反倒迫使自己更積極地適應(yīng)了新環(huán)境。不曾經(jīng)歷,何來成長。她自幼年起時時瑟縮不安的自我終于向著真實的世界探出頭來,腿肚子仍然常常轉(zhuǎn)著筋,但不管怎樣也是活下來了。竊喜像不年不節(jié)時候放的煙花,冷清、無人喝彩,可是依然覺得美。
還要怎么樣呢?這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