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一品夫人沉浮記

第二十章 初次風云

一品夫人沉浮記 黃沙漫道 3678 2019-08-10 19:00:00

  也不知后來何懷安和顧準用了什么招數(shù),竟然讓溫仁宜破天荒開了口,吐露了很簡單的一個秘密——父子!

  這個秘密不上不下,兩人誰都猜不出來,但既然是這么給的,就必然有緣故。何懷安派出最得力的手下查張明山,顧準派人查張明山的兒子張立仁。終于在一個月后,就在兩人都很疲憊的時候,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張明山父子都好男風!但由于張明山這個老狐貍很謹慎,張立仁也爭氣上進,所以都非常隱蔽地做這種事情。

  張明山在城外有個莊子,里面收了好幾個容貌俊美的少年郎,莊子外面看起來跟一般農(nóng)莊沒什么區(qū)別,但里邊有好多個侍衛(wèi)守著。父子倆也沒有固定的時間過來,怕被人察覺,所以也只是憋不住了,才過來,也因此何懷安他們查不到。不過,就是不知道皇帝是否知情。雖然說溫仁宜掌握著很多秘密,但不見得都會向皇帝報告,反正這個也不會影響皇權(quán),何況人家的女兒還是寵妃。說不定溫仁宜本身就是個喜歡收集秘密的人。

  得知了這個情況,何懷安和顧準就著手布置陷阱,讓張明山往進跳,可是這么一對謹慎的父子,真的不容易做圈套。

  終于,一個月以后,京城發(fā)生了一件大事。當今首輔的兒子與人爭風吃醋,竟然為了一個男人大打出手,打傷了對方。本來這只是個桃色新聞,雖然不被人接受,也影響不大,大不了被斥責。但是受傷的那個是戶部侍郎的兒子,怎么能咽下這口氣?馬上就參了首輔一道,狀告首輔的兒子打傷了人,而且首輔大人還包庇罪犯。

  張明山豈是吃素的?他的兒子張立仁一力否認,只說當時是侍郎公子自己不小心撞到桌角,這才受傷的,跟他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甚至還找出了其中當事人的那名男子。

  因為案件當事人的特殊性,皇帝親自審理此案,當大家看到那名男子時,都覺得那個桃色新聞是真的,因為這名男子長得非常清秀,不高不矮,身材瘦弱。

  “你是何人,報上名來!”御前太監(jiān)問道。

  “草民衛(wèi)子其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抬起頭來!”

  衛(wèi)子其抬起頭,但也不敢直視。

  “嗯,很好?!被实壅Z焉不詳,“你把當時的情況說一說?!?p>  “陛下。草民那日與李洪英約好到四喜閣吃飯,正好遇到張公子。張公子說他跟李洪英好久未見,不如大家一起坐下來,我們也同意了。但不想,喝了幾杯酒后,張公子對草民就有些言語不當。”

  “哦?怎么個不當法?”皇帝淡淡地問了一句。

  “……他說草民相貌可人,跟著李洪英實在委屈,不如跟了他去?!毙l(wèi)子其低著頭,看不清神情,但這種話在眾人面前說出,可真是不容易,“還說草民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男人,才這么誘人?!?p>  大殿上一片唏噓聲。

  “胡說!你這個賤民,分明是你誣陷我!”張立仁在旁邊急忙否認,他不記得自己曾經(jīng)說過那些話。

  “陛下明察。力仁他平日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大家交口稱贊,從沒有過什么不軌行為,怎么能說得出這種下流的話?定是這個賤民信口雌黃!”張明山想著是不是李侍郎搞的鬼,但又不能明說,得讓皇帝自己判斷才有用。

  “陛下圣明,草民并無虛言,李洪英可以作證?!毙l(wèi)子其頭磕在地上,“咚”的一聲。

  “胡言亂語,你明知那個李洪英昏迷在床,還讓他作證!”張立仁罵道。

  “衛(wèi)子其,是吧?你跟李侍郎的公子李洪英是什么關(guān)系?”皇帝又問道。

  “回稟圣上。草民多年前被李侍郎救過一命,后來就跟在侍郎身邊做個門客,所以也和公子相熟。”

  “看你也是個讀書人,怎么甘心做一個門客,而不考取功名呢?”

  “稟圣上,草民手有殘疾,無法立于朝堂?!闭f完,衛(wèi)子其伸出左手,那只手只有三指。

  “原來是這樣。好吧,那你繼續(xù)說,他們兩人是怎么打起來的?”

  “李公子聽了之后,很為草民抱不平,就和張公子發(fā)生了口角,后來就打了起來。草民只看到張公子推了一下李公子,李公子撞到了桌角,流了很多血。就是這樣。”

  “聽起來也不嚴重,沒什么大錯?!被实圯p飄飄地說著。

  “陛下,微臣的兒子現(xiàn)在還昏迷不醒,太醫(yī)說有生命危險,張大人的公子確實出手傷了人,而且,張大人拒不承認。還請陛下明察啊!”

  “怎么?還是我審斷不公,委屈了你?”皇帝的聲音聽起來冷冷的。

  “臣不敢?!崩钍汤晒蛳拢桓移鹕?。

  “對了,衛(wèi)子其,你既然在場,怎么沒勸架呢?”

  “請陛下恕草民失禮了!”說完,衛(wèi)子其轉(zhuǎn)過頭,后面掉了一塊頭皮,又舉起右胳膊,擼起袖子,里面纏了好幾圈的棉布,上面還有血滲出來。

  “好了,這也不是什么大事。何況,張立仁在吏部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對上忠君愛國,對下體恤民吏,怎么能因為一件小事就鬧上大殿來呢?李侍郎,朕知道令郎受了委屈,不過都是意外,朕派最好的太醫(yī)去住到府上,令郎吉人自有天相,很快就會康復(fù)的?!被实塾洲D(zhuǎn)向何懷安,“你覺得如何,何愛卿?”

  “圣上英明,張立仁平日在吏部,頗受同仁認可,是大家的典范。這件事情,依微臣看,其中可能有誤會,而且當時也無別人在場,僅憑這個衛(wèi)子其一人,實在難以讓人信服?!?p>  “嗯,那溫愛卿呢?”皇帝又問溫仁宜,本來這樣的事情就應(yīng)該由刑部審理的。

  “圣上英明!”溫仁宜的回答很簡單。

  “那就這樣吧。由于吏部尚書何懷安力薦,擢升張立仁為吏部侍郎,但由于行為失當,罰俸一年。工部侍郎李廷木為社稷穩(wěn)定,大義凜然,職位不動,但俸祿比照尚書。再賜黃金百兩和夜明珠一斛給李公子李洪英。至于衛(wèi)子其嘛,區(qū)區(qū)一個賤民,挑撥世家公子不睦,驅(qū)逐出京師,終身不得入京!”

  所有人不管怎么想,現(xiàn)在也只能山呼萬歲,送皇帝離開。

  張明山帶著張立仁往出走時看了一眼衛(wèi)子其,李侍郎則雙目垂淚地對衛(wèi)子其說:“衛(wèi)賢侄,委屈你了?!?p>  “李大仁言重了,子其這幾年勞您照顧了!”

  李侍郎拍拍衛(wèi)子其的肩膀,悄然離開,佝僂著背,像突然間老了十歲一樣。

  本來這件事就這么結(jié)束了,但是第二天,那個衛(wèi)子其就上吊自殺了,留下遺書,說自己不堪受辱,還連累恩人父子,實在沒有臉繼續(xù)茍活于人世,干脆以死謝罪。

  因為衛(wèi)子其是公然吊死在城門口,凌晨時分,很多人都看見了,于是傳言很快就飛遍了京師的每個角落。本想著天下太平的張氏父子又一次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尖浪口。也恰好,衛(wèi)子其死了的第二天,李侍郎家的公子李洪英蘇醒了。他大哭特哭,因為是皇帝的判決,他不敢喊冤,只能長歌當哭,聽說,哭得暈過去好幾次,連帶著侍郎大人也病倒了。一時間,流言甚囂塵上。

  當張氏父子正努力在皇帝面前樹立好形象的時候,有一個容顏憔悴的年輕男子倒在了皇宮不遠的地方,恰好被工部尚書顧準看到,就救了下來,本來是一件尋常事,但不知怎么的,皇帝也聽說了此事,有人倒在宮門外,這是多么奇特的事情,于是就宣這名男子入宮詢問。誰想,那名男子愿意以性命擔保,他揭露首輔大人父子倆的罪行,喜好男風,遇到容貌俊美的年輕男子,就會強行帶到城外的莊子上,行那茍且之事。他們都被關(guān)在地下室,其中還有幾名是要趕考的考生,生生被斷了前程。那名男子說完之后,就撞宮柱身亡,不留一點點退路。

  皇帝聽了之后,不顧張氏父子的否認,派兵立刻去了那個莊子,地毯式搜查,果真在莊子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地下室。由于這次行動,皇帝沒有公開,所以別人聽說的也大多是傳言。據(jù)傳言,那個地下室,就像一個地下莊子,設(shè)施一應(yīng)俱全,有好多個年輕貌美的少年郎被豢養(yǎng)在那里,有的已經(jīng)三五年不見太陽了,滿足著張氏父子的淫欲。

  皇帝大怒,沒想到自己的忠心臣子竟然做下這等沒有人性的下賤事情,他馬上擬旨停了張明山和張立仁的職務(wù),沒有允許不得出府,把一家人軟禁了起來。

  這一件件事情接二連三地發(fā)生,市民的口都不夠用了,不知道把這個傳成了什么,甚至有人傳言,張明山身體奇特,只能與男人結(jié)合,跟女人則不舉,那個兒子和女兒可能都不是親生的,說不定還是那個張夫人與人私通的,而且,那么大一個官,府里連個妾室都沒有,可想而知張大人的問題了。

  又傳言,張夫人為此要上吊,但幸好被救了下來。

  這些事情一件件都被傳到了宮里,張貴妃當然也聽說了,給皇帝吹了耳邊風,做出了一副嬌柔欲泣的模樣。

  “陛下,您知道父親和弟弟的忠心的,雖然妾身不知道事實如何,但父親他們的忠心卻是真的?!睆堎F妃倒是聰明,沒有大哭特哭為父兄求情,“不過,不管陛下怎么責罰父兄,妾身相信,家里人都不會有任何怨言?!?p>  “嗯,還是愛妃明禮??!朕還以為愛妃會給他們求情呢?!?p>  “妾身當然希望父兄都能平平安安的,但妾身更相信陛下的圣明!”

  “放心,朕不會虧待他們的,只是現(xiàn)在流言四起,雖然那個莊子不是你父親名下,但那些人卻指控他,所以先讓他們在府里避一避?!?p>  “陛下!”張貴妃抱著皇帝,感動地說,“妾身知道陛下一定會公平裁斷的。妾身先替父兄謝過陛下?!?p>  “哦?那貴妃準備怎么謝朕呢?”

  “陛下……”

  隨后,貴妃借口探親,回娘家,并被圣上恩準,在娘家住一晚,這是多么大的恩典。一時間,朝野上下都以為首輔一家要翻身了。

  但沒想到,貴妃省親的第二天,就傳出,貴妃與其兄長發(fā)生爭執(zhí),張立仁失手打死了張貴妃,張立仁自殺謝罪。圣上斥責張明山管教無方,德行有虧,無以為百官典范。于是,張明山乞骸骨,帶著夫人和兒子的尸骨匆匆回了老家,但路上遇到了劫匪,全家人死于非命。張貴妃身邊的侍衛(wèi),由于護衛(wèi)不力,都遭了杖責,那幾個貼身的宮女和嬤嬤全都被處死,一個沒留。

  這個案件實在是牽連甚廣,導(dǎo)致很多人都談及色變,沒想到堂堂一個首輔大人一夜之間就命歸黃泉,貴妃那么受寵,一夜之間也香消玉殞。好多人家干脆就以此為例教育家中子女,一定要互相友愛,千萬不要步首輔家后塵。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