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引子
嘉慶48年,興平國內(nèi)有安慶王把控朝堂,外有邊境悍民襲擾。
百姓生活困苦。
嘉慶50年,興平國多地發(fā)生旱災(zāi),百姓死傷無數(shù)。
京郊外
周家村
一個看起來8,9歲的小男孩愁眉苦臉的看著眼前的小樹林。
發(fā)出了哀嘆聲:“我該怎么辦啊”
今年多地發(fā)生旱災(zāi),雖然他們這里還沒出現(xiàn)干旱,但是大人們也都議論紛紛。
決定今年的糧食全都儲存起來,不賣了。
而此時秋收剛過,糧食產(chǎn)量不高,但他也知道這是正常水平。
總比西邊流竄過來的流民日子過得好。
但是今天早晨他聽到了一個噩耗
他要被賣了。
他難受極了,自從爹娘在他3歲去世,他被叔叔嬸嬸收養(yǎng)后,就再也沒有過一天的休息時間了。
村里的人都夸他能干,孝順。
他可不能干,孝順嗎,如今他已經(jīng)12歲了,看著卻像是8,9歲的樣子,日子過的太艱苦。
就這樣,他在家里挨打受氣,拼命干活,吃的又少,還是沒換回來叔叔嬸嬸一點點的同情心。
如今居然又盤算著要將他賣為奴仆。
奴仆他知道是什么,隔壁的周糧就被賣了,死契,賣了2兩銀,沒出兩個月,聽說就丟了命了。
買了周糧的是本地的大地主,趙家。
聽說家里有在京城當官的,權(quán)利可大了。
像這種人家奴仆死了就死了,沒人會去追究的。
而現(xiàn)在,嬸嬸就要將他賣給趙家了。
只是現(xiàn)在再怎么苦惱也沒有辦法了,自己今天在外邊已經(jīng)待了一段時間了,也該回去了。
想到這,他又重重的嘆了口氣,拿起地上捆好的枯柴背上,一步一步的像家里走去。
當周石回到家后,果然被斥責了,嫌他速度慢。
飯桌上,周石的位置在最后的角落,他的面前只有一碗稀粥,能看得清倒影,數(shù)得著米粒。
周石很快就吃完了,他羨慕的看了看別人的碗,揉了揉自己依舊憋憋的肚子。
當大家所有人都吃完后,周石才端著碗筷去廚房洗漱。
按理說,廚房的活是女孩子應(yīng)該干的。
可是嬸嬸不允許他沒事干,他必須一刻不停的干著活,嬸嬸心里才會感到舒心。
下午,他去了村口。
他偷聽到了今天下午人伢子花婆就會過來。
果不其然,當正午過后,一個打扮很好的婦人在村口出現(xiàn)了。
身旁還跟著一個男子,看著比較兇。
此時的周石才終于下定決心了。
他要逃走。
最近這段時間村里有很多的流民。
他曾聽到村長說過,因為流民的增加,最近人口流動比較常見。
所以,這是他最好的逃離機會。
當即,周石便去不遠的山林里取出了他藏著的一個小包裹,向著京城出發(fā)了。
一路上有驚無險。
周石看著城門終于露出了微笑。
可惜的是,因為流民太多,城門對流民進行了限制。
白天只允許進入200個流民,夜晚沒有住處的人統(tǒng)統(tǒng)都會被趕出城外。
周石來的有些晚,只能第二天進入城內(nèi)了。
第二天,經(jīng)過一天的奔波,現(xiàn)實終于給了周石當頭一棒。
找不到工作。
周石又一次發(fā)出了嘆息。
一個月過去了,周石越發(fā)落魄了,衣衫破爛,形容邋遢。
他一直沒有找到工作,到后來餓的要死的時候,他甚至后悔了。
也許不應(yīng)該逃走的,當奴仆也不一定會死的。
他想通了,于是找了人伢子要自賣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