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玉基本上無所畏懼。
區(qū)別于同齡女孩子怕黑呀,怕蟲啊,怕累什么的,蒲玉的人生基本一往無前無所畏懼。
一方面她是無神論者,自己又一身正氣,從沒做過什么壞事,另一方面,她又相信人各有命,人一出生,大部分事就被注定了。這種觀點源于她年少時讀過一本書叫《了凡四訓(xùn)》,所以她后面的人生里,大部分事都十分看的開。
另一方面,蒲玉是一個目的性很強的人,從小就是,任何階段都是。因此當(dāng)她選擇做一件事,眼里只有目標,只有終點,其他的知覺觸覺都要麻木許多,或許,這是一種感知能力的缺陷。
體制內(nèi)的工作沒什么不好,除了累一點掙得少,同事事兒多讓人惱。體制內(nèi)最煩人的兩種人,一種是五十歲左右等待退休的大媽,天天沒事兒嗑瓜子兒聊八卦,恨不把單位里折騰得翻天覆地才好,另一種是嘴碎的同齡女孩子,佯裝熱情地觍著臉過來找你聊天,完事兒背地里裝作對你特了解的樣子到處說你的八卦。
無論哪一種,都是一些精英人士3選擇從體制內(nèi)出來的重要原因。
蒲玉心想,時間這么寶貴,怎么能浪費在閑言碎語的虛度上呢。
蒲玉人緣不是太好,起碼看起來,她不喜歡聚會,不喜歡熱鬧,喜歡自己待著,吃飯,旅行,絲毫不感到孤獨。
群體意識會極大地影響個體的判斷力,尤其是對一些獨立思考能力較差的人來說。
蒲玉希望自己常常保持清醒,不做愚蠢的公民,也不做別人架起來的槍。
這天開完庭庭長把蒲玉叫到辦公室。
“有人舉報你受賄,有這回事嗎?”
蒲玉一愣,純屬無稽之談,不過這有意思了,居然有人針對她,陷害她一個年輕人。
“沒有”完全篤定的事情沒必要多做爭辯。
“可是對方有充分證據(jù),你再考慮考慮,你還很年輕,組織上會酌情處理的?!蓖ラL看似苦口婆心的樣子讓蒲玉很不舒服。
“不可能有,有所謂的證據(jù),我們可以核對”
“好吧,你這個年輕人啊,早晚會因為固執(zhí)的性格受教訓(xùn)的,既然你不愿坦白,那只能按照紀檢組的規(guī)定處理了,至少是個嚴重警告?!?p> 雖然蒲玉對外物在乎得不多,單起碼的自尊心和榮譽感還是有的。
她不喜歡辯駁,但舉報者這種事本來就是最容易委屈人的。匿名舉報,隨便搞個轉(zhuǎn)賬記錄就能害人,最后即使查清了,還個清白,名譽已然受損。
原本她心里在猶豫。
現(xiàn)在她淡淡一笑。
“是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