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重生之衣冠嫡妻

第十七章 村中議論

重生之衣冠嫡妻 筑夢者 2687 2019-09-07 21:16:14

  陶姚才不管方氏怎么想,總之這會兒戲唱到這里,她到衛(wèi)娘子家暫住已是鐵板釘釘?shù)氖虑椤?p>  韓大夫也適時地提出告辭,“既然這事已經(jīng)有了結(jié)果,有財兄,我這就先領(lǐng)小姑娘到衛(wèi)娘子家安頓下來,這孩子還病著呢,再說我待會兒還要到鄰村去看急診。”

  本來還想著讓陶姚先煎碗藥吃了,天擦黑時再去衛(wèi)娘子家,可看現(xiàn)在這情形,還是早走為妙。

  陶有財只得將他與陶姚送出門,在門口處少不得要叮囑陶姚幾句,不外乎是到了衛(wèi)娘子家中要勤快一些,莫讓人家詬病之類的話。

  陶姚也不跟他唱反調(diào),反正這陶有財愛裝,她也跟著裝道,“有財叔放心,我曉得的,嬸娘……那兒還望有財叔多為我說說好話。”她又探頭看了幾眼,一副不放心方氏的樣子,“嬸娘,我走了,那十五兩銀子……”

  “快走快走——”方氏惡狠狠地打發(fā)她走,這死丫頭不給她找麻煩這心里就不舒服是不是?

  臨走了還不忘給她挖坑。

  一提起十五兩銀子,果然,李氏與付氏又把矛頭對準(zhǔn)方氏,要方氏拿出銀子來孝順婆母,不然絕不罷休。

  方氏說得口水都干了,這婆母與弟媳婦也不肯讓步,頓時她也火大了,三個人又干起仗來。

  陶大郎本來不滿陶姚的離開,想要跟他娘抱怨幾句,不過現(xiàn)在看他奶他娘他嬸嬸又打了起來,哪里還敢出頭?

  陶春花與陶春草姐妹倆見勢不對,立即閃人,壓根沒有要留下幫方氏的意思。

  “嬸娘這是不待見我……”

  陶姚抱著小包袱似沮喪地低頭離開,背影蕭瑟,看得韓大夫滿心不是滋味,這多好的一個小姑娘,明明就是被陶有財一家剝削,卻還對他們一家心存感激,若陶謙與姚氏還活著,看到這一幕不知道要多心痛了?

  這會兒,他看陶有財也有幾分冷意,一個拎不清的當(dāng)家人,怪不得連婆媳都管不好,因而半點面子也不給他留,“好了,不用送了,你還是趕緊回去吧,不然你老娘與婆娘打起來傷著哪個都不好?!闭f完,轉(zhuǎn)身立即追上陶姚。

  留在原地的陶有財臉色窘紅,雖然他擺不平老娘與自家婆娘的矛盾,但也不興被人當(dāng)面說破啊,不過依他的心里,他還是把這筆賬記到方氏的頭上,回頭一定要給方氏好看才行。

  離陶有財家越遠(yuǎn),陶姚的心情就越好,連天空都特別藍(lán),白云都特別白,風(fēng)兒吹到身上都感到舒服了,想到第一世自己還忍了這一家子好一段時間,就忍不住心疼自己,她那會兒若是早點覺悟了該多好。

  “小姑娘,你……別難過?!表n大夫看她不言語,以為她正在傷心,“陶有財一家子都是喪了良心的人,現(xiàn)在能暫時離開他家也是件好事……”

  想到陶姚年紀(jì)小,身世又飄零,他這心里真的有幾分心疼她,在這之前,他找上衛(wèi)娘子說讓她暫時收留陶姚時,其實也是存了私心的,他想著自己盡心盡力地幫助陶姚改善生活環(huán)境,陶姚就會更盡心盡力給他默醫(yī)書,不會從中有所保留。

  只不過看了之前那一幕戲,覺得這小姑娘生活之不易,他不禁又嘆了一口氣,再說些話安慰一下陶姚。

  陶姚聽了一會兒,這才反應(yīng)過來韓大夫是在安慰她,頓時,她有幾分哭笑不得,哪怕韓大夫幫助她也是存了私心的,但能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的人都值得感激,遂,她抬頭朝韓大夫眨了眨眼,“韓大夫,你誤會了,我不難過……”

  “你別騙我,我知道你現(xiàn)在沒爹又沒娘,沒人為你撐腰,對陶有財一家有依賴也是正常的……”

  “韓大夫,我真不難過。”陶姚再一次強(qiáng)調(diào),她不想欺騙他,“我了解有財嬸娘,不這樣做,她不會乖乖地放我離開?!?p>  韓大夫突然睜大眼睛看向她,果然沒在小姑娘的眼里看到傷心難過,只看到濃濃的喜悅,頓時,他又想起之前在他面前侃侃而談醫(yī)書的那個眼里閃光的小姑娘,這才是她的真面目吧。

  他有幾分不自在地咳了咳,“是我多事了?!?p>  “不,韓大夫,我是真心的感激你對我的幫助,這是我在世上十來年收獲到的最珍貴的善意之一。”她一臉鄭重地朝韓大夫鞠了一躬,“我之所以這么說是我不想欺騙你,你是個好人,我不能把這些招數(shù)用在你身上。”

  韓大夫定定地看了眼這還不到他胸前高的小姑娘,她那張巴掌大的小臉上寫滿了對他的敬重與感激,這做不得假,是他剛剛想岔了,一個人獨活在世上,給自己加了幾層保護(hù)殼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他把一個小姑娘想得心機(jī)深沉確實不妥當(dāng),能保護(hù)自己總比無底線地信任他人要強(qiáng)得多。

  “是我想岔了,以后也要像今天一樣爭取?!彼o她鼓勵。

  陶姚燦爛一笑,點了點頭,從今天開始,她要一天比一天過得好。

  村子里這個時候也沒多少人走動,不過樹陰下仍有些人聚在一起聊天,當(dāng)看到韓大夫領(lǐng)著抱著小包袱的陶姚走在鄉(xiāng)道上,眾人免不了多看了幾眼,眼里滿是好奇。

  終于有人忍不住問出口,“韓大夫,你這是在做啥?這小姑娘……像是陶有財家的,叫……”

  一時半會兒,沒人想起她的名字,畢竟陶姚在這村里還是不太起眼的。

  陶姚卻是大方地接口,“各位爺奶,叔伯嬸母,我叫陶姚,我爹的名諱叫陶謙,現(xiàn)借住在有財叔家?!?p>  一句話,她重新定位自己。

  頓時,眾人恍然,原來這是陶謙當(dāng)初收養(yǎng)的那個孤女,沒想到一轉(zhuǎn)眼就這么大了,不過看她頭發(fā)枯黃衣衫破舊身量瘦小,立馬就明白了她在陶有財家是過的什么日子。

  有人唏噓,有人可憐,有人不以為然,有人漠視。

  人生百態(tài),不外乎如此,陶姚早已過了在意的年齡,此時的她揚起笑臉面對眾人,這讓大家對她有了幾分好印象。

  “你這是要做什么?有財婆娘把你趕出來了?”有老婆子好奇地問,眼里還有幾分興奮,顯然是愛好八卦的長舌婦。

  這回輪到韓大夫把默寫醫(yī)書的事情簡單地倒豆子般倒了出來,眾人這才明白今日這兩人唱的是哪一出,想到陶姚這么個小姑娘小小年紀(jì)就會讀書寫字,頓時看她的眼神都變了。

  有心思活絡(luò)的還多看了她幾眼,別看陶姚瘦小,但姿色是真不錯,這會讀書寫字娶進(jìn)門也不虧啊,以后兒孫不就有人教識字了嗎?

  只不過一想到她雖然姓陶,但卻是個來歷不明的,誰知她親生爹娘是什么人,搞不好還是窯子里那些不干不凈的女人生出來的,這么一想,那些人的心思就歇了,這出身實在上不得臺面啊。

  陶姚卻是不管他們的想法,只是一味笑瞇瞇的樣子跟他們告辭。

  她與韓大夫前腳一走,后腳就有人開始議論陶有財一家子,少不得還會提及多年前逝世的陶謙與姚氏,這后兩者畢竟死去多年,提起來似乎都是美好的一面,這更襯得陶有財一家是喪了良心的,連個小姑娘的口糧也要克扣。

  “以前有財家那婆娘可巴結(jié)陶謙家的婆娘,不知道從她手里得了多少好東西,我都見過好幾回……”

  “這人良心啊真是被狗吃了,人走茶涼啊,以前陶謙婆娘多疼那孤女啊,落到有財婆娘手里,都成了豆芽菜了,她也不怕陶謙婆娘回來找她算賬……”

  “這人心黑了,哪還怕鬼?。俊?p>  “……”

  村子里議論東家長西家短的風(fēng)氣是永遠(yuǎn)也不會改變的,這是村里閑下來的人最大的娛樂。

  走遠(yuǎn)的陶姚也將這些議論甩到腦后,只是在經(jīng)過陶家宅院的時候,她忍不住停下了腳步,抬頭傷感地看向那熟悉的大門口,此刻的陶家宅院大門緊閉,樣式不變,惟一變的是大門的油漆顯然剛新刷過,一切似熟悉又似陌生,看得人眼睛忍不住發(fā)酸。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