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礦鹽
這次的事情也給李青彥敲響了警鐘,任何事情都不是百分百穩(wěn)妥的。
沒有在洞里埋木釘是怕自己人下去拉獵物的時候不小心受傷,沒想到卻給獵物留下了機會。
于是李青彥叫人用木頭綁了幾個空隙很大的井蓋,吩咐他們在陷阱里捕獵的時候先把蓋子蓋上,讓后把獵物刺死,斷氣了之后才能拖上來。
因為李青彥想到獵物可能裝死,他確實怕這些人再受傷了,不管怎么樣小心無大錯。
而且這兩個傷員不知道熬不熬得過,畢竟萬一發(fā)炎不是鬧著玩的。
不過幸運的是,之前受傷的兩個人,經(jīng)過的半個月竟然已經(jīng)痊愈了,并且重新歸隊了。
這讓李青彥對烏騰的效果嘖嘖嘖稱奇,看來烏騰還有抑制細菌的效果啊,所以他對現(xiàn)在受傷的兩個人也放心了不少。
看到了又有人受傷,李青彥就又在思考怎樣增加一下狩獵隊的防御力了。
防御力最方便的方式無非就是盔甲,但盔甲的種類很多,大多工藝也很復雜,并且李青彥也沒有材料。
部落現(xiàn)在能做的無非就是皮甲,畢竟現(xiàn)在部落里獵物還是不缺的。
只不過這些獸皮的防御力并不咋滴,估計連劍齒虎的爪子都防不住。
更別提它的牙齒了,所以單純的皮甲作用并不是太大。
上次看到的河里的恐鱷就很不錯,不過那玩意李青彥可不敢讓這些原始人去冒險,因為他現(xiàn)在也知道了,那家伙可是兇獸。
而其它的盔甲李青彥自認以目前的生產(chǎn)力和設備,自己是做不出來的。
就算勉強能做,頂多也就一件,而且需要大量的時間,所以并不劃算。
他需要的量產(chǎn),并且還要簡單快捷。
然而現(xiàn)實不是童話故事,沒辦法想什么就來什么,而且很多事情就算是有思路,但也沒辦法一蹴而就。
那是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的。
李青彥只有一個人,雖然部落里的人會幫助他干體力活,但是辦法還是需要他一個人想。
他確實也算是見多識廣,同年齡的人很多還在上網(wǎng)打游戲,他早已滿世界跑了。
只是這里并不是他所認識的那個世界了,他還需要用很多的時間來觀察和整理自己的認知,從而找出最便捷,而是目前部落里最需要的方法。
小說里寫的畢竟故事,就簡單舉例的來說。為什么李青彥現(xiàn)在不給部落里蓋房子。
木頭的也好,石頭的也罷,哪有這么簡單。
木頭處理要時間,去皮,曬干,防蛀處理,丈量,還需要刨,鑿等等等等。之后才能將房屋的框架支起來。
這里就要花費很多的時間,那屋頂呢,外墻呢。
用磚頭的話還要燒制磚頭,以部落的產(chǎn)量一天能產(chǎn)多少塊磚。
用石頭也可以,用石頭的話至少要水泥吧,水泥的燒制也是不簡單的。
總不能拿泥巴糊吧,然后一下雨就塌了。
武器也是,他可以用廢工具打造,但也需要很高的溫度。
普通的炭火大概360度左右,核心會高一些但是這樣的溫度要將鋼材或者合金燒紅燒軟是不夠的。
這樣子的效率非常慢,他還需要鼓風機和風箱來提供充足的氧氣,使炭火充分燃燒來提高溫度。
但鼓風機和風箱也不是腦子想想就可以來的。
而且打鐵也是需要技術(shù)的,不是你想要什么形狀它就會變成什么形狀。
李青彥不是天才,不是什么事情想一下就可以做好的。
他獨自坐在山洞口的平臺上,靜靜的思考著。
慢慢做確實可以做好,只是這個世界他一點都不熟悉,鬼知道那一天就碰到了意外,然后自己和這群原始人就嗝屁了呢。
所以他要的是速度,但現(xiàn)在的速度明顯跟不上,那他就只有爭取時間。
其它的山洞他去看過,面積很大,鄔部的人確實找了一個絕佳的住所。
它決定還是要囤積食物,萬一有什么危險,一群人大不了在山洞里住個一年半載的,總能耗的過去的。
這樣就能爭取足夠的時間,大不了自己慢慢了解慢慢發(fā)展。
于是第二天,李青彥再一次去找玄,再次看到玄洞里的兇獸頭骨,李青彥還是不免的心驚,不過這也是一種壓力。
在玄哪里,李青彥得知了礦鹽是在山谷西邊的3公里左右的一條峽谷裂縫里找到的,儲存量應該還算豐富。
畢竟以前的礦鹽都是周邊撿來的。
只不過哪里的情況現(xiàn)在也是蠻危險的,雖然不存在什么兇獸,但是野獸的數(shù)量還是比較多的,狩獵隊偶爾去到哪里的外圍就會挖一些回來。
李青彥大概了解了情況,因為現(xiàn)在陷阱的緣故,他們捕到的獵物就足夠部落每天的食用。
再加上狩獵隊的獵捕,饒是這里的人超級能吃,也足夠300個人食用了,還有很多結(jié)余。
以前3支狩獵隊,除了狩獵,養(yǎng)活這么大一個部落。
還要取水,采藥等等,空了就要打磨石器,效率低的要命。
而現(xiàn)在狩獵隊每天沒有硬指標要打獵,有空就去檢查檢查陷阱,采集一下烏騰,然后就是找一些亂七八糟的植物來給李青彥看。
最艱巨的任務也就是一群人集中火力,嘗試去獵捕一些像長毛象一樣的大型獵物,日子比以前過的瀟灑多了。
所以挖礦鹽的事情還是要落在狩獵隊的身上。
找了一些籮筐,把它們裝上背帶,讓狩獵隊背在身上,便將他們?nèi)颗扇ネ诘V鹽,出發(fā)前李青彥還囑咐他們,若有危險即刻返回。
黎最近吃的好,修養(yǎng)的也好,臉上有些油光發(fā)亮,拍拍自己的胸口保證一定會完成任務安全返回。
正常的礦鹽都在地下兩三百米處,這片峽谷估計是運氣好,才會有鹽露出來。
沒過半天的時間,一群人便興高采烈的回來了,肩上的籮筐已經(jīng)裝著滿滿的礦鹽和泥巴。
黎他們?nèi)硕啵@次也沒有碰上什么危險,李青彥松了一口氣,安全回來就好。
一共10幾個籮筐,李青彥檢查了一下,塊狀的礦鹽很多,看來鹽的含量很高,這里的鹽足夠大家吃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