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安排工作(下)
部落有很多缺胳膊少腿的退役狩獵隊員,尤其是手受傷的人,能干的活根本不多。
好在他們現(xiàn)在吃得飽,養(yǎng)的好,體力恢復(fù)了不少,再經(jīng)過氣血之力的洗禮之后,力氣都超過了之前。
于是李青彥把這些人也集合了起來,和沒有選上預(yù)備役的人組成了護衛(wèi)隊。
由劫負(fù)責(zé),一同負(fù)責(zé)谷內(nèi)的安全問題。
就比如谷口的瞭望工作,必須要24小時都有兩個人值班
比如有危險的時候,輔助族人的撤退,尤其是狩獵隊不在谷內(nèi)的時候。
這些都是李青彥在狼群襲谷之后就考慮過的問題,現(xiàn)在一次性安排到位了。
劫和那些退役的狩獵隊員都很激動,他們終于不再是混吃等死的廢人了。
神明大人給他們重建了隊伍,把保護部落的重任交給了他們。
這些人用力的捶打了自己的胸口,說自己一定會誓死捍衛(wèi)部落。
李青彥很滿意的點點頭,安保工作就是要認(rèn)真負(fù)責(zé)。
預(yù)備役按李青彥的想法是,提前讓他們跟著狩獵隊出去受訓(xùn),這樣好積累經(jīng)驗。
反正以后有機會讓他們再吸收一些氣血之力,達(dá)到正式隊員的標(biāo)準(zhǔn)應(yīng)該不難。
這樣狩獵隊的人數(shù)就可以擴張到50人之巨。
人多了就可以把山谷的周圍慢慢開拓成安全之地,然后族人就可以自由的出入。
畢竟除了狩獵隊,現(xiàn)在眾人的活動范圍都是在山谷周邊。
之后就可以尋找更多的資源,接著發(fā)展壯大,想想都覺得刺激。
李青彥把各組的人員序號都記了下來,還把有一些有特長的人員也記好。
就比如那些會用水泥砌墻的,會過濾水的等等,記得很詳細(xì)。
這樣,部落里所有的能干活的,基本上就被安排好了工作。
會干活的李青彥也都記錄在案,下次有用的時候方便找人。
這一安排就足足話了他3個小時,和原始人溝通確實費時費力。
晚上李青彥的山洞里,地上的坑已經(jīng)被李青彥用水泥抹平。
他的工作臺下和床前都鋪放著完整的狼皮,用來墊腳。
桌上放了一杯原始水果榨的果汁,用他的話來說這叫享受生活。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手上的人員名單,突然想起了現(xiàn)在部落要收集這么多物資。
可是沒人會統(tǒng)計怎么搞,總不能在發(fā)生像上次一樣,肉吃完了才知道東西沒了。
這又是一個難題,自己在安排工作的時候沒有想到。
可是再細(xì)想一下,想到了能怎么樣呢,部落里的人都不識數(shù)能怎么辦。
自己總不能每天都蹲在洞里屬今天肉入庫多少,碳入庫多少,武器多少支吧。
這些數(shù)據(jù)看似簡單,但其實是很重要的。
知道確切的數(shù)據(jù)李青彥才有底氣,遇到事情的時候才能做出合理的安排。
哎,好難啊,李青彥嘆息道。
明明他是最閑的,只需要指揮一下就好了。
可是怎么老覺得有做不完的事,李青彥終于想到,果然領(lǐng)導(dǎo)也不是那么好當(dāng)?shù)摹?p> 罷了這幾天自己就暫時先自己統(tǒng)計一下吧,過幾天一定要教會他們識數(shù)。
尤其是梯這個家伙,明明這么機靈,竟然不識數(shù),明天開始要好好鞭策他。
夜晚,梯正在做著美夢,突然打了一個寒顫被驚醒,他迷迷糊糊的揉了一下眼睛,看一下天還黑著呢,便又繼續(xù)躺下了。
可是他總覺得有那里不對勁,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發(fā)生了。
早晨,梯早已經(jīng)平臺上等著李青彥,劫也已經(jīng)到了。
看到李青彥打開門梯便立馬將自己手上的果子遞給李青彥。
李青彥看到梯不知怎么的就氣不打一處來?!?p> 他抖了抖眉毛,問道:“梯,我問你一個問題,這碗里面有多少個果子啊。說對了就都給你吃?!?p> 梯一怔,今天神明怎嘛啦,怎么問自己這樣的問題。多少個?
倒不是這幾個果子梯數(shù)不出來,而是他完全不理解李青彥的話。
他不懂多少個是什么意思,又或者說他沒有接觸過這個概念,拗不過這個彎來。
梯看看身旁的劫求救到,劫一臉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樣子。
兄弟,我一個新來的,你還指望我救你,有沒有搞錯。
再說,我也不知道啊,你自求多福吧。
劫一臉正色,生怕李青彥來問他同樣的問題,多少個是什么玩意。
看著梯這么大個娃子,對著6個果子還能發(fā)呆,李青彥頓時就感覺很憋屈,哎,識人不明啊。
這家伙空有一副機靈的樣子啊,不堪重要啊。
李青彥也不會兇孩子,便對著梯板著臉說道:“今天不要到處跑,一定要想明白這個問題,今天太陽落山前告訴我。”
于是李青彥便沒在管梯,自己帶著筆記本,到各個洞口下統(tǒng)計存進去的物資去了。
李青彥把當(dāng)日的天平改造了一下,做成了一桿大稱。
用那些測試力量的石頭做秤砣,存進去的物資都要稱一下,方便李青彥計數(shù)。
山谷里的洞,李青彥都去查看過了,大大小小的總共7個。
李青彥一個人占了一個小的。
其余的六個,李青彥都查看了過了,面積都要比自己的洞大。
最大的兩個甚至都超過了300個平方,小的也有一百個平方。
這樣的面積讓李青彥非常滿意,看來部落的前人有好好的開鑿過洞穴。
這6個洞穴,兩個大的是用來躲人的,其余是4個李青彥就用來儲存物資。
熏肉儲存在單獨的一個洞里,超過了150個平方,這是李青彥特地?fù)Q過來的。
自從知道了部落人口的食量之后,它就決定要換一個大一點的洞存放熏肉。
李青彥可以預(yù)見,這里放滿了肉之后至少超過100噸,省著點吃都夠部落吃4個月了。
這樣的話哪怕這里的氣象異常,來個大雨期或者是大雪之類的,李青彥也有信心度過難關(guān)。
水也是單獨一個小洞存放,大概70個平方,里面放著大量的水缸。
為了儲存的更久一點,李青彥把燒鹽得到了蒸餾水也都儲存了起來。
碳很容易受潮,于是李青彥將其和生石灰擺在了一起,這樣可以防潮。
后來一想石灰還可以防蛀,于是李青彥索性找了一個大一點的洞,將石灰,碳,武器,皮毛,還有牛筋之類的東西都放到了一起。
實在是太聰明了,李青彥簡直太佩服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