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生
每天到超市或市場買菜,總會用大大小小的袋子把它們分別裝起來,打稱付費然后大包小包拎回家,再解開或撕開拿出來,袋子不論臟不臟,差不多就往垃圾桶里一丟,這袋子就完全成垃圾了,干凈一點的可能還會留住擦擦手或重復(fù)利用一兩次,不管怎么說,總沒有物盡其用。
現(xiàn)在這包裝用的袋子盒子太考慮一次使用了,而這些袋子盒子多是不容易降解的材料做的,對環(huán)境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但近年來這樣使用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了,好像不這樣使用就是另類。就是一個只有幾百戶人家住的小區(qū),每天都有多個人在負責(zé)細分垃圾,好像還很忙。我們也會看到,真正的廚余生活垃圾很少,而各種塑料包裝垃圾很多,甚至大型物件的包裝和快遞包裝占據(jù)了很大一部分。當然有的商品要適當包裝,但很多是過度包裝。
記得早年到商店去買點心,都是臨時用一張大紙包裝成寶塔形或豆腐形,去買米,自己帶上布袋去臨時裝好,上街買菜手提一個竹制或塑料包裝帶做的小籃子,很多可以重復(fù)使用,就是臟了,用水洗一下,又是干凈的?,F(xiàn)在說傳染的多了,也講究多了,而自己的東西自己用,總很少傳染吧,但就是難以推行,盡管方便多了,但壞的影響實在不小,而造成這樣的影響城里人更甚。記得就在兩年前,在農(nóng)村住了一段時間,一個三兩百人的村子產(chǎn)生的垃圾就是三五桶,主要是生活垃圾,那些能重復(fù)利用的都會把它放在一邊以備后用,能值錢的都會積聚起來,等收破爛的賣幾個錢。這樣真正的垃圾就所剩無幾了。而城里人講究一些,帶進門來的,幾乎沒有看到不包裝的。拆開后也不會想著重復(fù)利用,也不會想著賣幾個錢,當然現(xiàn)在這房子就這么寬,再將這廢棄的包裝之類放在這堂皇的地方也不協(xié)調(diào)。這樣就只好直接成為垃圾。而生產(chǎn)廠家也會琢磨消費者的心理,包裝越好,總能賣到越高的價錢,并且越容易銷售出去,你看那中秋月餅,一個比一個花俏,一個比一個耀眼,但里面的餅是不是也隨著越來越爽口還真說不來。這滿足了部分人的心理,也自然增加了垃圾的分量。
我覺得控制垃圾的產(chǎn)生應(yīng)該控制源頭。就說這超市購物,早前管事的下令超市不能免費提供手提袋,好了,就收費吧,這樣著實為超市多了一個賺錢渠道,袋子上還是一樣作廣告,幾乎是免費的。而超市內(nèi)的臨時裝物的袋子不大不小,還得每樣物品各裝一個袋子,到付費的時候,看到的不是物品,而是白一色的袋子。至于這一般的超市一天要用多少這樣的袋子不清楚,但這垃圾桶里看到的這樣的袋子一定占有很大的比例。我就想超市這樣的袋子也不可能有賣家送給他們,他們也是買來的,每天都要,何不采用會員制,每個會員贈送一個精致一些的菜籃子,每天都帶進去選菜,而超市內(nèi)不提供任何袋子,只在打稱的地方用包裝帶包扎打價,這樣我估計商家所花的錢會更少?;蛘吒纱噙@袋子做大一點,代替現(xiàn)在發(fā)的垃圾袋,起碼就可以減少這垃圾袋的使用。
如果這減少垃圾產(chǎn)生成為社會的共識和習(xí)慣,我想我們擔(dān)心的垃圾包圍城市會來得晚一些。后患可能會少一些。
20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