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長,想來你也知道我召你入宮的原因了。”
“皇后是想為十常侍求情嗎?他們可是意圖殺我?!?p> 何進全身甲胄,左手不離腰間佩劍,殺氣騰騰的說道,即使對面站立的是大漢皇后也沒有絲毫改變。
“兄長稍安勿躁。且聽妹妹一言?!?p> 說著何皇后來到何進身邊,將他的左手從佩劍上移開,拉著他坐下。
“兄長可還記得我剛剛入宮時的歲月,如果不是張讓等人照拂,我們兄妹如何能有現(xiàn)在的地位。”
說著何皇后似乎是回憶起了當時情況,不由心中感傷起來,何進也在唏噓不已。
何進乃是屠夫出身,雖然他的妹妹被靈帝看中進入了皇宮之中,但是無論何進還是何皇后都不好過。
當年他們的敵人很多,而十常侍等人和他們并沒有直接沖突,甚至還有不少共同的敵人,所以他們也曾一同站過同一陣型。
“現(xiàn)在張讓那幾個老奴已經(jīng)表示原因扶持我兒為帝,之前想謀害兄長的只蹇碩一人,張讓等人得知消息后立刻就手刃了蹇碩。之前想謀害兄長的只蹇碩一人,張讓等人得知消息后立刻就手刃了蹇碩。兄長何不放過他們,幾個閹人而已,又能鬧出什么事情來?”
聽完何皇后的話,何進終于平靜了下來。
“既然是皇后所請,那就依了你吧。”
最終何進還是答應何皇后放過張讓等人,兩人又聊了一會家常就離開了。
何進剛走,躲在一旁偷聽的張讓等人立刻蜂擁而出,跪倒在何皇后面前,感謝何皇后的救命之恩。
“你們幾個老奴且安分守己,日后我兒登基,少不了你們的好處。”
“是,多謝皇后賞賜。”
說完,眾人再次拜謝。
離開皇宮的何進雖然答應了何皇后,但是心中依然憤懣難平。
只是因為答應過何皇后,他也不好改口,只能再次將袁紹等人召到自己府上。
“此時陛下病危,大將軍應該先想一下如何扶持皇子辨繼位,十常侍又何須在意?十常侍不過幾名宦官爾,只需幾名獄卒就能將他們拿下?!?p> 率先開口的是曹操,他對何進勞師動眾召集這么多人來感到非常可笑。
靈帝病危的消息已經(jīng)傳開,沒有了靈帝的庇護,捉拿十常侍有何困難的?
但是何進卻非常不滿曹操的答案,他認為曹操并不想幫自己出謀劃策。
“呵,我倒是忘了,孟德乃是宦官之后,自然不想我對付十常侍?!?p> “你...”
聽到何進的話,曹操大怒,他祖父曹騰雖然也是宦官,但是也是西漢國相曹參之后,當初成為宦官也只是為了陪太子讀書,沒想到何進居然拿這事來擠兌自己。
一旁的袁紹怕曹操說出什么惹怒大將軍的話,立刻拉了一下他的衣袖。
“哼?!?p> 曹操沒有理會袁紹的阻攔,一甩衣袖,直接往門外走去。
見到曹操如此模樣,何進卻哈哈大笑起來。
遠遠聽到何進的笑聲,曹操的心情卻漸漸平息了下來。
“豎子不足與謀?!?p> 說完曹操大步離開了何府,再也沒有回過頭。
這時有一人站起身來,對著何進說道:“董仲穎最近剛剛完成清剿張純余孽,現(xiàn)帥十萬大軍正在返回洛陽,大將軍何不以清君側的名義召董卓入京,由他來誅殺十常侍?!?p> 何進對董卓也有點印象,當初董卓與黃巾作戰(zhàn)不利,被革職,他也曾經(jīng)來求過何進。
對于這人提議,何進非常滿意,他轉頭詢問一旁的袁紹。
袁家四世三公,袁紹本人又相貌堂堂,而且喜好養(yǎng)士,手下有縫紀、審配等名士,何進對他非??粗小?p> 聽到何進的詢問,袁紹思索了一會,也認為該計劃可行。
然而就在何進將詔書送往董卓處沒多久,靈帝就駕崩了。
靈帝靈前,何進聽取袁紹先下手為強之言,在舉行喪禮之時直接將黃袍披在了一旁的皇子辨身上。
宣布擁立皇子辨為帝。
靈堂之上,文武百官竊竊私語,卻無人敢發(fā)表議論,因為在周圍站著無數(shù)全身甲胄的士卒,顯然何進這次是有備而來。
見無人反對,何進攜百官向著劉辨跪下,高呼萬歲。
年幼的劉辨何時見過如此陣仗,緊張的根本說不出話來。
一旁年僅七歲的劉協(xié)立刻小聲提醒劉辨要說免禮平身。
劉辨繼位成為大漢新一任的皇帝,也就是后來的少帝。
少帝年幼,不能處理國政,于是他的生母何太后與董太后一同垂簾聽政。
此時身為國舅的何進已經(jīng)權傾朝野,他不但上奏封自己的弟弟為車騎將軍,還大肆冊封何家族人,一時權傾朝野。
而隨著何進的權力日益增強,十常侍越發(fā)不安起來。
他們知道何進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自己,于是他們就開始思考對付何進的辦法。
其實十常侍手中還有一張王牌,就是靈帝的遺詔。
靈帝在病重之時曾經(jīng)寫過一份遺詔,冊立皇子協(xié)為太子。
但是因為何進勢大,十常侍等人根本不敢將遺詔公之于眾,只能默默的藏起來,準備用他做為底牌。
此時的董卓已經(jīng)來到了河東郡,他前后一共收到了兩封詔書。
其一自然是何進召他入京的詔書。
另一封是劉辨登基后,何進讓他回去并州的詔書。
因為討伐張純有功,董卓被封為并州牧。
“文優(yōu),你對此怎么看?”
文優(yōu)是李儒的字,他也是董卓的首席謀士。
“依我只見,洛陽還將發(fā)生大亂,主公何不屯兵河東郡,以觀洛陽局勢。”
“文優(yōu)所說甚合我意,只是光是屯兵于此也不是上計。大儒蔡邕與我舊識,我且寫一封書信與他?!?p> 說完董卓就讓人拿來紙筆,開始動手寫信。
而在洛陽的十常侍等人則開始收攏蹇碩的兵馬,準備以此來對抗何進。
等到洛陽的情況送到秦華身邊的時候,他此時還在大草原上與鮮卑人對戰(zhàn)。
秦華軍軍備強悍,又有克制騎兵的辦法,加上羌人騎兵也不弱,所以在之前的數(shù)次大戰(zhàn)中,秦華已經(jīng)擊敗了鮮卑主力。
現(xiàn)在鮮卑軍分散開來,秦華只能逐一擊破。
得知洛陽大變之后,秦華就更加沒有耐心繼續(xù)和鮮卑人耗下去,于是他將手下全部軍隊都派了出去,只留下不到兩千守衛(wèi)大營。
秦華原本的目標是搶在董卓邙山救駕,以此提升自己的名望。
最少也要參與討伐董卓的戰(zhàn)爭,無論哪一個都是秦華提升名望的好機會。
想要在今后的諸侯大戰(zhàn)中取得優(yōu)勢,名望是非常重要的。
這點從劉備身上最能體現(xiàn),除了名望,劉備一無所有,但是他卻能周旋于數(shù)個大勢力之間,直到建立蜀漢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