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天下商魁

第134章 收棉大戰(zhàn)

天下商魁 酒時衣 2082 2019-11-20 23:53:55

  花鐵盧、童守禮滿目驚駭,就算是被打了三寸,也該撲騰一下才是,怎的這還沒開始就死了?交了手?jǐn)∠玛噥砟鞘枪Ψ虿坏郊遥挠袑γ鎰傄贿汉茸约壕吐漶R的?

  陶聚源是強(qiáng),可大西原云季合也不弱呀!

  花家童家人剛剛一副盛氣,此時都消停了,童守禮緩聲開口:“季頭家,既然不是補(bǔ)救,那又是什么?”

  “此來是想借兩位頭家的商號之名一用。”

  花鐵盧還想繃一繃,但童守禮已是脫口而出,“若有用處,季頭家大可去用!反正童錦坊遲早是要入云季合的,先打響招牌再好不過呀!”

  此言立時招來花鐵盧的白眼,心說你那童錦坊毫無競爭力,山上的破廟等緣來,誰知道這季牧要拿名號干什么。我花間集可是只出精品的世家,誰像你土老帽遍地撒。

  名號這東西對一個商家來說,乃是立命之本,打好了一輩子吃香喝辣,玩臭了用不了三天就要倒。一旦應(yīng)了別人,就好比把刀柄遞給了人家,他怎么砍都得接受。

  “花頭家呢?”

  “不知季頭家為何要用此名號?還能改變局面不成?”

  花野眉忙道:“老爹,既然要打便不要先問結(jié)果,誰也不知道這一路下來會有多少變數(shù),既然季頭家需要此助,我花間集斷無二話。”

  花野眉的口氣根本就不是和花鐵盧商量,儼然一副小頭家的樣子。

  花鐵盧隱忍不發(fā),“就依季頭家!”

  “好!”季牧道了一字直接站起身來。

  “哎哎?季頭家,接下來呢?”童守禮忙起身。

  “接下來,就看云盛通的了?!?p>  “云盛通?”在場之人眼睛都是一直,啥對策都沒說怎就直接捅給了云盛通?

  ……

  季牧來見花家童家之前,云盛通便已準(zhǔn)備好,就等季牧一句話。這一次除了往醉仙居供貨的商隊,郭二虎把整個云盛通的車隊全部調(diào)了回來,連西部肉坊到云州各郡的貨都暫時中斷。

  當(dāng)夜,云盛通百里一換馬,將消息迅速傳給各郡的商隊,商隊連夜下探到鎮(zhèn)子和村子。

  翌日晨起,一場收棉大戰(zhàn)正式開演!

  陶聚源出一銀銖的價格,童錦坊和花間集出二銀銖!

  云盛通的每一輛馬車都成了采購點(diǎn),有的分布在各個鎮(zhèn)子里,有的甚至來到田間地頭,就像小販?zhǔn)昭蚱ひ话?,收滿一車就回家。

  如此一來,傻子才把棉花賣給陶聚源。但問題是,童錦坊和花間集只拿馬車收棉,棉花這種東西一輛車裝上二百斤都快脹破天了。

  但是,只要有人把棉花賣給了童錦坊花間集,這效應(yīng)就了不得了。鄰里鄉(xiāng)親、十里八村最鮮明的是什么?

  是“比”這個字。

  越是鄉(xiāng)下,越喜歡什么都比,誰家的娃娃滿月收了一金鈔,誰家的姑娘嫁給了大家子,誰家的孩子上了好學(xué)堂,甚至誰家的碗碟很漂亮,誰家的柜子是天香木,都能拿出來說道說道。

  賣棉花更是大事,你家一斤賣兩銀鈔,我家要是賣一銀鈔豈不是讓你瞧不起覺得我是冤大頭?馬車雖然少,但它天天來,排上一個月隊,就不信賣不出兩銀鈔!

  于是乎,一家賣棉十家等,這要是賣給童錦坊花間集,明年不種棉也是不愁活。

  原本,陶聚源根本不擔(dān)心童錦坊花間集能搶走多少棉花,真要是把云州的棉都以這個價格收了,兩家就是白打工,一點(diǎn)錢都賺不到。但沒想到的是,童錦坊和花間集并不正兒八經(jīng)收棉,慢慢吞吞半個月下來,一共也沒收了十萬斤,倒是這民間的風(fēng)聲傳得越來越烈。

  那些收棉的馬車夫不知傳了什么,讓棉農(nóng)們把棉花捂得更緊了。

  陶聚源家大業(yè)大壓力更大,云州布商看著、賀州布商等著,這一大商意味著從上到下幾萬人的營生。八月棉不足、九月布難出,所有的計劃都打亂了。童錦坊和花間集收棉的馬車是越來越少,但是棉農(nóng)不為所動,心甘情愿一直等下去。

  一時間,整個云州的棉市如同靜止,陶聚源的紡車轉(zhuǎn)不動、織機(jī)起不來,數(shù)以萬計的雇工整日閑散。

  陶聚源再度上告州府,但這一次青云醫(yī)館早已登了先,拿出厚厚的營學(xué)攻績工程案,痛陳陶聚源“以商欺醫(yī)”。在州府那里,童錦坊和花間集變成了青云醫(yī)館的差遣,此舉頗是不得已。

  營學(xué)攻績的工程案中,大書特書此次醫(yī)用棉布之重,列舉多項數(shù)據(jù)證明此舉對今后云州民生有著何其大的作用。這么一來,州府也是懵了,青云醫(yī)館沒有棉花,后果居然如此嚴(yán)重?

  但此事過于冗雜,陶聚源、青云醫(yī)館皆有令人篤信的呈案,就算劃分棉區(qū),又出來童錦坊花間集擾亂棉市,州府想要捋個明白,少說也要十天半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云州各郡的棉期并不相同,菊郡松郡的棉花先熟,大概一旬后梅郡和飛虹郡的棉花才熟,再過一旬最東面的東華三郡才到時候。

  也是這個間隙,陶聚源準(zhǔn)備下手東華三郡了,沒想到那里的棉農(nóng)更加“踏實”,一銀銖本來已是大喜過望,但現(xiàn)在想都別想。

  更夸張的是,陶聚源來此之前,童錦坊和花間集打了起來,雖然未見誰家真的賣了出去,但棉農(nóng)之間已經(jīng)喊出“三銀珠”的可怕價格。

  事態(tài)更加緊迫了,棉花捂成了寶貝,誰管你商號如何如何,棉農(nóng)只管自己能多賺多少。

  東華三郡是陶聚源最后的堡壘,要是此地還是收不到足以解渴的棉花,事情就真的有些致命了。

  今年收不到再看明年?小家小戶無所謂,大商大業(yè)的損失難以估量,沒有足夠的棉花,不止是入市這一波,它會影響到陶聚源一整年的棉布出貨。云賀商道的繁忙,大頭便是雙方以年而計的貨量產(chǎn)出。

  眼下情勢,不止靜而且亂,各方勢力盤雜,陶聚源想解開這亂麻絕非朝夕之工。

  更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候雪州也來湊熱鬧!

  花間集說童錦坊奸詐,用三銀銖價格蠱惑棉農(nóng),童錦坊也是同樣的言辭,說花間集栽贓。

  然而,雪州這一出,立時真相大白。

  沒錯,冰封閣就是要三銖購棉!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